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谈谈灰学理论及其创立者孙万鹏先生(转帖)---

2009-02-17 22:47阅读:
孙万鹏,原浙江省农业厅厅长、中国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
就是这样一个身患重症、医生宣称只能活一年的晚期肝癌病人,已经奇迹般地活了10多年。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身上的癌细胞完全消失了……
一个被死神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在与疾病抗争中竟然创立了一门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全新的学科---灰学,短短10年间写作并出版了360万字的专著,专家们评议他的理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已有30多所大学据此开了课。这门学科已在世界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什么是灰学?灰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哲学,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自然观、八条原理和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一、关于灰学的定义与自然观
1)灰学的定义
“按国际惯例,控制论中,信息多少常以颜色深浅来表示。信息充足、确定(已知)的为白色,信息缺乏、不确定(未知)的为黑色,部分确定与部分不确定的为灰色。”
灰学具有怎样的性质呢?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的灰学,是一门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兴学科。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灰色数学理论为武器,深入揭示社会自然现象中部分被人类认识和部分尚未被人类认识的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这是一门引导人们全面准确地看待和处理社会生活各种问题的学问。“学问就是路”,与其拥有山大的黄金,不如学得豆大的学问,因为,不会毁灭的无价之宝,就是学问。
2)灰学的自然观
灰学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然观。所谓自然观,它是指对整个自然界总得最根本的看法。灰学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信息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的即灰的。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是灰的”,灰是绝对的,“灰就是自然界的最
根本的现象”。
当然,在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灰也可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这种自然观的哲学基础,是认识的信息性,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客体以信息的形式在大脑中引起反映而开始的。换言之,人们认知的根据是信息,而且,人们也只能通过信息去认知,与信息无关的实在,我们是不会知道的。这种自然观的数学基础是灰数学,即带信息的数学,它第一次量化研究了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几十万年来,我们地球人已经把握了客观世界的部分已知或确定的信息,由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无穷尽的,因此也永远存在部分未知或不确定的信息。这就使最平凡的灰现象成了最伟大的自然界真理。
灰学自然观告诉我们,大家都不得不按灰的方式思维,按灰的信息决策,按灰的规律行动。我们要在传统的至理名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后面,再加上一句,“全息不全”。我们的科学探索的重要任务,是努力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增加信息的确定性。然而,在不断变化着的世界里,信息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却是永恒的,只不过是两个部分的量的比重也不断在变化而已。信息的确定化、白化是目标,但只有里程碑,没有终点。
3)对灰学自然观责疑的诠释
灰学自然观自诞生以来,责难于君谓之恭,挑战不断。幸运的是“虽百日窜荆棘”,却在走向日益完善。现部分例举于后:
1、有人责疑说,水的沸点是100度,这是家喻户晓的真理,难道也能讲是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灰的?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只有在一个大气压,水的纯度一定,没有外场存在等条件下,水的沸点100度是确定的。离开了这个条件,水的沸点就不确定了。它也会长出“轴承颈,弹簧腰”的。从总体与根本上说,水的沸点是一种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的灰现象。
2、有人责疑说,每个人都有确定的年龄,您总不能讲,年龄也是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的吧?
每个人都有确定的年龄,这毋庸置疑的。但在年月日时分,最多在秒这一计时层次上讲,是能够确定的。但是,在秒以下,如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秒或更小的层次,就不确定了。 “在量子理论中,任何事物在原则上都是无法精确测量的。”目前,在研究宇宙年龄,就涉及到一毫秒以至于10--35秒状况,只不过对人的年龄暂时还无此必要罢了。
3、有人责疑说,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难道也是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
现在业已证明,在欧氏几何条件下,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是确定的,在非欧几何条件下,就布满了不确定性的“云雾”,三角形内角之和是不确定的,即可能大于180度,也可能小于180度,它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4、有人责疑说,目前世界公认的宇宙“黑洞”,难道也要改称为“灰洞”?
