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澳門日報:“吃古人”現象可以休矣

2019-06-27 13:34阅读:
“吃古人”現象可以休矣
  看了特色文化小鎮被叫停的消息後,讓我聯想到近些年來不斷發生的新建名人故居的現象,由此引發了多地爭搶古代名人的怪事。早期有山東黃縣(今龍口)與江蘇贛榆爭奪徐福故里,現今有河北正定、臨城兩地爭搶“趙雲故里”,山東陽谷、臨清兩地爭搶“西門慶故里”,安徽潛山、浙江義烏、湖北嘉魚和河南商丘爭搶“二喬故里”,等等。報章把這種現象稱爲經濟利益驅動下的“吃古人”現象,是耶?非耶?明眼人一看便知,根本就不值得一辯。且不說西門慶本就是子虛烏有的小說中人,即便西門慶實有其人,“西門慶故里”很榮耀嗎?
  再往大一點說,多地政府堂而皇之地提出“打造歷史文化名城”的口號,感覺上也有些不那麽妥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是歷史文化的遺存,屬於物質文化遺產的範疇,重點在於搶救和保護,怎麽可以人爲打造呢?我很讚賞蘇州人的明智。他們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對保護姑蘇古城作出嚴格規定,但又不囿於“守舊”,而是在老城區之外開發新城區,創新經濟發展與守護文化遺產兩不誤。
  余秋雨先生在《廢墟》一文中談到:“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撥離大地的美轉化爲皈附大地的美。再過多少年,它還會化爲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將融未融的階段,便是廢墟。……看到過秋天的飄飄黃葉嗎?母親怕它們冷,收入懷抱。沒有黃葉就沒有秋天,廢墟就是建築的黃葉。人們說,黃葉的意義在於哺育春天。我說,黃葉本身也是美。”並不無擔心地說:“我只怕,人們把所有的廢墟都統統刷新、修繕和重建。”
  余秋雨先生的擔心一點也不多餘,君不聞,在“打造歷史文化名城”這個口號下,多年來一直有人想“化腐朽爲神奇”,提出要復建圓明園、復建阿房宮、大明宮等古建築群。當我聽說花費兩億、耗時五年復建起來的阿房宮,運營十三年後被拆除的消息後,除了無語還是無語。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而又綿長,包括殷墟在內的古城、古戰場的遺跡遍佈各地,在廢墟上立個標誌,至多建個博物館就可以了,若各各都復建一番,既不倫不類
,又勞民傷財,說拉動經濟建設都未必然,更遑論打造歷史文化名城了。(王兆貴)


澳門日報:“吃古人”現象可以休矣
  附注:本文发表在《澳门日报》2017年6月27日新园地,主编郑国伟。补充修订后,以《
传统文化啃老”现象堪忧》为题,发表在《衡阳日报》2021年1月24日第二版文苑,责编胡建军。全文如下:


传统文化啃老”现象堪忧


  看了特色文化小镇规划与建设被叫停的消息后,让人联想到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新建名人故居的现象,同时引发了多地争抢古代名人故里的怪事。早期有山东黄县与江苏赣榆两地争夺徐福故里,现今有福建与江西四地争夺朱熹故里,河北正定、临城两地争抢赵子龙故里,安徽潜山、浙江义乌、湖北嘉鱼和河南商丘四地争抢“二乔”故里,江苏海州、陕西泾阳、甘肃安西、福建顺昌争夺“孙悟空故里”,山东阳谷、临清两地争抢“西门庆故里”,等等。报章把这种现象称为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吃古人”现象,是耶非耶?明眼人一看便知,根本就不值得一辩。且不说西门庆本是子虚乌有的小说中人,即便西门庆实有其人,“西门庆故里”值得炫耀吗?
  随着传统文化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整理与修缮古迹遗存之举是必要的,但也要尊重历史,有根有据,名副其实,且不宜大兴土木,过度铺张,滥耗民力,用想当然粉饰前尘旧貌,用子不语复活太虚幻境。
  涉及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和活动轨迹,若正史和方志的记载已有定论,野史逸闻乃至民间传说则不足为凭;若正史和方志的记载措辞模糊,另有说法,又无确凿佐证,可以存疑,可以考辨。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竞相争抢名人故里,甚至连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以及故事的发源地也不放过,而且不惜人力财力去搞旅游资源开发,实在是太过分了。不论是历史真人故里之争,还是虚构人物故里之争,都是把文化遗产保护庸俗化的荒唐之举。说到底,就是借助古人装潢门面的急功近利。
  再往大一点说,多地堂而皇之地提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口号,感觉上也不那么妥当。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是历史文化的遗存,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重点在于抢救和保护,怎么可以人为打造呢?我很赞赏苏州人的明智。他们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对保存并保护姑苏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上作出严格规定,对历史留下来老街、老巷、老宅等古建筑,补葺加固要修旧如旧、复原还原,并不得扩建加高,更不得在老城区矗立新建筑。同时,又不因循守旧,而是在老城区之外开发新区,创新经济发展与守护文化遗产两不误。
  余秋雨先生认为,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并不无担心地说:“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
  余秋雨先生的担心一点也不多余,君不闻,在“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口号下,多年来一直有人想“化腐朽为神奇”,提出要复建圆明园、阿房宫、大明宫等古建筑群。在历史上,阿房宫当年究竟有没有建成,是否毁之一炬,至今也无定论,有复建的必要吗?当我听说花费两亿、耗时五年,仿照史书中的相关记载而重建起来的阿房宫,运营十三年后拆除的消息后,除了无语还是无语。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而又绵长,包括殷墟在内的古城、古战场的遗迹遍布各地,在废墟上立个标志,至多建个博物馆就可以了,若各各复建一番,既不伦不类,又劳民伤财,说拉动经济建设都未必然,更遑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了。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


澳門日報:“吃古人”現象可以休矣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