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2019-05-16 21:36阅读: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72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喜欢户外活动,常去广州东山湖公园即兴独舞舒展身心。若下雨不能锻炼,也尽量带着G10相机随手拍。本文题图插图均是阿坚我2019年5月8日下午摄于东湖路、海印桥。图为海印桥下珠江边成排的细叶榕老树。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吴幼坚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出地铁6号线东湖站,沿东湖路走向珠江畔。第一幅就摄硕果累累的木瓜树,没注意到树上停着小鸟。等我发现时追拍却不成功。回家从大图截出如下小图就看得清楚。我喜欢看鸟摄鸟,但由于不用手机也少带相机,往往欣赏一番之后任鸟儿飞走。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第一封信:我是一个喜欢女孩子的女孩子

20190422 17:15亲爱的吴妈妈:您好,我向您写信,是想邮购您的作品《彩虹》。在微博上看到,您也希望以此方式获得与读者的交流,那么,我把我的小故事讲给您,您也许会愿意听。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the skies are blue'2011年,北京某夏令营,14岁的我站在台下,看着她唱歌,不知不觉看呆了。我是女孩,自以为喜欢一个女孩的表现就是和她成为好朋友,于是我们在10天的日子里形影不离。活动结束的那天,我背对着房间里的人假装在看着窗外发呆,有个人从身后一下子紧紧地把我抱住,是她帮我抹掉了我以为没人看见的眼泪。

好朋友嘛,之后也有联系,那时我还傻傻对所有离别都设定了重逢,而她已经在离别时不愿松手的一抱中道出了真相。

回到我熟悉的城市,沿着中学的轨道升入新的学校。一切都按部就班,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停留在女孩子身上的目光,从暗自留心变成了一种执着。那时候大家都穿着校服,然而总有她在迷茫的白红海洋里一下子让目光清醒。我注意到,并肩骑车时,她微眯的双眼,风里歪斜的一缕头发;下楼跑操的洪流里,我掐准时间拖沓,一出门就抬头,满满当当的楼梯口我眼里只有她,定格在扶着栏杆款款而下;旁边有人叫她,一回头,俏皮的马尾轻轻抽到了我的脸,她急忙转过头抱歉,我捂着红得过分了的脸,一边说着没事,一边在她留下的发香里暗数心跳。我记得她扬起头看梧桐树冠的侧脸,礼堂旁等待的人群里,只有她一个人抬起头注意到梧桐多么美丽,夏天已经到来。毕业了,拥抱里我却似乎感觉不到她的存在,迟疑间抬起头,她的微笑像初遇见一样惹眼,就散了。

所有美的发现与惊喜都是我一个人的秘密,在笔下成为诗句成为暗语,而我心甘情愿地在她们的美丽里,兀自沉迷。

这不是爱情,这是我的青春。我在我的整个青春里活成一个影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敢在朋友的外衣下张扬地挽臂,小心翼翼地向边界推进,触碰又缩回。

我不后悔,我不后悔那一分一秒对美丽的采撷,在与孤独达成的体面协议里整理影集。我的瞳孔里同时流转着过去与现在两种色彩的美丽,而我在一次一次翻阅里,慢慢确定了自己。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爱美者,是一个喜欢女孩子的女孩子。我相信每一个她都有令人屏住呼吸的美丽,我相信勇敢的第一步和成全是最大的善意——包括成全自己。我知道我想要什么了,我想要那样一个她成为我的爱人,十年之后,听见她钥匙在锁孔里转动仍能惹我心动。

从今天起,到那一天,我的所有坚持和勇敢都是为了那个17岁的自己,为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的17岁的困惑和胆怯——她们/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不知道一切为什么——从前,将来,这一切对任何人都不晚。

没有为什么,你们与他们,我们就像天生惯用左手还是右手一样自然。

爱即是美,美出于爱。我会继续捕捉和采撷美丽,眸子里染着彩虹的色彩。

路过体育场: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第二封信:我读《彩虹》至今又有些感想

20190507 22:56亲爱的吴妈妈:您好,我之前通过邮件曾给您发过一篇文章,收到《彩虹》至今,我又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在此与您分享。

