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逐渐消失的传统“玩儿”文化之二

2020-01-23 09:43阅读:
【一】滚苏雀儿
我不知道小时候玩过的滚苏雀儿(qiao)算不算一种“玩文化”,但是,那个年代,苏雀儿还不是被保护的鸟类,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吃肉凭票,一年到头买不上几斤肉,家里也不养猪。有能力的大人们时不时去大山里打点野物,所得也是极少的。
小时候的家在林区,是木刻楞的房子,外面抹上大泥,房前屋后是宽阔的菜园子。夏天无霜期比较短,种点应季的蔬菜,黄瓜、西红柿,水萝卜当水果吃。还种些土豆、白菜、大头菜。秋天起了土豆储存在屋里地下的暖窖里,大白菜积(渍)上两大缸酸菜,总能够一家人吃一个漫长的冬天。
菜园子到了冬天是滚苏雀儿的好地方,在东北,冬天有多半的时间飘着雪,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冬天漫长而寒冷,似乎总也过不完。落雪之后,是滚雀儿的最好时机。家里有半大小子的就拎着滚笼开始滚雀儿了。
皑皑白雪覆盖着菜园子,一望无际的白,成群的苏雀儿从遥远的地方飞过来。这种苏雀儿小巧玲珑,不怕寒冷,头顶上红红的脑门,有的是白肚囊的,也有的是红肚囊,它们叽叽喳喳的来找你要吃的。这种雀儿胆子很大,不怎么怕人,常常因为它们的胆大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被人吃掉。
逐渐消失的传统“玩儿”文化之二
那时候我还很小,爸爸是林业工人,到了冬天是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要抓住这个季节多创收,
爸爸总得参加林场的木材生产大会战,在家的时间不多,他可没有时间给我们滚苏雀儿。还好,我们家滚苏雀儿是小舅的事儿。那时小舅十几岁,说话有些口吃,喜欢养鸟,会说鸟语。常年养着“雀游子”,雀游子是滚苏雀儿的引子,不但叫声很好听,长得也漂亮,这都是他从滚到的苏雀儿里优中选优选出来的,雀游子的叫声“嘟噜嘟噜的”,那才是真正的雀语。滚雀儿的人都会模仿雀游子的叫声,意在勾引雀儿们入瓮。
每年到了深秋的时候,小舅开始为制作滚笼而准备材料,我记得雀笼子是糨杆扎的,我们林区没有糨杆,小舅到他朋友插队的农场去要糨杆和谷穗。谷穗是滚苏雀儿不可缺少吃食,糨杆就是高粱秸杆的梢儿,我们家里用的盖帘就是糨杆做的,秋天晒干了就可以用。
制作滚笼算是个技术活,我们那里很少有人会做,有两个滚和四个滚的。滚笼共有三层,左右分三个格,共有七个格子。中间格子第一层格是装雀游子的。两边最顶上的格子是第一道滚,两边第二层格子是第二层滚,最下层是通开的,装滚进雀儿的都在这里。最上层的滚儿中间是放谷穗的地方,只要有雀儿来吃谷穗,就会掉进第二层,第二层滚儿是丁字形的,雀儿从这个滚儿直接就滚到了第三层。
我记得小舅每年都扎十来个雀笼子,分给要好的小伙伴和农场的朋友,家至少留三四个,滚笼做好了便把精挑细选的的“雀儿游子”放里,然后把雀笼子挂在前院子、后园子、或者后山的树上,让雀游子先练习着。空中一旦有苏雀儿飞过,笼子里的“雀游子”就会大声鸣叫,一会儿就会把空中的苏雀儿吸引过来,落在笼子上找谷穗。当苏雀儿跳上滚子去啄,滚子就会翻,苏雀儿就掉进去了。这个滚笼设计的比较复杂,等到苏雀儿跌进笼里后会自动翻滚回来,苏雀儿自以为掉进笼子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却不料转眼间滚子就返回去了。等再来的苏雀儿继续上当吃那个“滚儿”上的谷穗,就再翻滚过来,一棵谷穗就这样连续不断地使用,一天下来可以滚到好多苏雀儿,三十余只。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小舅总是惦记着滚没滚到苏雀儿,我和弟弟还没到上学的年纪,我们也不嫌冷,戴个棉帽子棉手闷子屁颠屁颠地跟着趴在雪地上看,有时还查着数滚到第几只了。小舅也愿意逗我和弟弟玩,滚到笼子里的苏雀儿让我和弟弟掏出来,看我们俩谁能把苏雀儿摔死。那时候,家里穷,一年也见不着多点荤腥,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一点都不爱惜这个小生命,似乎它们就是为给我们打牙祭的。
