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昔时的乡村婚俗

2024-05-07 15:01阅读:
原文作者:武陵逸翁

昔时的乡婚俗
在儿时的记忆里,家乡婚嫁之事很隆重而又繁杂,那时还在奉行三媒六证,讲究周公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之类从媒人牵线搭桥到男方三回九转到位,全靠媒妁之言。随后是男女双方商定结婚日期。首先,媒人去女方家“开庚”,等至拿回庚贴,男方家请阴阳先生择好吉日,再把“期单”送到女方家。期单上写明结婚男女的出生日期,择定结婚时日,出阁、入宅时间,梳头冠笄时间及其坐向方位,何时生人上梳等。
婚期前一天,男方聘请的“押礼先生”(也称带兵先生)带领所有娶亲(也称过礼)人员及婚礼物品到女方家新不去
,叫做“歇轿”。到达时间有要求,早了女方不待,晚了也要受刁难。临近黄昏,押礼先生才可进入厅堂投递“拜书”请出主家之人,躬身施礼说道:
一进府之门,先生把礼行;行之周公礼,深居凤凰门。
愚人把兵领,冒撞贵府庭:略备一草简,拜上老幼人。
贵族与尊亲,一体未分明:凡在门外等,媒翁一路行。
家迎宾先生拱手接书后回答:
一见先生威武,真是六礼皆熟:未曾远迎贵步,又劳大驾投书。
愚下言语粗鲁,大胆上前接书。寒舍疏漏荒芜,见谅造次唐突。
随后,迎宾先生执“迎书” 接待,进屋时媒人走最前面,在进堂屋的过程也有一番礼
晚饭前开始“摆礼”先是告天地,由押礼先生和捡礼先生双方各二人,一人手提礼壶,一人端茶盘酒杯,按礼数步法穿行堂屋中,四方敬酒,祷告天地。摆礼也有讲究,点好香烛,打开毡包,衣物首饰一应具全,唯独没有腰带,因为“女是娘裙带”。礼物也要按一定方位摆放。摆好后便是交礼了,这是众人争相观看的场面,一是看男方来的礼物多少及品质,二是看交礼时交接双方谁的知识渊博,能说会道。交接中,各有一套言辞,一问一答,彼此故作谦让,实是互不相让,如果押礼先生被逼江郎才尽,让人起哄,自觉丢失颜面,往往女方送亲客到男方家去就会受到刁难。当然,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因为,一般捡礼的人都会注意分寸,避免造成不愉快。
更有胜者,女方家虽然有男方送来的“期单”,到了深夜,押礼先生也会被突然叫醒,询问梳头冠笄时间及相关事项,但也不可推卸,因为是职责!
押礼先生的职责,除上面所述外,晚上住宿要递“宿书”。第二天早上走时要递“谢书”和“请书”。发亲前,指挥收拾“包杠”(竹杆或木杆做的抬运工具)纯索,绑好陪奁嫁妆,防备路途中损坏,因为那时没有交通工具,完全靠人力抬运。
当天,迎亲花轿停在男方大门前,新娘穿戴着朱衣盖头,由接亲娘子搀扶到香火堂前与新一同拜天地,举行结纳礼,由司仪喊礼。礼毕送入洞房。
次日早上举行拜客礼。
三天后回门,新婚夫妇回到女方家。
须知,这一套封建礼教已成历史,仅是尘封的记忆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