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怀宁籍始末——阮大铖考评(9)
2007-09-09 16:01阅读:
阮大铖怀宁籍始末
阮大铖自称“阮怀宁”,《明史》亦称其为怀宁人,均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基于事实,顺理成章——主要是阮大铖曾一度生活于怀宁境内,不过此“怀宁”并非今天的怀宁县境,而是指明怀宁县治所在地的皖城,即现在的安庆市区。
阮大铖一度生活在皖城,原因有二:一是嗣父阮以鼎迁居于此,二是其母昝氏本是怀宁人,阮大铖往来于此颇为便利。
桐城阮氏明时部分迁居怀宁,史料记载较为详尽。清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卷三《阮巡抚传》载:“阮公讳鸭,字应荐,号峰……万历二十六年,子自华及孙以鼎同举进士。华官福建邵武府知府,鼎官河南布政司参政,其后移居怀宁,遂为怀宁人。”清康熙《安庆府志·选举志》、清乾隆《江南通志·文苑传》,阮自华名下均注为“怀宁籍桐城人”。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阮大铖12岁时,其叔祖阮自华与嗣父阮以鼎,同时得中戊戌科进士,其后移居怀宁,阮大铖应在此时随嗣父迁人,成为“怀宁籍桐城人”,而应试时仍籍在桐城,故清道光《怀宁县志》卷五《山川志》曰:“大铖实桐城人,今礼部题名碑及府学前进士坊可考也。”
由于嗣父的关系,阮大铖的生活地自然离不开皖城。阮大锨《咏怀堂诗集》卷三有《访邝公露著夷土异书于三祖寺》五律二章题下,便自注“寺乃予少读书处。”此三祖寺位于安庆市内,太平天国时被
毁。
阮大铖读书三祖寺,是因为其已入为长房嗣子,不宜与生父母过于接近。阮以鼎长年为官外地,难以兼顾家事,阮大铖的教养由祖父自仑代替。《中大夫河南等处承宣布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金事盛唐阮公墓志铭》便言:“封公自仑举孝廉,是为清宇先生……稍长清宇先生教以博士业,而公意度宏远”。此见阮自仑曾教授长子以鼎以博士业,亦可见其家“以”字辈三子甚至阮大铖发蒙学业,均由阮自仑亲授。大锨经父祖辈慰勉教导,十七岁即乡试中举人。清康熙《怀宁县志·文学志》载:“阮大铖,字集之,号石巢,峰公之曾孙也。万历癸卯年十七,举于乡。天资骏发,名冠贤书。”
六年后,阮大铖嗣父阮以鼎病逝河南参政任上,逝前阮曾与祖父同往探视。《中大夫河南等处承宣布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金事盛唐阮公墓志铭》:“已推河南参政兼佥事,备兵信阳,拜命日公业以积劳病亚图归省,而栓曹以中州缺官久,趣公之任。公舆疾驱入境,病大作,浸寻至不起,时己酉九月九日也。先是封公闻公病,携大钱视公署中,得执手与公诀。”
阮自仑35岁时尚得子以鼎,三子当中另两子俱以廪生终其身,希望当尽集于以鼎一人。阮以鼎河南任所大病不起时,74岁高龄的阮自仑不顾风烛残年,亲携长孙长途跋涉前往探视。此时阮大铖已23岁,一路照应衰迈祖父,看望嗣父。阮以鼎对嗣子阮大铖也一直备极关爱,寄予厚望。《盛唐阮公墓志铭》言:阮以鼎“谓大铖能继我志,抚之不膏如所生”。阮氏三代,便在他乡作生死袂。
除皖城三祖寺外,阮大铖少年读书处,尚有原籍桐城浮山。浮山位于山及桐城县城之间,由水路山至皖城亦可取道浮山。浮山“阮集之读书处”为清人题刻,位于浮山会圣岩景区(见题图照片)。浮山方氏与山阮氏,同为桐城大族,且为世代中表亲,两家往来密切。方氏方孔炤,后与阮大铖同中丙辰科进士。阮大铖读书浮山,当与投亲活动有关,也见其寄籍怀宁期间,仍多走动桐城原籍。
流寇侵入桐城、皖城后,阮大铖便举家迁出怀宁,入住南京。再由阮大锜入继阮以鼎,阮大铖重回阮氏二房,阮大铖之籍自当重归桐城——因为阮大铖生父阮以巽,终身廪生(县学生),《阮氏宗谱》中阮以巽的功名均属日后由阮大铖而追谥,其本人一直居里山,阮氏他迁居怀宁与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