滚来的苏雀儿大多都烧着吃,现在想起来那种烧着吃的苏雀儿跟做叫花鸡差不多。从树上摘下滚笼,掏出苏雀儿,一下子摔在地上,看着苏雀儿口鼻出血,挣扎几下就奄奄一息了,于是,小舅就把它扔进灶坑埋在滚烫的热灰里,有的时候裹上一层黄泥放在炉膛子里烤着吃,至今回味一下还能砸模出那样的味道。
随着越滚越多的苏雀儿,都积攒起来冻上,到过年的时候拿出来,拔掉毛,做一盘炸“铁雀儿”。后来到了八、九十年代,饭店里还曾有过这道菜。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国家制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苏雀儿也被列入到保护的范围之中,几乎没有人扑捉苏雀儿了,动物保护法的实施,为这些鸟类撑开了一张保护伞。当下的人也都衣食无忧,再也没人为了吃那么一点肉而大开杀戒。鸟归山林,人与动物和平相处才和谐。


【二】摔泥泡
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孩子,那时候很少有玩具,就是有也没钱买,小孩子们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创造,现在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虽感苦涩,却又充满乐趣。
男孩子大多玩摔泥炮,女孩子玩翻花绳,踢口袋,跳皮筋。我小时候左邻右舍的男孩子比较多,我带着弟弟和男孩子一起玩摔泥泡,掏鸟窝,想想那时候我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呢。
摔泥炮的泥必须是黄胶泥,和好的黄泥要反复揉涅,使其有韧性好,把泥炮做成一个圆圆的形状,像窝头,底下一个洞,且洞越大越好,洞要用吐沫抹的光滑一些。做泥炮是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活,一般的毛头小子掌握不太好,我是女孩子,心比较细,也有耐心,做好之后举起来对着阳光,给其他的小伙伴看一下,然后,大声地问其他小伙伴们:“有没有窟窿有没有眼?”
其他小伙伴会很认真地看有没有窟窿,有没有眼儿。看后,认为合格,大声地回答:“没有窟窿没有眼!”,听完这句话,我就可以开摔了。
摔泥泡,不是力气活,关键是要把握好摔的角度和力度,凭感觉控制,最好是摔在木板上,或者坚硬的土地上。否则,泥泡在向下摔的过程中,可能会歪斜变形,摔在地上也不响,变成哑巴,这样也不会摔出窟窿就赢不了,还会被小伙伴们取笑。
逐渐消失的传统“玩儿”文化之二
那时候,摔泥泡经常在我们家的大门下,大门都是木头板做的,门旁有两排座位,夏天吃完晚饭是邻居的大爷大妈聊天的好地方,叔叔大爷夹着旱烟口袋,边抽烟边侃山。婶子大娘们边聊天边纳鞋底。我们小孩子玩摔泥泡,扇啪叽。那时候家长们都很忙,可没有时间带我们玩,家家都是大孩子带着小的玩,那个时代都是那样过来的。
我做的泥泡,泥窝的大小深浅合适。摔泥泡的时候口朝下,朝着一块木板猛地一摔。力量大小正好,泥泡在接触地面的一瞬间,洞口内的空气强力冲破上面的薄层,发出好大一声响,泥层被气流冲破,飞出一些碎泥片,泥泡的顶端摔出了一个大窟窿。这个时候,我摔的窟窿有多大,其他的小伙伴就要乖乖地用黄泥给填上。欣慰地看着自己摔出来的泥炮,又赢了一堆黄泥,很是自豪。
我们这边玩的不亦乐乎,小伙伴们各个挥舞着小手,摔得身上、脸上都是泥点子,弄地简直没有孩子样了。但是,大家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可以尽情地玩,尽情地耍,尽情地释放童真。大人们聊的也热热闹闹,根本无暇顾及我们这边。
