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时评|校园欺凌如何有效防范

2018-01-20 08:32阅读:
据中国青年报1月18日的消息说,近日,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首次从官方层面界定“校园欺凌”,并明确了事件处置流程、惩戒实施欺凌学生的措施以及一些预防举措。而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调查问卷,对两千零二十二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百分之五十九点四的受访者都经历或目睹过校园欺凌事件,且男性(百分之六十六)明显高于女性(百分之五十二)。百分之九十三点二的受访者期待这次方案能够尽快落实,百分之七十七点七的受访者看好方案对处理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指导作用可见校园欺凌在近两年来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在网络媒体上不断曝光的各类校园欺凌事件触目惊心的
应该说,就目前的环境里面,由于中小学阶段的校园欺凌事件会对受害者身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学习,会危害学生正常社会关系的建立而影响学业。在具体影响上,受害者可能会产生旷课、逃学等行为,以及焦虑、沮丧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抑郁、自杀等。对于校园欺凌的防治迫在眉睫,尽快实施前面新闻提到的方案必要且重要。由于校园欺凌的专业人员还较分散,水平也参差不齐,专业人才非常稀缺。而此次方案的落实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校园欺凌事件治理上,还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校园欺凌治理的长效机制。
即便如此,目前对于​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与心理教育,由于很多国家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在欺
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校园欺凌虽然发生在学校,但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法制教育的淡薄、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的贫富分层、影视暴力的影响,以及学校管理不力等都密切相关。
居然在治理校园欺凌重在预防,防范工作做得好、做到位,完全可以减少或杜绝校园欺凌。那么,对于校园暴力是一个社会现象,是多种不良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加以防治。对发现的欺凌和暴力事件线索,要早核实、早处置,避免小事拖大。对违法违规学生要进必要的教育、惩戒,涉嫌犯罪的要及时通知公安机关。三是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地区安保措施。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实现封闭式管理,强化警校联动,健全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接入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监控和报警平台,逐步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系统。
此外就是对于​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第一道防线,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来说的话,那么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怎样与人相处。如果孩子实施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态度不要回避,更不要袒护,要态度鲜明地予以批评,明确是非,帮助他们树立规则意识。在向对方进行必要赔偿的同时,要帮助孩子分析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引导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增强自我改正的内在动力,避免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
如今的环境​让这些校园欺凌案件“被发现”“被制止”的往往是欺凌事件的当事人,因此,应调动欺凌者的恻隐之心,培养被欺凌者的正当防卫意识,激发其他学生干预欺凌行为的勇气。而且,像教师、家长和学生同伴也应有报告意识,碰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学校和警方报告。一旦存在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无论主从都同等从严处理,从而瓦解“欺凌者”的“组织基础”,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积极行动起来阻止欺凌行为的发生。校园欺凌也是“强权崇拜”等不正确观念的一个缩影,希望整个社会能够形成合力遏制不正之风,铲除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
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而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若看到欺负对象奋起反抗,多会心虚停止攻击行为,而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攻击行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也就是说,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而值得注意的事情是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
一般来说,诸如像​校园欺凌作为一种社会问题,需要依据欺凌者的具体行为及后果,来确定需要追究的民事或刑事责任。目前从全国层面来看,以涉嫌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欺凌案件是比较多的。另则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于校园欺凌事件中,被欺凌孩子除了人身伤害外,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而被欺凌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抑郁。由于这些在校学生年纪小,情绪管控能力有限、心智不成熟,感觉自己尊严或面子被冒犯等都有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诱因。
换句话说,这些本应绽放的花朵,该如何远离暴力和欺凌?这就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层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校园欺凌的事件发生后,对于涉事学校立即开展矛盾纠纷隐患和安全管理漏洞排查,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和安全措施。社会层面应运用法律法规宣传、欺凌行为识别等多种手段,加强预防教育,学校层面则应制定防治校园欺凌的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将防治校园欺凌纳入学校安全工作统筹考虑。
此外,对于校园欺凌还应该找到“病灶”,对症施药。那些孩子缺乏的“良药”就是学校、家庭、全社会的接纳,是教育者真心的关爱。我们也必须反思当前教育观念方面的误区。一些学校、家长唯分数论,动辄祭起“名校”“状元”“精英”的大旗,目光却偏离了教育的本真。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也让代际沟通越发困难,社交媒体亦强化了青少年“圈子文化”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认识到必须关爱每个孩子,特别是关爱那些被贴上“差生”“问题学生”标签的孩子,明确“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帮助孩子们度过青春期心理危机,让他们成为可造之材。诸如此类。










于2018年1月20日记​
时评|校园欺凌如何有效防范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