新浪博客

脱西游的秀(一一八):唐僧为何变身猛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或藏玄机!

2020-01-10 11:30阅读:
【一】
《西游记》三十回有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唐僧一行途径宝象国,因顶着大唐交流学者的头衔,起初颇受到礼遇。但在招呼宴上,却遇到了麻烦。原来,席间有位妖精,唤作黄袍老怪,本是天庭星宿奎木狼下凡,因前缘之故,同宝象国公主有了情感勾连。唐僧此前得罪了它,此怪一直寻机报复。席间,老怪站了出来,直陈座上高僧实为妖精,国王当然不信,笑出了眼泪。老怪正色道,此人乃虎精所化,陛下如若不信,臣这就叫他现出原形。国王笑着笑着,便不笑了,显然,他被老怪严肃的表情吓到了。
且看原著怎样描述,“怪物道,借半盏净水,臣就教他现了本相。国王命官取水,递与驸马。那怪接水在手,纵起身来,走上前,使个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语,将一口水望唐僧喷去,叫声,变!”
可怜那唐僧尚未反应过来,心中方起纳闷,你这个喷子,怎朝着我喷口水,却真个变作一只斑斓猛虎。
那只虎生得——白额圆头,花身电目。四只蹄,挺直峥嵘;二十爪,钩弯锋利。锯牙包口,尖耳连眉。狞狰壮若大猫形,猛烈雄如黄犊样。刚须直直插银条,刺舌驸驸喷恶气。
不用说,陪同晚宴的文武百官吓坏了。
几位较为胆大的武将,领着将军校尉一拥上前,挥着兵器就是一通乱砍。斑斓猛虎挣了一阵,被赶进了铁笼子里,关了起来。
【二】
凡人化虎的故事,其实非《西游记》才有。
《淮南子》就有记载一则奇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个人名叫牛哀,本来身体挺好,不知何缘故,竟七日卧床,其兄前来探病,却见床上卧着一只猛虎。显然,猛虎为牛哀所化。这位倒霉的兄长,方不及逃跑,便被猛虎咬死了。
及至北宋的《太平御览》,收录一则更为瘆人的故事,摘抄如下,“荥阳郑袭,晋太康中,为太守门下驺。忽如狂,奄失其所。经日寻得。裸身呼吟,肤血淋漓。问其故。社公令其作虎,以斑皮衣之。辞以执鞭之士。不堪虓跃。神怒,还使剥皮。皮已着肉。疮毁惨痛。旬日乃差。”
也就是说,晋代太守郑袭门下有一位赶马的司机,曾被社神捉去做虎,并将虎皮披于身,司机不从,社神怒不可遏,便将虎皮活生生剥下。此时虎皮已同肉身长在一起,司机生不如死,后静养了半月,才稍微恢复了些元气。
这其间,都能看到唐僧化虎的影子。可见,《西游记》作者的苍劲笔力,对民间既有素材信手拈来,又能准确拿捏加以整合。只是相较于郑袭痛彻心扉的皮肉之苦,身为佛祖取经
代理人、细皮嫩肉的唐朝胖和尚,所遭受的磨难已然小上许多。
【三】
唐僧何故有此一难,就不得不提之前的白虎岭故事了。
取经人一行,途经宝象国之前,就到一处荒郊,唤作白虎岭。白虎岭上住着一只妖精,俗称白骨精,她是要准备吃唐僧肉的。当然,取经团的金牌保镖孙悟空是不会同意。
这个故事的发展,妇孺皆知,唐僧因受白骨精蛊惑,赶走了孙悟空。宝象国中,正是因为孙悟空的缺席,最终导致唐僧有了樊笼之灾。
不难看出,小说情节设计里的环环相扣。白虎岭上本无虎,只因唐僧动了嗔念,以一己好恶放逐了主持正义的孙悟空,无形中便放出了心中猛虎。宝象国唐僧化身为虎,正是佛教里因果报应之说。
【四】
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小说里,唐僧曾先后三次放逐孙悟空。
第一次,唐僧在两界山下,收服了孙悟空。又因悟空棒杀了六位剪径的强盗,便要同他分道扬镳。这次冲突,可以看做师徒初次磨合的一个小插曲,而且唐僧也非真要赶他走,故不能算数。而后两次,一次在白虎岭,一次在杨家岭,唐僧均动了要同孙悟空彻底切割关系的念头。相较于孙悟空宁可遭受紧箍咒的折磨,也要坚持心中的正义,不欢而散的过错方,显然是在不明事理的唐僧。
因果报应的逻辑下,唐僧无疑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宝象国化虎自不必说,杨家岭上,唐僧同样遭到飞来横祸,驱逐了孙悟空,却引来了六耳猕猴,挨了结结实实一棒,差点背过气去。
这个时候,再看唐僧宝象国脱难的情形,颇有寓意了。
猪八戒忍辱负重,花果山请回了孙悟空,战退了奎木狼。师兄弟数人来到樊笼之前,看见笼中唐僧模样,悟空耐人寻味地说道,“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般个恶模样来也?你怪我行凶作恶,赶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么一旦弄出个这等嘴脸?”
显然,这是《西游记》作者借着孙悟空之口,好好地揶揄了唐僧一把。兴许,挂着伪善的嘴脸行所谓正义之事,才是最真实的作恶。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