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古今金银比价为啥差这么多?

2019-07-12 08:29阅读:
古今金银比价为啥差这么多? 《金瓶梅》第四十三回,西门庆拣了个大便宜。商人李三、黄四欠了西门庆一百五十两银子,因无银偿还,只好拿了四个金镯子抵算。按明初官方规定,一两黄金抵四两白银,习惯上称“四换”。不过金价上升很快,到《金瓶梅》问世的万历年间,金银比价已升至六、七换。四个金镯子共重三十两,按当时的比价,约值白银二百两,见钱眼开的西门庆焉能不喜出望外?
中国人用黄金的历史,可以上推至殷商时期。翻翻先秦文献,总能见到用金的记载。不过据学者考证,春秋时的“金”多半指铜。如楚国赐“金”给郑国,要对方保证:只制乐器,不造兵器。可见这里的“金”指的是铜。
古今金银比价为啥差这么多? 但“金”有时也指黄金。如战国及汉代的文献中,“一金”常指一斤黄金,与一万钱等值。当时的一万钱可买米五六千市斤,按时下米价,约合人民币一万二至一万八。——只是汉代的“斤”为248克,照此折
算,当时一克黄金仅合50多元,尽管纯度不高,这个价格还是低得惊人。
金价在东汉以后开始上涨,至西晋文献中,“一金”的含义已由“黄金一斤”降为“黄金一两”,价值在六千到一万钱之间。唐宋元明清诸代,黄金多用于赏赐、馈赠、纳税、捐献,也用于大笔军政开支或储藏保值,但始终不曾在民间流通,用作货币。
由唐至明的一千多年里,黄金的价格大致稳定。虽因战争等原因偶然上涨,但大多时候,金银比为六、七换,如《金瓶梅》所显示的那样。不过自那以后,金价急剧上涨,至明末清初,已升至十换。这个比价,在《红楼梦》中即有所体现。
古今金银比价为啥差这么多?
《红楼梦》早期抄本《石头记》中,宁国府少爷贾蓉对来送年货的乌进孝抱怨说:“(娘娘)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当时的金银比正是十换。
不过曹雪芹死后三十年,由高鹗等补写加工的程高本《红楼梦》刊出,贾蓉口中的“一千两银子”,被改成“一千多两银子”。这又是为什么?
古今金银比价为啥差这么多? 原来,从雍正年间开始,稳定了近百年的金价又迎来新一轮上涨。先是外贸窗口广州金价浮动,带动全国金价上扬。究其原因,是因欧洲金银比高达十五换,导致中国黄金外流,推高了金价。当程高本刊出时,国内金银比也已高达十五换。高鹗不明金价浮动的历史,根据当时比价,在“一千”后面妄添一“多”字,本为纠“错”,反成蛇足。
查查今天的贵金属价格,20171月的黄金价格为每克270元,如今已超过300元,白银价格反而从2017年的为每克3.8元,降至3.5元,金银比已高达八九十换。——求问货币史专家,怎么会是这样?
古今金银比价为啥差这么多?
(本博客文章均为首创,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插图来自网上,谨致谢忱)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