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人间福报:小节与大事

2021-03-15 09:48阅读:
小节与大事
文/王兆贵
  杨朱去大梁,对梁王说,治理天下就像翻转手掌一样容易。梁王怼他说,听说先生您一妻一妾都摆不平,三亩园地都种不好,怎么能说治理天下易如反掌呢?杨朱说,我家的情况的确如此。可您见过放羊吧,一个五尺牧童能驱策上百只的羊群, 若让尧舜也举着牧羊杆去试试,肯定乱了套。
  杨朱是战国时期独树一帜的思想家、哲学家,史称杨朱学派,与儒学、墨学并驾齐驱,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大。
  他对梁王说的这番话,同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相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老子的治国理念是以家务事为参照系的,而杨朱呢,撇开治国与治家的关系不谈,转而以牧羊为例,意在说明“将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
  据《后汉书》记载,汝南平舆人陈蕃,其祖上是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闲居一室,屋里屋外杂乱无章。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觉得他有澄清世道之志,不免惊奇。
  陈蕃这番说词同杨朱如出一辙。那么问题来了,在我国古人的论述中,既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谋天下不足以谋一域”之说,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谋一域者不足以谋天下”之谓,作为当今的我们,教书育人也好,职场励志也好,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究竟听谁的为好?或者说,这两种格言是否都成立?
  自古而今,不拘小节而成大事者确有其人,比方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刘邦行事不拘泥等;注重细节而成大事者也大有人在,比方说,白圭治水防蚁穴、孔明一生唯谨慎等。可是,仅从典例和哲理上来论证小节与大事的关系,总觉得不足以服人。应该说,杨朱属于那种能言善辩的智者,或者说是雄辩家。问题是,雄辩不等于诡辩,哲理不都是真理,能让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的说词,就都是正确的吗?关
键的问题,不在于你是否拘小节,而在于你能否成大事。办不成大事者,拘泥小节毫无意义,能成大事者,小节也就忽略不计了。
人间福报:小节与大事


  附注:本文发表在《人间福报》2021年3月15日纵横古今,主编妙杰。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