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这个不一样的春节,我们一起学中医

2020-01-27 02:37阅读:



2020年的春节,有些不一样。
除尚未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西藏外,所有发现新型肺炎病例的省份均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响应”。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对于普通人而言,参与抗击疫情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出门,不让自己成为传染源。在这个漫长等待的不出门、少出门的春节假期,很多人一味刷屏、追剧、吃了睡、睡了吃,耗散精神,我们倡议,在不出门、少出门的情况下,也不要忘了身体的锻炼。八段锦功法,易学易练,不受场地限制。只要抽出十几分钟,就能让我们精神抖擞,满血复活。我们还倡议,静下心来,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医,用中医智慧,武装自己,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
今天,我们开始一起学习中医的温病学说。
(一)温病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从《黄帝内经》 开始,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 唐时期。 战国时期是公元前 475 -221 年,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这段时间出现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还有和它同时期而稍晚的《难经》,在这两部书里都有关于温病的论述。而后,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隋、唐时期的一些重要医学文献中,对温病的论述逐渐丰富。
1. 《黄帝内经》关于温病的记载
在《黄帝内经》 中, 提出了温病的病因、 病名及某些症状:
1
)病名
《内经》提出“温病”病名,为现存文献最早记载。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谓:“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又谓:“有民厉温病。”初之气,是指少阳相火之气;地气迁,是指少阴君火之气。按运气学说,少阴君火之气移位于少阳相火之气,两火相遇,以致气候大热,万物草木提前萌芽,人民多得疫疠病,温病也随之发生了。但《内经》并未对温病病名给出具体特定的定义及规范,其称谓模糊,甚至混乱,它有时称作热病,有时叫作病温,有时简言疫,甚至与伤寒混淆,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2)特征
《内经》指出了温病的特征。从上面提到的这段文字来看,《内经》明确地告诉人们温病是个热性病,其形成有一定的气候条件,即天气过暖。不仅如此,《内经》还提示温病包括了温疠病(即后世所说的温疫)、伤寒及病温、病暑等不同类型,并且指出温疠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以致会出现《素问·刺法论》所说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的“温病乃起,温厉大行,远近咸若”,即远近都得同样的病的现象。《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上古时代温病未形成独立体系,它归属于伤寒之中。后世不少医家认为温病不能脱离伤寒,其理论根据就是指这段文字。在明清以后温病虽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但并非否定伤寒。《素问·热论》又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意思是说夏至以前发的热性病称为温病,夏至以后发的热性病称为暑病。这不但在发病时间上对温病和暑病作了鉴别,而且为后世对温病与暑病的鉴别诊断提出了理论依据。
3)发病原因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中又说: “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指出了冬天感受了寒邪, 春天必然要发生温病。《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前者说明温病的产生与寒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冬天感受寒邪,寒邪伏藏于体内,日久化热,待到春阳外发时,邪气随阳气外出,发生了温病,可见寒邪侵袭是温病产生的直接外因。后者说明温病的产生与精有密切的关系: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阴精充足,封藏得固,能化生卫气以护外,滋生阴血以固本,外来的寒邪和温邪就不能侵犯人体,故不得温病;相反,如果阴精损伤,卫外不固,就会导致温病的产生。
至于为什么冬天感受了寒邪, 春天才发生温病, 这两篇里都没有讲, 但是,已经把问题提出来了, 这就给后世对伏气温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伏邪理论确定于王叔和,发展于吴又可,成熟于叶天士,但从具体来分析,都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和“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这两段文字。可以说“冬伤于寒”是温病病因学说的肇始。
不过,后世医家认为的伏邪发病,是集中见于温热病中,如春温、伏暑等,然《内经》伏邪论并不局限于伏温一种,故现代医家亦常借用伏邪理论,对肺胀、肠道感染、炎性肠病、血液系统疾病、慢性病毒性肝炎、泌尿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及其感染等进行辨治。如认为白血病为热毒或温毒在肾精亏虚的基础上伏于少阴,由内外发,易于耗阴动血,热瘀互结,治疗以解毒、消瘀、补肾为大法。又如慢性病毒性肝炎,乃火毒与温毒伏于厥阴、太阴二经,其病邪的出入进退根据伏邪理论的伏、溃、发、传,有经可循;治疗原则以透达为上,清则次之。此均为对《内经》伏邪理论的进一步拓展。
4)病机变化
