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现代快报:三步两桥

2021-05-21 15:39阅读:
三步两桥


  江南雨水繁盛,水系发达,河湖港汊密布,大大小小的桥自然很多。“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白乐天在姑苏留下的这一佳句,足见江南的桥是何等地广布,何等地闻名。名气较大的,如杭州西湖的断桥、苏州澹台湖的宝带桥、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等。若把江南所有名桥罗列出来,配以图片,分门类别地说明建筑特色,再附上民间掌故,汇编成桥梁谱,无疑是一部卷帙浩繁的鸿篇巨制。
  江南的桥,不仅多得数不胜数,而且造型也各不相同,每一座名桥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江南的桥,拱起在清流上,隐现于烟波里,起伏间脱逸的是飞花泽雾的灵气,朦胧中透出的是水墨丹青的文气,就连临河而居,傍桥为市的百姓也沾上了悠闲自得的气韵,所谓“小桥流水人家”。尽管桥的本义是便利交通,但它一旦架起来,同依依的垂柳、幢幢的帆影、汨汨的桨声、悠悠吴歌融为一体,就为风姿绰约的水乡增添了一道旖旎的风景。因此,不论是在国画还是在其它类别的绘画中,只要是水乡题材,大多是少不了桥的。陈逸飞先生的那幅轰动美国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就是以周庄联袂而筑的世德桥和永安桥为题材创作的。
  在南浔古镇,民间有一种说法是“三步一拱,五步一桥”,而在南京,却有一处地名叫“三步两桥”。
  二〇〇六年三月,“南京地名对对碰”活动曾以“杨公井,严家井,金沙井,六角井,胭脂井,邀贵井,同乡共井”为上联征对,从征集到的两百多条下联中,评选出的最佳下联是“文西桥,施府桥,红土桥,九龙桥,珍珠桥,通贤桥,三步两桥”。
  此前,我曾以为“三步两桥”不过是形容桥多的一种说法,所谓“三步两桥寻常见,舟楫代步船当车”,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地名。让我在十分好奇的同时
也心生疑窦,果真有拱桥如此密集的所在吗?
  好在这个地方距我的生活圈并不远,徒步便可造访。到得标有“三步两桥”门牌的巷口,才知道这个地方位于中山北路的西侧、虹桥的对面、模范中路的两端,北面有南京饭店,南面有华侨大厦。巷子不算太宽,但很长,东起中山北路,西至水佐岗。但我走来走去,左顾右盼,却发觉街巷内根本就没有桥。这里的居民和店主,大多都说不清“三步两桥”的来历。即使能说出来,也是照着地名“说文解字”,这让我有些怅惘和失望。
  经查考,称为“三步两桥”的地名全国都有,尤以江南为甚,如江苏的淮安、泗洪、盐城和安徽的寿州、凤阳、蚌埠等地也都有“三步两桥”。
  也许,南京的这个巷子过去曾是郊外,果真有“三步两桥”的构设,岁月的沧桑刷新了原貌,隔代的记忆出现了断层;也许,这里曾有三处商埠两座桥,后人口口相传,谐读成了“三步两桥”。可见,地名这件事,向来都有名不副实的演绎,以讹传讹的居多,经不起深入考辨。
  有篇题为《春雨·小巷》的网文,作者以寻踪访胜的口吻写到:我在雨中打听“三步两桥”的地方,当地老人告诉我,就在你的脚下。我低头一看,真的是三步踩着两桥。其实,只不过是雨天泥泞用来垫脚的两块青石。这段朴实无华的记述,作者随笔写来,可能并无机心,却让我从老者的话中读出了禅意。是啊,为何一定要印证那些已经荒芜在记忆深处的所在呢,还是看清脚下吧,人生之桥就在你脚下。(文/王兆贵)
现代快报:三步两桥

  附注:本文发表在《现代快报》2021年5月21日新副刊,责编白雁。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