一、所有经历都是财富

(一)自己的财富

我想过,如果自己是异性恋,甚至隐瞒自我演一个异性恋,那“正常”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但是我不但想象不出来,而且开始接受这种全新又亲切的,属于我的正常。我想过,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所带给我的,是否麻烦多于收获。毕竟我还是被放到了少数人的阵营里。但时至今日我已不再局限于那样的思维里,首先表现在我已不再认为应该存在所谓阵营:异性恋,同性恋还有其他,我们都是彩虹旗上的一色。

况且,这真的只是一个人的一个方面而已,整个人格是如此多层,怎么好用个特征来定义其整个存在呢?从自我认知以来,这场意外之旅的确让我走了更远的路,然而这并不是让我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也不必然使我多走的都是弯路——我在这个过程里,全面质疑,打破已知,逐步重塑,以至于现在这个自我已经好过我曾经能做的全部设想。比如,在接受自己的不同的过程中,我也学会容纳不同的人,到现在明白了生活其实如此的广阔,有那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样身处其中,谁又有资格去否认别人呢?正是这样的态度,让我看淡了一些输赢,在硕士复试时心态格外地平静,最终结果也不错。我还有意识地去观察身边人,在乎他们的感受,不断学着如何以他们的想要方式来爱他们。当意识到自己也只是众生之一而已,走出自我中心后,整个世界也都变得更广阔。这样来看,也许由于这一个层面的不同让我所多走的一切旅程,对于我整个人格的发展来说都是礼物。该来的总会来,所难之处也会是艰难,但如果不是如此艰难又怎么会如此值得呢?

(二)共同的财富

自从在自我认同上有了足够的舒适感后,我开始逐渐向周围人出柜。这是一个危险的过程,不管是与朋友还是与亲人之间,跨出这一步,你就将自己置于一个险境,这下面的路径一切都是未知的,像初识一样,熟悉的人会重新认识你,或就此转过身去。我很幸运,至今为止知道的人都以善意相待;更幸运的是,这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去重新相识,并且这次是以更诚实的姿态了解到更好的彼此,促成这场重逢的是选择而不仅是机遇。我再一次欣赏到他们初遇时的特质,并为之而感动。我也担心过之后会发生让人手足无措的变化,但其实就算跨过那道无知之幕,一切也并没有什么不同。真正关心你,欣赏你和爱你的人,他们爱你的独有气质,而这不会仅仅因为性取向这一点改变——你的出色是作为完整自我的魅力,从来没被你的一个方面影响过,也不会改变。因此熬过这一关后,就算彼此的关系会有变化,也只是向着更好的方向。因此这也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还有什么认同比得过来自身边人的呢?我们彼此陪伴过童年时代,跨跃过少年时代,如今又在这巨大的动荡阶段有幸扶持——这就像理想世界与现实的一次奇妙融合,我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过现实的份量。

二、我们息息相关,如今浮现一场更大的斗争

最近感觉没有什么比刷微博更心累的事情。那么多新闻所揭露的对于人的侵犯,那么多不了了之的案件,那么多心凉,那么多旁观,那么多不自觉中所作的恶——我时常质疑,一切真的会变好吗?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明白生活是一场进行时,不再存在教科书式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即使得到伸张,也往往妥协为黑白模糊的灰色模样。而此刻我们身处正义迟到的时间差里,一切都悬而不决。这些“恶”,有些和我们的社会与生俱来,有些因为时代特征而愈加彰显。

不过在难过时,我发现了也许是这些问题的共同点,那就是对于人本身的关注缺失。在这个心浮气躁的年代里,我们都被裹挟着走着,只知道要做什么,甚至“知道”要怎么做,却很少想为什么要做。就拿婚姻这一件事情来说,直到现在家里还对我说“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身边被催婚的同龄人数不胜数——尤其是女孩,经常有朋友抱怨家里如今不再关心自己所做的事业和成就,一切以嫁人为重,一切向嫁人让步。这种态度抹杀了一个女孩作为人的特质,只简化为一个物品,唯一的价值就是通过婚姻来实现和衡量,尤其是当此态度来自于父母时,对于一颗年轻的心的打击可以是灭顶的。其实,如果多考虑一些为什么要做,也许本身就不存在该做的事情了——人生的价值难以衡量,幸福不计比分,谁能说一种生活就一定好过另外一种吗?况且即使同样对于幸福,也有那么多实现方式,谁能说其中一种就优于另外一种呢?

