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华夏河东)4000年古城安邑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2019-01-10 11:11阅读:
安邑,虞舜禹都,夏都、魏都,汉都,河东郡治,今运城市城区所在地在原安邑县境内内,可为4000年古城。 华夏河东)4000年古城安邑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战国时期魏国形势图
尧舜禹时期中国分为九州。安邑属冀州中心,为尧舜禹建都之地。
  公元前21世纪,夏禹之子启建都安邑。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安邑,有夏代名臣关龙逢墓。
  周属晋国地,周武王封姬于此。
  战国时期称安邑。韩、赵、魏三分晋地后,魏斯治魏,都安邑。 华夏河东)4000年古城安邑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安邑古钱币
秦汉称安邑县,属河东郡,为郡治所在地。汉时期即河东郡属于司隶部河东郡治所安邑下辖:安邑,大阳,垣县,猗氏,蒲反,解县,汾阴,皮氏,左邑,闻喜,绛县,临汾,长修,骐国,平阳,襄陵,杨县,彘县,北屈,蒲子,狐滠,端氏,河北等县(运城、临汾区域)。
汉末,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刘协在原李傕部将杨奉、牛辅部曲董承等的护卫下,摆脱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农,进驻安邑。三国(魏)、晋,因袭旧制,称安邑县。并且把安邑作为临时都城,时近一年。改元建安元年(196年),不久,时任曹操迎接刘协入驻洛阳。
  北魏神元年分设为(428年)为南安邑、北安邑,属河北郡。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南安邑县为安邑县。从此时期,安邑县的地理范围一直稳定。
  北齐、北周沿袭旧制。北周设安邑郡,郡治在安邑县城,郡治安邑县城。
  隋开皇十六年(496年)置虞州,州治安邑县城,大业初年废州,河东郡。
  唐废河东郡改虞州县属。贞观十七年(643年)改属绛州。大足元年(701年)改属陕州,不久复属绛州。至德之载(756年),更名虞邑。乾元元年(758)改安邑县为虞邑,属陕州。元和三年(808)属河中府。
  五代汉乾祐元年(948)属解州。
  宋金元元仍袭旧制。
  明属平阳府解州。清属直隶解州。
  民国初,废解州,属河东道
  19471219日,解放并组成了新的安邑县人民政府。1950222日从安邑县划出运城区,组建运城镇(县级建制)195512月安邑县人民政府由安邑城内迁至运城。
  19581120日,安邑县与解虞县、临猗县、永济县合并组成运城县。至此,原安邑县作为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一个地名从县级层次上消亡。
现在只有一个镇级层次的安邑街道办事处。
下面是北宋《太平预览》中关于当时安邑县的名胜风物的记载。
  安邑县本冀州之域。《帝王世纪》:“尧以二女妻舜,为筑宫室,封之于虞。”故《尚书》云:“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即此也。三代以降为晋之境。《汉书地理志》云:“河东土地平衍,有盐铁之利。”晋《太康地记》云:“舜受禅安邑。”或云蒲坂。又《帝王世纪》:“禹亦营安邑,即虞、夏之两都也。”隋义宁元年,置安邑郡。唐武德元年,废,置虞州;贞观十七年,又废虞州县,隶河东郡。今虞邑县东三里即废州之地也。
   1龙池宫。在县东南一十八里。唐开元八年置,傍有龙池水,流入盐池,因以为名。今古迹微存。原址在今天的汤里摊。
  2盐宗庙。在县东南十里。按吕忱云:“宿沙氏煮海,谓之盐宗,尊之也。以其滋润生人,可得置祠。”分云神祠。在县西南四十里。中条之阴,特标诸峰,山顶出云,东西分散,遂号“分云”;又有风谷,每风出,吹砂飞石,树木皆摧。俗谓之“盐南风”。其祠见存,原址位于盐湖区安邑办庙村。 华夏河东)4000年古城安邑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中条山风景
  3中条山。在县南二十里。其山西连华岳,东接太行。山有路,名曰“虞坂”。周武王封吴太伯之弟仲雍之后虞仲于夏墟,因虞为称,谓之“虞坂”。昔骐骥驾盐车,即此坂也。《春秋》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乗,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即此路也。
  4稷山。在县东北六十七里。《尚书舜典》:“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榖。’”孔安国曰:“弃,后稷也。”按《左氏传》宣公十五年:“晋侯治兵于稷。”杜预注云 “河东闻喜县西有稷山”是也。《山海经》云:“其山多锡,旧名玉山。后稷播时百谷于此,遂以名山。”东自陜府夏县界,经县十二里。玉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其山东西一十里,势如玉钩,因此得名。今天指今天稷王山南麓三路里山。
  5涑水。在县东北三十四里。《春秋》曰:“晋侯使吕相絶秦,伐我涑川。”注:涑水,河东闻喜县西南流至蒲坂,入黄河是也。《水经》云:“涑水,出河东闻喜县界。”藜葭谷,谓之苇谷。其水东自陜府夏县界来,经县四十里,西入河中府界。
  6银谷。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中条山下。隋开皇十九年于此置盐冶。现在就是运城市南山的凤凰谷。 华夏河东)4000年古城安邑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凤凰谷
  7司盐城。在县西二十里。
  8蚩尤城。在县南一十八里。《管子》记曰:“雍孤之山出金,蚩尤爱之以为剑戟。”《史记》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按《皇览冡墓记》云:“蚩尤冡在东平郡寿张县,坟高七丈。常十月祀之,冡上有赤气如一匹红练,土人谓之‘蚩尤旗’。其肩髀冡在山阳郡巨野县,身体异处,故别葬之。” 《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而有喜怒,故恶名归之。”其城今摧毁。原址在东郭镇蚩尤村。
  9盐池。在县南五里。其池周迥一百一十四里。《山海经》云:“景山南望盐泽。”又按《地理志》云:“盐池在安邑县西南,许慎谓之‘盐池’。”吕忱曰:“宿沙氏煮海谓之盐,河东盐池谓之盬。”今池水紫色,湛然不流,造盐,贮水深三寸,经三日,则结盐。苦池。在县东北一十八里。其水咸苦,牛羊不食,因以名之,亦名红花池。 华夏河东)4000年古城安邑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运城盐池
  10卫瓘墓。在县东十七里高堠原上。按《晋阳秋》曰:“太保淄阳侯卫瓘,河东安邑人也。瓘子恒,恒子玠,旧传云卫瓘葬高樗,今墓前有高樗古道。”今天在运城市王范乡王范村。
  11鸣条陌。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按《地理志》 “鸣条陌,在安邑西北。”《尚书》云:“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孔安国曰:“地在安邑之西,桀逆拒汤,陑在河曲之南,其地在县北二十里是也。” 华夏河东)4000年古城安邑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鸣条舜帝陵
  12昆吾亭。旧《图经》云:“在县西南一十里,为夏方伯助桀拒汤。汤师先伐昆吾,然后伐桀。” 《春秋左传》注:“昆吾以乙卯日与桀同诛。”宋永初《山川记》曰:“安邑有昆吾亭,古昆吾国也。”清源。在县北五十里。《春秋》僖公三十一年,晋搜于清源作五军,以御狄,即此也。昆吾氏,夏朝的的同姓之国。安邑城里至今有一条小巷叫昆吾坊。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