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2021-01-20 15:50阅读:
(二)美:基于心理距离
人面对物,物的形象性之所以能脱离其它属性而呈现出来,是由于人用审美态度去看的结果,在西方美学中,这审美态度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的心理距离说。布洛的经典例子: 海上航行的轮船遇上大雾,船上的人知道船极有可能出事,耽心焦虑着自己的生命安全,对身边眼前之景很少能产生美感;而岸上的人望着海上的船,在雾中时隐时现,显出一种平常少见的景观,觉得特别有诗情画意,美感油然而生。船在雾中是一样的,但船上人与现实利害太近,不可能产生美感,岸上人离现实利害很远,从而产生美感。在审美现象中,距离使人自动产生心理上的区分,把审美态度与其他态度区分开来,成转审美主体。。“心理距离”一词,强调了主体方面,在审美心理学流派中,被认为是一个纯心理的内容,但它实际上包含了主客两方面的内容。主体的心理距离,其目的是朝向客体的,即朝向客体的形象性呈现的。因此,从主客体的两个方面,更能揭示出心理距离的实质,也更能使美得到真正的呈现。后来的现象学美学,使用“悬搁”和“加括号”就兼顾到主客两个方面,表达了与心理距离相同的思想又对之有所修正。加括号即在审美之时,把心理中的其它态度用括号括、悬搁起来。只剩下审美态度,当用审美态度朝向客体时,客体的其它属性自然也被加上括号、悬搁起来,只以审美属性向主体呈现。虽然现象学已经与在西方与非西方思想的互动中对心理距离的内容有所提升,但加括号和悬搁在实体-区分思维中。因按“实体”进行思维,仍然是排斥非审美态度和属性,只让审美态度和属性在审美世界中运行,这在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有完整的论述。对于中国的虚实-关联型美学来讲,审美态度和属性与非审美态度和属性,不是一种悬搁和加括号的“在或者不在”,而是同时仍在的虚实互动关系。《荀子解蔽》说:“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讲的就是,主体心
理具有(藏)着很多种态度,但这些态度都可以“虚”的或“实”的两种方式存在。同样,心可有两种以上的态度,但在具体运用时,可以只有一种态度出现,但以一种态度出现,并不排除其他态度的存在,而是出现态度的与未出现的态度处于一种动静关系之中。总之,中国美学的主体心理的多种态度和客体具有的多种属性,是以一种虚实显隐的方式存在与活动。而不是如西方美学那样以一种排除和专门的方式存在与活动。李渔《闲情偶寄》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在画图,入耳之声,无非诗料。”这里“闲情”“慧眼”即审美之情和审美之眼,运用之去看等外物,则外在景物都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具有了绘画与音乐一样的效果。但不是以排除、悬搁、加括号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以虚实显隐的整体结构方式进行的。没有距离、悬搁、加括号的意思在其中,唯有天然的气韵生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与无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柏竹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柏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强调了面对景物,能进行欣赏的条件,是自己要成为一个闲人。闲人审美之人,有丰富的内心(两)但又因情因景而转为突显审美态度之“一”。苏轼之文在讲审美欣赏。不但是这审美之闲,不是排除其他态度和属性,而是由虚实显隐的方式进行的,从而文中绝无一点距离、悬搁的意思。而且突出了中国美学的另一特点:不只是对一人对一物的互动,而且关联到多人与多物,乃至与整个天地进行的审美互动。印度美学中也运用了rasantarya(心理距离) 的概念,词义类似于“心理距离”。但在性空-幻相的思维中,rasantarya在让作为jva(个我)的主体进入到审美的同时,通过 jva(个我)在审美中的一系列运作,让个我启悟到自己内心的tman(大我),并仰盼宇宙本体之梵。印度美学强调的,人在现实中的进行审美转换而进入到审美活动是一种在本质上提升自己的活动。认识到自身在幻相世界中的有限性的一面,而朝向人本身具有的tman(人的本质)和世界本身具有的Brahman(世界本质)的提升。有了印度性空-幻相型美学的提醒,同样可以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中发现这一内有的意义。美国美学家普芙(Ethel Puffer1872-1950)说:审美带来一种审美的恬静repose,并说,在这恬静中,是个人感觉的消失和一种神圣感的获得(与印度思想的从jvatman有所类似);又说,这一恬静,是在知觉的前景和后景的转换中获得的(与中国思想的虚实显隐的关联转换有所相似)。在中国美学家中,可以看到如下的话:

  无事在身,并无事在心,水边林下,悠然忘我,诗从此境流出,那得不佳!(徐增《而庵诗话》)
  乃知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李日华《恬致堂集·书画谱》)
溯石楼,历雪堂,问津斜川之上。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元好问《陶然集诗序》)

其中,与西方心理距离的思想和印度的rasantarya都有相契之点。综合中西印美学,对现实审美的初段,可以总结如下: 主体通过态度转换,与认识、功利等态度拉开距离,只突出审美态度而成为审美主体,客体在主体态度的转变中,知识、功利等属性也隐退起来,只以审美属性即物体的形象性出现,于是现实审美开始发生。这一发生可以是主体转变在先,也可以是客体转变在先,无论哪方面在先,一定会引导另一方面产生转变,产生主客体的同步,倘一方面转变另一方不变,转变的一方面就会退回到非审美的状态上去。而一旦转变都发生了,理论描述为:
美 =客体形象+主体的美感
      美感=客体的美+主体的快感
主体与客体都进入审美之后的内容,西方实体-区分型美学强调了主体美感和客体之美的实体的一面,中国虚实-关联型美学彰显了:第一,主体美感与其他方面之感和客体之美与其他方面的属性进行虚实转换和显隐互动的;第二,主体美感与客体之美与相关他物和整个天的虚实显隐互动的一面。印度的性空-幻相美学尤其指出了主客互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双向提升,即个我到梵我,从一物到天地,从现象到本质的升华。心理距离的思想在中西印的互动互鉴中的基本结构,可呈表如下: 印度是---空型美学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中国虚实-关联型美学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西方实体-区分型美学
---
审美事件 —虚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美感

纯形象 加括号 心理 加括号 纯形象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呈现 距离 审美快感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作为艺术内容的美学【艺理课第四讲(三)】 客体形象 主体感受
由心理距离而来的主体突出美感态度和客体突出美的属性以及相互关联的主客互动,其直接的体现就是——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