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追溯“足下”的出处与起源

2019-07-15 07:30阅读:
追溯“足下”的出处与起源 追溯“足下”的出处与起源
“足下”,是古代以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若问出处,相关史料和笔记会道出一个与介子推有关的故事。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斯时,晋国公子重耳为了活命,被迫出逃在外达十九年,期间,颠沛流离,苦不堪言。一次,重耳饿得几乎晕厥过去,侍服一旁的介子推见状,便悄悄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炖煮成汤给重耳充饥。重耳得知内情,大为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当上君主,定要好好报答。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成了著名的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即位伊始,晋文公对有功之臣大行封赏,可偏偏遗漏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愿接受封赏,更不屑与那些追逐名利而不择手段的人为伍,于是,带着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得知后,自是内疚,随即派人劝说介子推出山为官。但介子推心意已决,避而不见。于是,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试图以此逼介子推出山。没想到,介子推倔强如斯,宁死不从,愣是紧抱着一棵柳树和母亲被山火活活烧死。看到柳树下介子推和母亲的尸体,晋文公伤心不已,命人砍下那棵柳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当看到木屐时,晋文公都会伤感道:“悲夫,足下!”
上述为故事梗概,不同版本,有不同情节和渲染,但基本上都以此为“足下”的出处,并延伸出“寒食节”和“清明插柳”的由来。
这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的《琐语》:“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履。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履曰:‘悲乎足下!’”
后来,南朝宋人刘敬叔所著的《异苑》,以及南朝梁人殷芸所著的《小说》也都有收录。《琐语》为散文集,《异苑》为笔记小说,《小说》则是野史杂记,三本书皆为文学作品,这不得不令人对它的史实性产生疑问。
但这并非向壁虚造,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左传》,以及成书于西汉的《史记》,虽然也提到介子推,但都没有他被烧死的记载。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是这样记载的:“……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说的意思是,介子推“于是隐居而死。晋文公派人寻找他,找不到,就把绵上的田封给他,说:‘用此来记住我的过失,并以表彰好人。’”如若按照这个记载,介子推似乎一直隐居到老死,可谓寿终正寝。如果不存在被烧死,那砍树削履、“悲夫足下”也就无由而谈了,因此,有人认为“足下”与介子推无关。
现可查到的“足下”一词,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战国末期的《韩非子·难三》:“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韩魏虽弱,未至如其在晋阳之下也。”说的意思是,现在您虽然强大,但不如智伯;韩、魏虽然弱小,还不至于他们当年在晋阳城下那般困境。这里的“足下”,指的是秦昭王,是下称上的敬辞。
战国以后,不仅臣下对君主,同辈之间,也可互称“足下”。如《史记·季布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为秦末汉初人,曹丘对他说:“况且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把您的名声传扬到四方,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您还把我排斥在外呢?”
一般说来,一个词的诞生和被接受,必先经过口头语言的认同再到书面语言的约定,由此可证,“足下”一词至少在战国、甚至于春秋时代已被广泛使用。
关于“足下”的释义,东汉才女蔡文姫之父蔡邕,有一个极简又在理的说法:“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也就是说,“足下”,只是谦虚地尊称对方的敬辞。
正如纠缠岳母在岳飞背上刺的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没多大意思一样,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介子推故事是否与“足下”有关已不重要,故事本身传达的,是一种忠君爱国的政治抱负,以及功成身退的隐士精神,这是那个时代的标榜。
(本篇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