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三不猴”与“四不猴”

2020-02-25 17:43阅读:
“三不猴”与“四不猴”
“三不猴”与“四不猴”
“三不猴”与“四不猴”
【“三不猴”与“四不猴”】近日印向美赠送了“三不猴”石雕。同样,2017年印向日也赠送“三不猴”石雕。印媒报道,“三不猴”在日本是著名的文化形象,三只猴子一只捂耳、一只掩嘴、一只蒙眼,表示“不听、不说、不看”。
很多人认为这个“三不猴”典故出自《论语》。《论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可见《论语》里提到的是“四不”,寓意为“不听不应该听、不看不应该看、不说不应该说、不做不应该做”的处事哲理。那为什么《论语》里的“四不”变成到了日本变成“三不”呢?,
有另一种说法,“三不”源自守庚申习俗。守庚申,炼丹术(外丹)术语。即当庚申之夜,揭三猿之像以祭祀帝释天和青面金刚的仪式。乃起源于道教避三尸之说。中国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作祟之神三种,叫三尸虫。《太上三尸中经》:三尸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间,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为了防止三尸虫殃人,逢庚申之日。夜晚不卧,守之若晓,这就是古代的守庚申风俗。守庚申的风俗传到日本,人们取三尸虫之数——三,和庚申之申的属相——猴,绘出三猿图像。画画上猴子捂耳、掩口、蒙眼,该是针对三尸虫在天帝面前进谗言而构图的。
三不猴”


在一些摆件、饰物中,常见一种“三不猴”的造型:


三只猴子呈半蹲姿势,模样憨态可掬,第一只用手捂着耳朵,第二只用手捂住嘴巴,第三只用手蒙着眼睛。


“三不猴”造型表现的是佛教超然处世的智慧,三只猴子分别代表:不说,不说他人之事;不看,不看世间繁杂;不听,不听嚼舌之音。


这造型也体现了儒家的教导,“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对于让人厌恶的行为,我们选择不看;对于闲言闲语,我们选择不听;对于伤人伤己的话,我们选择不说。


这造型据说还表达了道家的修身境界。


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这是道家所倡导的一种修炼心性、独善其身的境界,后世称之为“希夷境界”。


在家中摆置一尊“三不猴”的雕像,可以提醒和告诫我们: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与人打交道时都要小心翼翼,谨守这三只猴子所代表的“三不”之道——


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从而免招是非,免惹争端,而能四平八稳,平步青云。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