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治理学校违规“掐尖”,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所作为

2020-01-09 17:36阅读:
治理学校违规“掐尖”,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所作为

治理学校违规“掐尖”,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所作为


王营(特约评论员)2020-01-09 16:26


1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发布关于2019年3起普通中小学违规招生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通报称,近年来,仍有个别中小学校存在以面试、面谈、活动体验等方式变相“掐尖”招生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招生工作秩序。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对收到的小升初违规招生问题全部进行了督查督办和处理。


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升初”阶段,在实施划片招生、取消小升初招生考试政策后,个别初中学校为了招揽优质生源,以面试、面谈、活动体验等方式,实施变相“掐尖”招生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区域教育生态,还导致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育质量不平衡,挫伤了大部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招生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甚至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前途命运。一项教育政策执行得是否彻底,关键在于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和校长的执行力。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教育行政部门负有管理和监督责任。治理学校招生违规“掐尖”行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作为。

r> 一是提高认识,将招生政策宣传到位。义务教育阶段划片就近入学,是推进教育公平、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意义和措施向社会和家长宣传到位,同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执行这一政策,严禁跨片、跨区域招生。


尤其要注意的是,各地为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放宽了民办学校的招生限制,允许他们跨区域招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民办学校可以撒下大网,变相“掐尖”。民办学校也要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按报名顺序招生,招满为止,不允许随意突破招生计划,更不允许为了“掐尖”,提前预留招生指标。


二是托清底子,按居住地为学校分配生源。事实证明,只要把好招生入口关,学校跨区域违规“掐尖”招生行为,就能得到有效遏制。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时,要托清学生居住地和对应招生学校的底子,将应招学生名单交付学校,督促各学校按名单招生,不得招收名单之外其它区域的学生。


对于辖区内的学生,学校要应招尽招,不得因小学成绩差将学生拒之门外;对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行政部门要本着方便、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到父母工作单位附近的学校就读。同时,招生工作完成后,教育行政部门要逐一核查新生居住地和学校的对应关系,加强学生的学籍管理,严格控制学生转入、转出行为。学校在学籍管理上弄虚作假,将不符合政策的学生随意转入或转出,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加强监督,严肃处理变相“掐尖”行为。从报道看,被处理学校采取的“掐尖”招生方式并不高明,而且声势浩大,动辄有上万名学生参与,在一定区域内造成较大影响,引起了家长和学生的恐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这一行为不可能一无所知,但却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或者是“灯下黑”,假装不知,任其做大。


教育行政部门在执行这一政策时,要避免此类“灯下黑”现象发生,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关招生规定。要密切关注辖区内学校的招生动向,督促其按政策、按计划招生,发现学校有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防患于未然。对于在招生工作中拒不执行上级政策、顶风而上的学校,要给予严肃处理。


四是下大力气,消除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学校采取“掐尖”招生行为,目的是为了维持学校的声誉和质量;家长迎合学校的“掐尖”行为,目的是为孩子选择一所高质量的学校。二者之所以一拍即合,说到底,还是由于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不平衡。


消除学校“掐尖”和家长择校行为,各地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上下功夫,尤其是教师资源,要加大“县管校聘”实施力度,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搭配师资,鼓励薄弱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如此,方可遏止部分学校“掐尖”和家长择校的欲望,从而使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真正办好人们满意的义务教育。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