是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早几年曾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黑洞不是完全黑的!当人们顾及物质的小尺度行为时,粒子和辐射可以从黑洞漏出来。黑洞正如同一个热体似地发射辐射”,“霍金辐射”的发现,已使“黑洞”之名,摇摇欲坠。
阿兰· 古思教授,近年来还提出了“白洞”的概念。说,“我们发现,如果这个区域胀得足够快以产生一个新宇宙的活,它必须是从一个初始奇点开始的,这个奇点也被认为是白洞”。显然,它使原来“黑洞”的概念更加雪上加霜了。从本质说,所谓的“黑洞”就是“灰洞”。它呈现的是一种宇宙的灰现象。
5、还有人对文化艺术领域能否接受灰学自然观提出了责疑。
“同一个艺术形象,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领悟。一首不朽的诗篇,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是引人入胜的,是回味无穷的,那它必定是用含蓄的语言,灰的语言创作的。诗要灰,灰才有寓意,灰才有深度,灰才有回味,灰才有意境,灰才有深情,灰才能敲开人们的心扉,灰才有警世作用,灰才能使内涵深化,灰才能使外延开拓,灰才能映射反射。总之,灰深深地浸透在文化艺术中”。
…………
当然,这种责疑还可以不断进行下去,但是,只要我们尚不能宣布对世界的认识业已结束,那么,灰学的自然观就不会被“证伪”或推翻。因为,它表明世界尚未完全被白化,就仍然存在“灰度”与灰现象。

二、关于灰学的八大原理
1)宇宙同原性原理
这个原理是说,“潜在”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共同“本原”,一切“存在”皆出乎其中,又入乎其内。
这里所说的“本原”,可以把它理解为“种子”。比如说水稻,其稻种,固然是种子;其实,根茎叶花与每一个细胞存在,也都是种子。这些听起来似“天方夜谭”,现已被“细胞培养”、“花培枝术”等都可以“显化”为水稻植株的实践所证实。这里的“种子”,就是“潜在”的植株,它是根基叶花果与每一个细胞共同的本原。实际上,整个宇宙也一样,在宇宙产生之前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宇宙,或宇宙的“种子”,通过暴胀(至少以万亿万亿的系数膨胀),演化为宇宙
值得一提的是,达尔文曾经有一个重要的洞见,即认为所有生物都与一个共同的祖先有关。有人认为,“如果我能给古往今来最好的思想发个奖,我要把奖发给达尔文,而不是给牛顿、爱因斯坦或别的什么人”。这大概是因为,在达尔文之前,人们认为世界的秩序是仁慈的造物主上帝安排的,达尔文的伟大就在于他将解释的层次由上帝降为生物体为了生存、适应、进化而进行的斗争(牛顿仍把第一推动力归为上帝)。
然而,灰学宇宙同原性原理所揭示的“潜在”的显化,是属于组织的生长,而不同于达尔文所谓的进化,更不等于进步。这可是宇宙同原性原理“艳色重天下”之处。
2)宇宙同息性原理
这个原理是说,宇宙的一切“存在”的部分包含了整体的全部信息,整体也包含了部分的全部信息。从本原到宇宙之树,其中的任何部分是整体,任何整体是部分,因此,整个宇宙都是同息的。“同息”是“胸罗宇宙,思接千古”的。
比如说,部分包含了整体的信息。它就像一滴水包含了氢(H)与氧(O)的信息,也反映了世界上所有的水的信息一样。反之,整体也包含部分的信息。世界上所有的水都包含了每滴水的信息。
又比如,植物的种子与整个植物植株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种子包含了整个植株的信息,在条件具备时,种子可以长成植株;植株包含了种子的信息,条件具备时,可以结出种子。从种子和植株相互重演中,可以看到部分与整体相互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全部信息。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潜在是全息无限的,显在是全息有限的,显在的同息性显示是有条件的。
3)宇宙同构性原理
这个原理是说,宇宙的一切对应的存在,或者一切肯定自身与否定自身的两极关系,都具有矛盾的自我同一结构。
