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怎样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2019-06-13 09:40阅读:


/邓岩
性别,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的确不存在任何疑问。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还真是一个奇妙的问题。3岁左右的孩子对性别意识的表现已经很明显了,纯真的孩子们时常会问询一些令大人感到尴尬的问题。例如:男孩子看到正在经期的妈妈上厕所,问“妈妈怎么受伤了”;跟爸爸一起洗澡的男孩子,看到自己和爸爸的不同,而奇怪发问;好奇的女孩子,在午睡时发现、探究自己的身体……
通常我们在提到“性”这个字的时候总是和“性爱”联系起来,而忽略了“性”的其它内容,所以当孩子出现上述情况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以为是因为我们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对,才让孩子学会了这些。
其实,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个发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性心理和性生理的发育也是贯穿始终的。由于我们的社会对“性”的道德有许多规范,我们对孩子谈性,总是采取回避、掩饰、撒谎和哄骗的态度,其实性本来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除了悉心照料孩子的起居外,足够的关爱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性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接受各种信息,然后逐步确认自己的性别和性角色定位。
在孩子对“我是谁”开始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性别意识开始成为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部分。他们对生理上的性别认识一般容易掌握,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还需要在心理上理解性别的概念,理解自己在社会行为中扮演相应的性别角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性别和性别角色认同。
pan> 值得一提的是,生理上的性别与心理上的性别认同有时并不一致,有人会发生性别认同混乱的现象,这使他们非常痛苦,常常觉得自己在一个错误的身体里。因此,教孩子正确认识性别和理解性别角色是爸爸妈妈不可忽视的。
正确引导孩子性别意识的5个建议:
1.爸爸妈妈应留意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能造成的影响。
爸爸妈妈对性别的接受程度会影响宝贝对自身性别的认可。比如,如果妈妈因为工作和家务过于繁忙,有时会抱怨“做女人真累”,这种观点则有可能引起女儿对自己性别的悲观。性别是有差异的,但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爸爸妈妈应该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应该让宝贝理解: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不论性别如何,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才华。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2.注意养育方式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影响。
爸爸妈妈的养育方式从宝贝一出生便不断地影响他们。有的爸爸妈妈为了自己没有圆梦——想男孩生了女孩,想女孩生了男孩,就将自己的孩子装扮成相反的性别。认为反正孩子年纪小,意识不到其中的差异。事实上,这些模糊的态度非常容易使孩子发生性别认同上的混乱,阻碍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
3.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性别角色榜样。
父母就是宝贝绝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在日常生活的身体和视觉接触中,孩子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女性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身上发展对异性的信任,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这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爸爸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景让孩子理解不同的性别角色,比如在爸爸工作辛苦时,妈妈和女儿一起安慰爸爸,体现女性的温柔和理解;爸爸和儿子一起来完成繁重的劳动,让儿子感受作为男子汉应有的坚强和力量。
4.尊重孩子先天的气质类型,不要给宝贝套上性别的枷锁。
虽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性别刻板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和女性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上已经呈现了一定的中性化。严格的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相对的两极,人本身就具有双性化。因此在性别认同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不宜过多限制宝贝的爱好,以免阻碍他们的个性发展。
5.重视爸爸在孩子性别意识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心理学家们发现,爸爸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而妈妈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差别不如爸爸那样明显。比如,在游戏中,爸爸会严格地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标准来要求孩子(尤其要求儿子)玩那些适合其性别的游戏,而妈妈总是怕孩子磕着、碰着,并以温柔的方式不加区别地对待孩子。
在游戏活动中,爸爸是处在一个独特的位置上来影响孩子的活动和对活动的选择的,他们总是比妈妈更多地鼓励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从事探索活动,帮助宝贝掌握技巧、获得经验,在这些游戏活动中逐渐培养了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也使女孩子逐渐摆脱了只能进行安静游戏的传统束缚,使她们在温顺的性格中增添了开朗、果敢、自信等优良品质。
性别教育和做人的教育是联系在一起的,性教育就是一种教育孩子怎么看待人,怎么看待和接纳自己的身体,健康、乐观地让自己的身体感受和接纳世界的一种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自己的身体要保护,别人的身体要尊重。为了孩子的健康,爸爸妈妈们的确需要注意对孩子进行性别意识方面的培养,让孩子真正健康的成长。
如果大家还有其它育儿问题,欢迎到新浪微博提问并@岩粒儿,我们一起探讨哦!祝宝宝和父母们健康快乐每一天!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