所以,对于现阶段的同志的歧视,个人认为其实是对整个“异类”的歧视。人具有惰性,至于整个社会就具有惯性,在这巨大的惯性下,人们下意识地守在安全区域内,对新的事物保持警惕,乃至报以敌意。贴标签就是人依赖已知观念解释未知世界的典型例子。然而,时代的巨变不可避免地导致有些事情就应该被改变:相当部分新的事物源于人们对生活的调整,对幸福的向往和不放弃的勇敢。但是在标签化的洪流中,这一切价值都被抹杀了。人被简化为身份,而身份之上压着被强加的期望——有多少父母只将儿女作为儿女对待,而完全没有试着了解他们,将他们作为那样一个饱满、精彩的个体来对待?

我相信身份的必要性,但是我也相信身份只是人的添附,只是人价值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许多观念应该被改变。
声音越大,越多不意味着所说的就是对的。
婚姻不是对整个人生的安置,而是下一阶段人生的开始;不是必须做的事情而是一个选择。因此不存在“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做事不是因为到了年龄,而是出于内心。
时间已经秒秒压逼,人却还要助力。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喘口气,不被驱赶地活着呢?

这所有的问题,其实涵盖了一个很大的群体,不限于年轻人,不限于性别。这是一场关乎所有人的社会转型持久战。所有被驱赶的人生,所有缺失、忍让了、压制了很久的尊严。


这场斗争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关,如果不去斗争,很有可能会成为施暴的凶手——毕竟在暴力的众多形式中,沉默的暴力具有最大的毒性。

三、这场斗争中我是谁

想了那么久,说了那么多,我时常会问自己:我又是谁,凭什么对别人说出这些话,又凭什么主张这些改变呢?

看完了《彩虹》,心里很不好受。多少人的青春在家的重压下扭曲甚至夭折。这样的故事太多,只不过在文学作品里以浪漫包装后好歹留下一点美的甘心,而以当事者那么近的距离看到后,这种现实的蚀骨感太过真实。我看到,生活可以被抽离到什么程度,人,可以残酷、狼狈、麻木到什么地步,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我于是问自己,如果到了那个地步,还有什么理由让生活继续下去?

我觉得我找不到。

直到前几天在评论区还见到“这就是没钱移民的下场”这样的看客之言。这又是一个可怕的、群体之内的偏见,那就是“有钱才能做同志”。这种看法将权利削减为特权,是不负责任的开脱与误导。这会将已经边缘化的群体内部再产生分裂。其实,最大的暴力是人自身对自己的压制与软弱。这种性倾向不是选择,诚实才是选择;被边缘化受偏见不是逃避的理由,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自己。但做到这点谈何容易。

我知道自己的幸运,至少有一个机会去经济独立、离开保守的城市去寻找机遇。然而,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不具如此条件就不值得追求自己的幸福了?就目前先例看来,很有可能。更让我后怕的是,甚至几个月前的选择就可能完全改变我现在的处境:如果我没有坚持去一线城市,而是听话在家做一个公务员,我还能在此做到内心平静吗?

至此,对于一个问题至少我已有答案:我在此和任何人一样,同样脆弱,同样仅存希望。

亲爱的吴妈妈,这就是您所带给我们的最好东西:希望。

对于生活,我不惧真实的丑陋,我怕精美包装下的冷漠与谎言。您说出了真相,这砂石满布的荒漠再绝望,您将我们带到此地,看到彼此,承认彼此,拥有彼此,那么总可以齐心打出一口井来,不管那水源藏得再深。

谢谢您。祝您身体健康,保持健康,并继续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快乐,因为总有一群孩子为有您感到骄傲。此致敬礼!


海印桥附近所见: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钓鱼长者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水警船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海印桥下的雕塑和跳舞的人群。
她:您说出真相同时又带来希望 海印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