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时评|青少年预防犯罪缺什么

2020-03-15 09:33阅读:
时评|青少年预防犯罪缺什么
近几年,海南未成年人起诉率、涉案率“两高”,每10万青少年涉命案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7.7%;每年起诉涉罪未成年人数占比,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比值。这些遭起诉的问题少年大部分从小沾染不良习惯,最终走上犯罪之路。从海南多个部门和机构了解到,近年的未成年犯罪类别中,涉及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的占76%。另外,还出现电信诈骗、吸毒、运毒、贩毒、性侵、校园欺凌等新情况,且呈增长趋势。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过程中,法制教育防线为何失守?
未成年犯罪还出现“涉黑涉恶”“流动作案”“共同犯罪”等新迹象。最初都是好孩子,怎么就成了问题少年?怎么又变成犯罪少年,且态势居高不下? 在一些农村地区,“重男轻女”“读书无用论”等思想仍根深蒂固,教育方式不当,包括法制教育在内的家庭教育缺位严重,甚至存在纵容犯罪现象。学校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从法制教育机构负责人在多个市县调查发现,乡镇农村学校“课堂沉闷”现象普遍。而进入法制教育专门学校的孩子,有约70%曾在初中阶段辍学。
就目前通过对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分析,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大多数青少年犯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中途辍学,并游荡于社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辍学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因此,如果孩子有辍学的念头,家长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也不能强行的打压孩子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强硬要求的话,
就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绪,造成亲子之间的严重冲突,那就更容易坚定孩子离开家外出打工的心态了——免得每天呆在家里受到父母责备,听父母的唠叨。
换句话说,父母想要挽留孩子,想要帮助孩子重新回到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可以说,没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就彻底失去了对孩子的影响力,父母对孩子做的一切都将徒劳无功,吃力不讨好。况且,青少年犯罪多为一些在内地辍学后外出找工作的未成年人,由于学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找不到合适工作、自身无固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遂萌生谋财邪念,实施侵财犯罪行为。还有一些未成年人受金钱至上、享乐第一等思想的影响,在面临无固定经济来源的现实状况下,受他人唆使走上了来钱快的毒品犯罪道路。
而且现在的孩子,接触社会负面信息的渠道太多了,电影电视、网络媒体、他人教唆等,如果不加以正确教育和引导,他们控制力差、模仿力强,一不小心就会有样学样。我曾提审过那起绑架并杀害人质案中的两名未成年被告人,问他们如何想到绑架、杀人时,他们竟平静地说“电视、电影上不就是这么做的么?”教育好孩子,我们家长、学校、社会等都责无旁贷,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问题。
就目前的环境下,很多社区、专门教育学校一直被认为是矫正问题孩子的关键阵地,但“谁来主导”一直是难题。而且,不少的社区普法存在“形式主义”“各自为政”等问题,尤其是“有想法没资金”这条,更是困扰相关工作的展开。而由于未成年人专门教育学校发展滞后,那些通过重塑机制矫正的孩子,重回学校接受正常教育的案例几乎为零。而现在的家长,尤其是上了年纪,或者平时忙于工作的,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但是和孩子说不上两句话,因为孩子某个不当的行为或说错了什么话,就开始对孩子又打又骂。对于家长觉得这样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有效,能起到威慑作用,也是让孩子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家长对孩子经常性的打骂,非常容易造成孩子自尊心的破碎。由于年龄的差距,力量的悬殊对比,孩子在对抗家长的过程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会产生错觉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孩子在小时候和青春期树立起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打骂会不断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让孩子感觉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这样的孩子会感到强烈的不被认同感,内心深深的自卑,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内向,遇事容易钻牛角尖,这样的性格很可能让他们陷入不好的境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很多生活上的坏习惯,时间久了,甚至都意识不到它给家庭带来的危害。
换句话说,孩子性格未定型前,不管孩子是否开始上学,与家人接触的最多也最深,因此尤其容易受到家人的影响。家长平时在和成人的交流中可能习惯了说脏话,平时爱酒如命,经常喝到不醉不归等。但家长应该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为表现,因为家长的不当行为会给孩子建立一个坏榜样,让孩子跟着模仿,染上坏习惯。而孩子将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和孩子从小的性格习惯有关,因此家长如果有不良习惯,最好争取改掉或防止在孩子面前表现。也应该知道单亲家庭,父亲或母亲一方独自带着孩子,平时还要继续工作补贴家用是非常辛苦的。
与此同时,由于单亲家庭的家长空闲时间太少,很可能就会忽略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与教育。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往往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孩子到一定年纪就会长大懂事,而不会再继续以往的叛逆举动。但孩子的长大是有条件的,孩子需要有人引导,孩子无法自己长大,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宝仍处于青春期,在未成年以前,那么他们也是很需要父母的关爱的。家长过于明显的偏心会让他们感到受到了侵犯,像是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走了,这会让孩子变得性格暴躁,拒绝和父母沟通,慢慢地封闭自我,只有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诸如此类。






于2020年3月15日记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