比如说,在存在世界中,物质与精神是矛盾自我同一结构;在事理世界中,前因与后果是矛盾的自我同一结构;在技术世界中,输入与输出是矛盾自我同一结构;在经济世界中,供应与需求是矛盾的自我同一结构;在管理世界中,领导与被领导是矛盾自我同一结构,凡此等等。
4)非唯一性原理
非唯一性原理是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确定的纯事物”的灰学自然观的逻辑结果。它表明世界上的任何问题,从总体上说,都不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者说,在整体上,真理不只一个。因此,在提炼新科学时方法、途径是非唯一的,开创新局面,解决新问题的对策是非唯一的,它是人们解放思想的深层依据。
比如说,同一种疾病,可用中医治疗,也可用西医处置;计时,可以顺计时,也可倒计时;沐浴,可以“热水沐浴”,也可以“冷水沐浴”;一个数学题,解是非唯一的;在它们之间的选择,不属于真理与谬误或是与非的问题。
又比如,发现作用在个体上的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的重要贡献。简单地说,如鱼与秧苗部分死了,部分活了下来,这就是所谓的自然选择。这里的个体属于物质领域,它们都有质量,电荷或毫米尺寸的长短。
根据灰学的非唯一性原理,有自然选择,还必然有非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作用在个体物质层次上,还必然有作用在非个体非物质层次上的。现在,这个原理的预测已被证实是正确的。
5)短点原理
这个原理是说,发展变化着的宇宙万事万物都可分为“短点”上的确定性部分与“非短点”上的不确定性部分,这两个部分有各自的世界图景与运用的规律。“短点”部分由一方克服一方的介入型规律所支配,“非短点”部分则由协调型规律把握着“方向盘”。
比如说,我国在解放前的战争年代,就属于“短点”时期,矛盾的双方属一方克服一方的介入型关系;解放后的经济建设时期属“非短点”时期,再用一方克服一方的介入型规律(如阶级斗争)就不对了。就应该改用协调型规律来指导,使社会、经济、政治等得以协调发展,使矛盾的双方得以“双赢”。
又比如,对经济犯罪分子在作案或未伏法前,属于“短点”时期,与人民的关系属于一方克服一方的介入型关系;在伏法劳教、劳改时期,属于“非短点”时期,要用人道的协调型关系来处理。
分析历史事件表明,无论是科技或社会学上的种种错误,大体上都是把短点规律用在非短点上,或把非短点规律用在短点上造成的。
6)表现原理
这个原理是说,地球人的世界,是人的行为表现的世界。人的行为表现既依赖于主体(我)的自我行为,又具有独立于主体(我)的生死而存在的性质。表现世界是主体能动性与客体独立性矛盾双向性的自我同一,它们的统一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它是各行各业、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反对纯主体论与纯客体论的有力武器。
比如说,这个原理揭示了人的目的行为表现,提出了人生天字第一号的人生观问题。应该说,对“人生目的”的无知,是人世间“无知之最”,“糊涂之冠”,揭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又比如,这个原理揭示了人的价值行为表现,提出了“水天焕彩”的价值观问题。
此外,表现原理还揭示了道德行为表现、教育行为表现、进步行为表现等许多举足轻重的问题。
7)折点原理
这个原理是对无原则折衷与中庸理论的进一步提升与量化、科学化。它把折衷与中庸理论下降为折点原理的特例。
大家知道,折衷主义,是把各种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观点无原则的拼凑在一起的做法。中庸在我国曾是儒家倡导的一种宇宙观,方法论和道德境界。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义;庸,有平常,常道等义。认为,中庸是君子的最高道德准则。这种理论后来受到批判,现在又有重新兴起的苗头。难怪我国著名科学家董光璧说,“中国古代科学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第三种科学思想的一些特征,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科学可能有某种向中国古代归复的倾向?”