《内经》精辟、扼要地阐述了温病的主要病机。温病即热病,在《内经》中对热病的病机论述颇多,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就有九条讲火热病的。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内经》把伤寒和温病的病机归为一族。《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确提示,《内经》时代温病隶属于伤寒,因此伤寒的病机转化,也是温病的病机转化。这种转化,《素问·热论》概括为,一日巨阳受病,二日阳明受病,三日少阳受病,四日太阴受病,五日少阴受病,六日厥阴受病。这段话,在温病学发展过程中一直深受其影响 ,直至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和吴鞠通三焦辨证创立,这种学说才逐渐消迹。虽然现在的中医已不用伤寒六经辨温病了,但是伤寒六经的传变规律和所提出的证候特殊性的原理,仍为温病病机传变的辨析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内容。所以叶天士在其《外感温热论》里曾这样声明过:“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5)证候特点
《内经》虽没有提出卫气营血各阶段的证候,但其基本 内容 已散在各篇中。如《灵枢·经脉篇》对手太阴肺经症的描述是“肺胀满,膨膨而喘咳”;对足阳明胃经症的描述是“上高而歌,弃衣而走……狂疟,温淫,汗出,鼽衄……身以前皆热……消谷善饥,溺色黄”;对手厥阴心包经症的描述是“心中大动”。在病因症候方面论述更为全面,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在脉的论述方面,特别提出温热病的脉是以数为主,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温病。”《灵枢·论疾诊尺篇》说:“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一呼一吸脉六动而躁急,尺肤灼热,本是温病的共性,《内经》已认识到这点,并很明确地给温病在脉诊和症候上的特点制定了规范。但是,《内经》提出的温热病证候,虽基本上归纳在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中,与温病的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以脏腑经络为基础是一脉相承,某些证候特点的论述,也符合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内容,然而《内经》与后世温病学家创立的诸多学说相比,显然还存在不全面、不完整、不系统的缺陷。
5)治疗原则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素问·玉版论要》又说:“病温,虚甚死。”这两段文字,充分说明了温热病的特点是最易伤津劫液,阴虚而阳盛身热。这里所说的“虚”,主要是阴虚,也就是叶天士所谓“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由此决定了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便是清热和保津。在这方面,《内经》论述得很明确。如《素问·热论》说:“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这无疑为后世的汗法和下法打下了基础。热病当用凉药,治热当用寒法,这是宗旨。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治寒以热,治热以寒”;“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等等,无非表明热病的治疗原则,在表用辛凉,在里用寒凉。虽然治疗温病的具体方药在《内经》没有记载,但后世的银翘散、白虎汤、清营汤、杏苏散都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创立的。
同时,《内经》在温热病的护理方面也提出了要求。如《素问·刺热篇》说:“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说明治疗温热病在护理方面也应当很好地配合:饮食偏寒为宜,衣服不宜太多,室内空气流通,凉风吹身较妥等。
6)预后转归
正确判断疾病的预后,对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温热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不能正确地判断预后,往往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内经》在这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标准,至今仍然具有临床意义。如《素问·玉版论要》的“病温,虚甚死”,就是在告诫医生,温病患者如果阴分亏损较甚,精血已枯,无阴以胜阳热,则预后不良。《灵枢·五禁篇》:“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又《灵枢·热病篇》说:“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本来热病脉应数,今反静,说明邪去正安,是好现象,但如果热病汗已出或汗不出,脉却都是躁盛,便是逆证。这是因为温热病汗不出,热无去路,脉又躁盛,明示是逆证,谁都会辨识;即使汗已出,邪有去路,也应该热退身凉,脉静志安,方为顺证,但现在汗已出,脉却仍躁盛,说明邪气未退,正气已伤,故亦属逆证。《素问·评热病论》说得更具体:“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言邪胜正衰、脉躁汗不出则预后不良,邪退正胜、汗出脉静则预后良好。《灵枢·热病篇》还说:“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此九种证候,预后均不良,其根本原因是邪热独盛而五脏阴亏,甚至造成阳独亢,阴精竭,阴阳离决的局面。现在所见的温热病后期,多半都是心肝肾三脏阴分大亏,病情确实危重,但也不是绝对不可治的。吴鞠通曾精辟地注释过这段文字:“此节叙热病之死证,以禁人之刺,大抵由于阴竭者为多,然刺固不可,亦有可汤药而愈者,……至于益阴以存津,则刺法之所短,汤药之所长也。”试观《温病条辨》治下焦温病用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均是重复其阴。在科学 发展 的今天,对《内经》所述的生与死不应绝对化,理解它为表明疾病的浅深轻重,就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通过重温《内经》有关温热病的一些文字记载,发现《内经》对温病的病名、病机、诊断、治则、预后等方面的论述已相当成熟,后世诸温病大家的成就,均是对《内经》所论温病内容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应该说温病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
参考文献
1、陈倩亮 陈翌伟 章琴妹《《内经》对温病学的贡献》,《中医文献杂志》 200703期。
2、赵绍琴《温病浅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清吴鞠通撰.增批温病条辨[M.上海:广益书局,1938
4、高辉远,等编.蒲辅周医案·温邪郁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