想想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可是,他们最缺少就是无忧无虑的玩。他们每天都有补不完的课,上不完的兴趣班,不管有没有天赋,有没有爱好,样样都学,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孩子们一个个累的陀螺,真有点可怜他们。


【三】丢手绢
丢手绢,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玩的最多的游戏,现在的孩子,他们的玩具实在太多,也不屑于玩丢手绢这种游戏。
那时候,人人都有一块小手绢,主要用于擦擦鼻涕,哪里弄脏了,用手绢抹一下,然后潇洒地塞进兜里。然而,丢手绢,便是我们常玩的小游戏,穿着花棉袄,扎冲天羊角辫,流着鼻涕,脸上脏兮兮的围坐在一起。剪子包袱石头布,败者噘着嘴开始在外围奔跑,看哪个最是得意就放在谁的屁股后面,装做继续奔跑。这时有人在偷笑,有人在努嘴暗示,发现者大惊失色,一骨碌爬起来追赶丢手绢的人。丢手绢者见缝插针,补上空缺坐下来。那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边跑边唱那首歌谣:
“丢、丢、丢手绢儿,
丢手绢儿,
轻轻地放在小屁屁的后边,
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闭上眼睛这些片段便会涌来,那些泛黄的童年时光。
后来上了小学,那时的学校,教室和桌椅非常简单,体育用品则更简单,一个篮球全校的学生抢着玩,也只有高年级的学生抢得到,我们只有看着的份。
体育课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在操场上玩丢手绢。大家围坐成一圈,眼睛盯着体育老师的口哨,还有那个捏着花手绢的同学,眼睛一眨也不眨。口哨一响,他就围着圈子跑。口哨再响,他就立即丢出手绢。手绢丢在谁的屁股后面,谁就就拿起来继续追丢掉手绢的那个学生,追上了抓住丢手绢者,丢手绢的同学就得表演一个节目,抓不住丢手绢者就得自己表演一个节目。表演完节目,口哨声再次响起,再奔跑,再丢手绢,如此周而复始,直到下课。
这么简单的游戏,大家会玩的不亦乐乎。课间也玩,最主要的是表演节目的那个环节五花八门。有唱歌、跳舞、朗诵课文等等。如果实在不会这些编一个小笑话,或者背诵一篇课文都行。如果表演的节目,实在太差劲的话,就被罚围着操场跑圈。
老师们,也都喜欢丢手绢。无论是谁,只要有空的话,就跟我们一起,围坐在地上的圈子里玩丢手绢。
对于,手绢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前几年我们开始写剧本《黄道婆》的时候,我才知道,棉织手绢源于宋朝,是黄道婆发明的。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发三路军马南伐,意在灭掉南宋。蒙哥遵从爷爷成吉思汗遗命,帅军主攻川蜀。南方盛夏天气炎热。道教左街道碌张必达(张必大、张可大)算定蒙军会逢到盛暑。
逐渐消失的传统“玩儿”文化之二
那时候的黄道婆十六岁,是张必达认的徒孙。黄道婆那时候叫四妮,黄四妮。四妮对棉织品格外用心,她钩织出了棉质汗巾,类似于现在的手绢。张必达看这东西会有大的用途,本想让她联合师姐师妹们多织出一些,没想到,四妮利用多种办法,织出了六千多条。所以,在钓鱼城之战中,宋军由于有棉质汗巾围脖擦汗,能够连续发炮,终于击杀蒙哥。(有人评论这是改变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由此,蒙哥三弟(忽必烈行二)旭烈兀从埃及前线撤回,最终支持了忽必烈继大汗位。
以上的故事都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很有意义,现在是一个飞速变化的年代,它所产生的故事,可以说是用卷扬机输送出来的,效果最大,时效最先,传播频率最高。但是,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儿时的小路,小伙伴们将成为永远的经典。
201953日星期五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