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山,靠采山野薇菜充饥

2019-06-13 07:30阅读:
《采薇图》: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山,靠采山野薇菜充饥 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山,靠采山野薇菜充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抱节守志的君子之行向来十分推崇,譬如:“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又譬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再譬如:“不食周粟”等等;无论是有据可循的典故,还是传说中的人物,我们都景仰他们人格之光明,视他们为暗夜中不灭的火光。
“不食周粟”,是被记载于《史记·伯夷列传》中关于伯夷、叔齐的历史故事。《史记》云:“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商代末年,孤竹国(今河北东部)国君有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国君偏爱小儿子叔齐,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继位。叔齐让位给哥哥伯夷,伯夷不受,叔齐认为,这不符合礼法,不愿继位。他们先后投奔了当时开明的西伯昌(即周文王)。文王死后,周武王扩充军力讨伐商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不义之举,“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于是,二人“叩马而谏”,差点被武王的卫兵杀害,幸得军师姜尚求情得以逃脱。
武王伐纣成功,一统天下为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可耻的事,决心不食周粟,不做周臣。他们离开了周朝地界,隐居于首阳山(今山西永济),靠采
山野薇菜来充饥度日。
三国时期《古史考》中,对这个抱志持节的故事,进行了推波助澜的记述,说一位农妇看到伯夷、叔齐隐居在山中,采摘野菜,就对他们说,“你们虽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土地上生长的啊!” 二人闻之,决定绝食等死,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只有绝食而亡,才能保证清白之身。
就在生命的尽头,他们慷慨而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这就是著名的《采薇歌》。其实,它的真实作者已经不可考,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却广为后世推崇,这种宁死不屈的节气,受到了儒家特别的尊崇。子贡曾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回答说:“古之贤人也。” 子贡又问,“怨乎?”孔子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君子以身殉道,是他们仁义的结果,是他们主动寻求的归宿,没有什么怨尤可言。所以,这种君子之志显得决绝、刚烈,富有张力和戏剧性。
不唯文字,“不食周粟”也被记录在画卷中。宋代画家李唐,就曾在绢本上描绘了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隐居的场景《采薇图》。
《采薇图》中伯夷、叔齐在山中席地而坐,叔齐以手按地似乎正在向伯夷讲述着什么。他们身边山石苍木环绕,还有他们采薇的小筐小铲。两人相向而坐,神情淡然,并无幽怨悲苦之色。这种不同流合污、自我流放,是古代君子持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无奈的退守和抉择。满目疮痍中,他们只能隐于一隅,独善其身。
这也是历代君子贤者的困境,不能与世同流,不能苟且偷生,就要有向死而生的决心。
《采薇图》的流传,在于李唐对伯夷、叔齐生命中最萧瑟又最具华彩一幕的描绘。他们远离王室的纷争,避开俗世的离乱,走向了世界的另一极:这里隔绝、孤寂、无依无着。志士仁人的内心即使在深山中,一定也还怀揣着对人民的关切和忧思,然而,这一切都化作了采薇时,落寞的歌吟。
徐悲鸿曾描述这幅画,“人物神情华贵、高妙”,这是对画卷的赞叹,更是对其中人物精神的激赏。《采薇图》的流传,也正是这种赞叹和激赏的流传,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尊仰这样的仁人君子,感喟他们最后随薇凋零的命运。
(本篇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