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如何正确看待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

2024-04-17 09:46阅读:
如何正确看待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
如何正确看待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
白澄宇
2004年12月首发于博客中国
http://microfinance.bokee.com/349775.html
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了10余年实验、示范和推广的过程。对于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大家比较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环境和法律框架,二是小额信贷的机构建设。此文是想对小额信贷的有关问题做一个粗线条的梳理,即是自己的反思,也供大家参考。本文试图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 什么是小额信贷?小额信贷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 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 如何兼顾小额信贷的公平和效率?
- 小额信贷是如何克服传统银行的制度瓶颈的?
- 是不是普通银行也可以开设小额信贷业务?
- 小额信贷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和政策框架?
一、如何正确理解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概念?
1、小额信贷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小额信贷,有各种说法,例如:
- 是一种真扶贫、扶真贫的好方法(四川扶贫办)
- 小额信贷是扶贫开发的一种方式。小额信贷,顾名思义,投入的资金数额较小,资金性质为贷款,实行信用放款(中国残联)
- 小额信贷是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无需抵押和担保的信贷服务,是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减缓贫困的有益尝试。(国内理论界普遍的说法)
- Microfinance is the supply of loans, savings, and other basic financial services to the poor people living in poverty,微型金融是为贫困人口提供的贷款、储蓄和其他基
本的金融服务。(世界银行扶贫咨询委员会-CGAP)
归纳起来,小额信贷或微型金融的概念有两个基本的内涵:
1) 以贫困和低收入人群为对象;
2) 是一种金融服务。
相对两个基本内涵,有两个方面的外延需要讨论:一是服务对象到底包括那些?二是服务内容有哪些?
对于概念的研究,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还有实证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历史与逻辑应该是统一的,根据这一原则和方法来分析小额信贷,我们不妨先看看其发展历史。
2、小额信贷发展的历史沿革
在国际上,小额信贷的发展有两个脉络。一个来源于对贫困国家的发展援助,一个来源于对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因此小额信贷在国际上也就有了福利派和制度派的分野,区分两类机构的关键因素在于,不同机构在发展目标的选择中,在公平和效率的天平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福利派小额信贷是从战后发展援助中逐渐形成的,其代表性机构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尤纳斯博士从一次与农妇偶然交谈开始创办乡村发展银行的故事,说明了乡村发展银行创办的动机是出于对贫困妇女的同情与关怀。国际上众多的小额信贷机构中,大部分都是以扶贫或社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小额信贷对于扶贫和发展援助项目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极大改善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并具有很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因为其强调的是如何让贫困和低收入人群享受贷款的权利,因此其业务主要以信贷为主,在英文中,他们更多地使用Microcredit (直译为'小额信贷'或'微型信贷')这个概念。福利型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也再不断完善和改良,日益加强制度建设,也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更好地为目标人群提供服务的同时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商业化倾向日益浓重。但无论如何,这些机构还是更多的追求公平的原则,追求社会价值。目前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小额信贷高峰会议组织'(Microcredit Summit)就是福利型小额信贷机构的全球网络组织,其目标就是要在2005年,让全球1亿最贫困家庭能够通过小额信贷服务改善自己的生活。
制度派小额信贷则是金融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金融创新,伴生有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机构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是金融服务向低收入人口和微型企业的渗透。从一开始他们就全方位谋求制度的创新,其中包括储蓄、保险等方面,而不仅是单纯提供信贷服务,因此,他们更多地使用Microfinance(直译为'微型金融'或'小额金融')这个词汇。这些机构的发展主要靠是商业和利润的动机在起推动作用,是金融市场竞争的结果,是金融资本新的地理大发现和圈地运动。资产重组后的玻利维亚'班克索银行'(BancoSol)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遍及全球的储蓄互助联盟也是其中一种。这些机构的客户虽然大部分是经营微型企业的低收入人口,但他们不强调扶贫,也很少主动谋求为贫困人口提供服务。只是随着其业务的不断扩展,覆盖面不断扩大,才有部分条件更差的人群享受其服务。
虽然这两中机构有一些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通过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来为传统金融业务无法覆盖的那部分人口提供服务。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两类机构相互学习、借鉴和促进,最终使越来越多的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享受到了其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正因为小额信贷机构的这种功能,联合国为了促进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才把2005年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在联合国对小额信贷定位时,更多地是侧重福利型小额信贷的发展,强调的是对贫困人口的服务,其使用的词汇就是International Year of Microcredit, 而不是Microfinance,这显然体现了联合国作为政府性质的国际组织的社会发展宗旨。但是,在其官方的宣传中,往往同时使用Microfinance 和Microcredit这两个词汇,中间用or (或)连接,显然是希望私营部门能够广泛参与,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
3、 小额信贷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的贡献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福祗最终会渗透(Trickle down) 到社会的各阶层,全社会的人将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福利。但现实的状况是,由于资源和制度的因素,经济发展的福利并不能被社会各阶层广泛平等地享有,因此才需要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才需要发展援助和扶贫项目,通过转移支付来让弱势人群分享发展的成果,保证社会的公平。有一个国际民间机构的名称就叫Trickle Up(国内翻译为'渐进组织'), 专门从事为贫困人口提供小额贷款服务。但是,这种转移支付会降低资源的总体使用效率。
小额信贷通过其实践找到了一条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发展途径,就是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贫困人口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问题。国务院扶贫办的苏国霞女士曾非常精辟地概括孟加拉乡村银行:尤纳斯博士用经济学家的眼光发现了农村最后一块金融市场,又用政治家的智慧找到了开发这个市场的手段。其实,小额信贷的市场开发,同样需要经济学的头脑。
贫困人口之所以很难得到金融服务,特别是信贷服务,主要是因为传统银行业务采用的抵押、担保等风险防范制度造成的。而小额信贷正是通过小额度、整贷零还、小组联保、回访等等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在无须抵押和担保的情况下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为赢利性创造了条件。小额信贷的制度创新,克服了传统银行的制度瓶颈,让以前被认为没有信用能力的贫困人口成为信贷服务的对象,为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经济并分享福利提供了一条捷径。否则,如果要等传统金融市场通过充分竞争最终来覆盖这部分人口,恐怕是遥远的事情。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