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代表委员话中医:以中医思维发展中医

2020-05-30 09:11阅读:
大疫如同大考,考出中医实力和水平。中医药是中国抗疫方案的一大亮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如何强弱项补短板?部分代表委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好时机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西医深度结合,携手开展临床治疗,大批患者受益,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委员说,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委员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比起去年“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表述,从13个字压缩到9个字。看起来字数少了,实际上份量大大增加。去年强调的是“传承和创新”,今年强调的是“振兴”。“振兴”表明要大力发展,使中医药事业兴盛起来。这与中医药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取得的良好疗效是分不开的,表明中医药不仅在养生保健“治未病”方面,而且在治疗重大疾病包括传染病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大力发展。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姚卫海委员表示,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制定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应该继续坚持中西并重,加强在公共卫生,尤其是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中西医药结合。以此次疫情为契机,促进中医中药振兴发展。
步长制药总裁赵超代表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在民生事业发展方面,强调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体现了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的思想。
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加西医
张其成说,中医思维、中医特色还不被主流西医所接受。用西医的标准衡量中医、评价中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应该尊重中医思维,坚持中医特色,要用中医的标准评价中医,以中医的思维发展中医。在坚持中医思维、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借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我所用,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在黄璐琦看来,中西医结合被简单地理解为中医加西医、中药加西药,或是西医检查、中药调理。当前,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模式、临床架构、医疗主体尚不清晰;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原则、特色优势尚不明确,相应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价、临床路径也未形成系统规范;存在政策不配套,现行医师管理、药品管理制度“以西律中”,出现中医西化、中药西管等问题。
赵超认为,此次疫情暴露出中医药的短板,表现为医疗资源供给的不足、高端人才储备的不足、对中医药临床价值的科学认识不足。
“目前中医药的优势尚未得到全面发挥,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种种困境。”湖南时代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唐纯玉认为,以产品竞争为中心,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在医保招标中仅凭“唯低价论”的方式取标,中药品种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将被打乱。缺乏符合中成药发展特色的扶持政策,导致一些特色明显的中药被边缘化。中医院特色不够,创新手段不足,设备设施配备老化,临床上重西轻中,中医药竞争乏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说,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基地条件建设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全国范围内没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专科医院,中医医院的发热门诊和传染科病房条件建设不达标,各地西医传染病专科医院中的中医师人员缺乏,甚至连中药饮片药房与常用中成药都没有,这些环节都严重影响了在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治面前中医药的第一时间介入与参与,难以及时、充分地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
建立常态化中西医协作机制
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委员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构建中医药专属疗效评价平台,组建以国家、省、市的三级信息成果共享网络。分别从典籍承古、良方论述、疗效验证、科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新时代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机制和制度的构建,面向全球制定并发布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达成中医药国际公认标准,引领中医全球化发展。
赵超建议,应建立常态化中西医协作机制,推动中西医药结合教育从“形式”结合向“本质”结合转变,真正体现现代医疗服务解决复杂疾病的能力和价值。在应对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上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防治措施纳入各项应急处置预案中,确保中医药工作者可以第一时间参与其中,更快地认识疾病,第一时间介入治疗。
唐纯玉建议,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各类目录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中成药诊疗特色,将安全有效的中成药品种纳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她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应将中医药深度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中找回位置,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中西医相互融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救治体系。
唐旭东建议,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体系的临床基地建设。在国家层面尽快加大投入力度,补齐短板,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管)医院中、各省的省级中医医院中,各建设1所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专科医院。定位于全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体系的综合临床基地。切实推动中医药传染病学科的传承与创新,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全方位融入国家传染病防治“一盘棋”。
黄璐琦建议,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协同攻关,中西融合、提高疗效”原则,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探索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的长效机制和模式,促进运行机制制度化。创建中医临床诊疗团队和西医临床诊疗团队的协作诊疗互动机制,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多学科、全方位协作,形成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中西医协作机制。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 王君平)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文章链接:
全国党媒平台:代表委员话中医:以中医思维发展中医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