折点原理认为,事物的螺旋式发展,使未来科学向古代归复的倾向是可以想见的。但是,归复的倾向不等于简单的重复。
比如,交通事故肇事的双方,个别可能是责任不偏不倚、平分秋色,各打五十大板的;但更多的可能是责任三、七分,二、八分等等各有不同。
又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既不同意牛顿的机械论,又不同意玻尔的量子论,但并不是“10”这个数“5”居其中。因为,爱因斯坦对简单性、对称、确定性、完备性等的追求,表明他与经典力学的关联度更大。所以,通常把他称为经典科学最后一位,最伟大的科学家。
8)灰曲线原理
这个原理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遵循着曲线发展的根本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发生、生长、高峰、衰落,这样必经的自然轨迹。对都有发展的曲线是确定的,而曲线的实现形态是非唯一的,不确定的。
比如说,生物(包括人)有生命曲线,DNA有双螺旋曲线等。
事实上,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张弛,江河不曲水不流,成事的道路弯曲曲,这是最简单的道理。而灰曲线原理的意义在于,如何拉出新的生命曲线,如培养接班人、接班品种、接班商品等;对于老的生命曲线,如何延长峰期,通过修复机制、改革机制,构造超稳定结构等;这对于共和国长治久安,人民的事业经久不衰,青春长在,显然都有重要意义。
三、一种新思维方式——全准思维方式
一般认为,无论何种科学,通过都有语句、观点、规律或原理和思维方式四个层次。语句、观点不说,就科学规律或原理来讲,大概也不会少于成千上万个。然而,就大的思维方式而言,却似稀世珍宝,有时几百年、几千年,才能形成一个。
古今中外,数千年来,人类重大的思维方式有二:其一是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其特点是追寻确定的、唯一的世界本原,回答世界普遍的本质问题等,属于白思维方式;其二是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它风靡于二十世纪末,现已渐渐成为世界性的潮流,特点是提倡不确定性、多元论,属于黑思维方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迅速崛起的灰思维方式(全准思维方式),揭示了世界的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的本质特征,给了世界以新的内涵。
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强调形态的唯一确定性,即抽象思维——知性思维形态。它在人类认识的发展中占有“门熟之基”的地位。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经过开普勒的运动三定律,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靠的就是知性思维。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论著,绝大多数也都只承认抽象思维——知性思维形态。
知性思维有三条基本规律:
(1) 同一律。就是关于同一思维对象的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确定不移。它是对宇宙万物所具有确定性的反映。否则,就要造成混乱,犯各种逻辑错误。
(2) 不矛盾律。就是关于同一思维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假。例如,“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和“有些天鹅不是白的”是两个具有矛盾关系判断,它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可能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个判断是假的。否则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3) 排中律。就是关于同一思维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真,必须肯定一个。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和“有些金属不是固体”是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二者不可能同时都是假的,其中必定有一个是真的。否则要犯错误“两不可”、“模糊不清”、“不置可否”等逻辑错误。
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强调思维形态的多元不确定性。知性思维的三条基本规律就被冲破了。例如,美国数学家查德甚至认为,有些表达看似模糊,事实上更合理、正确。所谓“排中律”在他那里就被破坏了。他把二值逻辑转移到多值逻辑或无穷值逻辑上来。用“1”和“0”说明元素对集合“属于”和“不属于”关系;又用介于“1”和“0”之间的任何实数,来说明元素对集合隶属关系的不确定性。同时,还把“真”与“假”,变成真、很真、完全真、不很真、不真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然而,灰学的全准思维方式,顾名思义,就更加具有全面、准确的特点。它把知性思维与非知性思维兼容起来,让其在“短点”的确定世界与“非短点”的不确定性世界分别起作用,犹似乔治·威廉斯教授,把自然选择与非自然选择运用到各自适用的领域一样。因为,在全准思维方式看来,任何基本规律的“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与此同时,全准思维方式引入了曲线性,使灰集有胚胎态、发育态、成熟态、寿终态。使形态具有白化态与非白化态的非唯一性。使“1”和“0”间实数集成为灰集的白化态。还建立了表现、灰和、灰差、灰覆盖、灰因等新概念、新方法。同时,它的信息性、动态性、使它成为“有生命”、“可发展”、“可实证”的集,因而,能够将抽象与具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决策更科学。难怪邓聚龙教授认为,“这是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不啻于是一颗文化原子弹”。
以上,就是灰学的一个新的自然观,八条原理和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简单介绍。
至于灰学的应用就不必多说了。《光明日报》的编者按说,“目前,灰学理论研究已涉及到社会、经济、军事、国防、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防疫、环保、工业、交通、气象、农业、林业、渔业等领域”。
实际上,灰学不是科学的“黑夜”,灰学不是科学的“白天”,灰学是科学的“黎明”。夜景尚未消尽,曙光正在张开,灰学的应用必定有灿烂的明天。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