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德国Octave V80胆机、日本金嗓子E550纯甲试听

2012-06-24 17:12阅读:
这是今天下午硬总搬到我听音室里的两台功放:德国Octave V80胆机、日本金嗓子E550纯甲类放大器。两台都是档次在四五万元的高档合并式功放。

德国Octave <wbr>V80胆机、日本金嗓子E550纯甲试听
今天考验的乃是两台功放驱动瑞典Marten Duke喇叭的效果。

德国Octave <wbr>V80胆机、日本金嗓子E550纯甲试听
下图为德国Octave出品的装甲胆机V80。它有着二十多公斤的份
量,使用4只俄罗斯KT120功率管(它可以用6550、KT88、KT90等多种功率管),每声道输出80瓦功率。
今天的音源相对薄弱,只是美国Ultech UCD100(摩改过),用日本TiGLON R1信号线连接到V80。喇叭线是TiGLON价格不贵的12SP(1900元)。
V80所用的电源线是最近在试听的美国PAD Musaeus(谋杀一武士)。

德国Octave <wbr>V80胆机、日本金嗓子E550纯甲试听
熟悉我言论的人,可能知道我对胆机的看法——一般来说,胆机不入我的家门。事实上我很早前就用过胆机(早到九十年代初),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对中低档胆机十分地不感冒。中低档胆机普遍的特点是:音色温暖、偏厚、肥厚,但速度慢、拖沓、声音不中性、透明度差、细腻度差(简单说“粗”)。这种声音,是我现在绝对不接受的。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中低档胆机,就是这个声音。经常看到胆机迷、胆机厂商在那里向发烧友灌输一种错误的理念——胆机的这种声音特征就是有“音乐味”、就是有品味的声音。这完全是放屁!中低档胆机的肥厚、透明度差、速度慢、音色粗的声音,根本谈不上什么声音品质。品质越高的胆机,必须越细腻、透明、瞬态良好。
然而,高档胆机确实是可以透明度很好、细腻感很好、速度感很好的。这台德国设计制造的V80胆机,几乎逐条地向我们印证了,一台优质的胆机,是可以很中性、很透明、很细腻、很有速度感、很有爆发力、而同时仍保有胆机特色的。

有一个简化的说法,叫“胆机石声”。对的,这台V80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胆机石声”的。但这个简化的说法并非触及问题的本质。什么叫“石声”?我的理解,指的就是优质晶体管放大器的一些共同特征,包括速度快、瞬态好、音色相对中性、透明度良好、动态力度强。
V80在这些方面,都确实达到了优质晶体管放大器的水准,说它“胆机石声”,完全可以,而且它的速度、瞬态、音色的端正、透明度之好、动态力度之好,都完全达到了优质晶体管功放的水平。
首先它的基本音色十分之中性,可以说,它本质上并非一台音色偏暖的放大器,而是给我十分“端正”的感觉。音色非冷、非暖,近乎中性。后面会谈到,金嗓子E550的基本音色,反而要明显比它偏暖!
其次,V80的速度感非常好,瞬态优秀。播放硬总带来的Stereo Sound大佬精选的SACD中的钢琴独奏,毫不拖沓,音粒清晰、有力、迅捷,我对硬总说,如果盖上布,绝对听不出这是一台胆机!

V80的声音,在厚实、有能量感的同时,保持着良好的柔和感、带一些圆润,而且乐器的结像比较宽厚,不偏“细”、不发尖,整体上说耐听性良好。我个人认为,这里所体现出的柔和圆润感、宽厚感,都是它电子管放大带来的特点。

我再特别强调一下,高档器材的声音,可以是既细腻、透明、迅捷,同时又宽厚、圆润、柔和的。可以把这些因素糅合得很好。而中低档机,就无法做到这么好了,一般宽厚圆润耐听了,就发糊、缺失细节和透明度,或者细节和透明度好了,但声音发尖、不耐听。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情况。

从我听到的声音而言,V80可谓一台档次较高的胆机功放。如果是这样品质的胆机,我是很乐于让它“进门”,在日常使用它的。

我买回瑞典高级书架喇叭Duke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有评说它的声音。其实我觉得不必具体评说了——这是一对地位稳固、在圈内名声很好的高档书架喇叭,无需靠我去赞誉。
简单说来,这是一对音色中性、透明、瞬态解析优秀、动态能力出色、声音密度感、能量感、场面感都堪称一流的一流小喇叭。低频量感不多,但听感比较宽松,也就是没有小喇叭典型发紧的那种低频表现。可能有些人看了这些描述,担心它是一对解析透明度优异,但声线偏纤细、清瘦、不耐听的喇叭。问题是,不对。Duke的声音是设计感、完成度非常好的,各方面平衡与拿捏得都很好,可以说既透明、解析出色,同时也作到了很好的饱满度、密度感,只要放大器合格并且对路,并不用担心会声音清瘦或不耐听。比如在V80的驱动下,它的声音就很好,如我前面的描述,无论是细节、线条感、透明度、瞬态、动态能量感,还是扎实的力度、宽厚的结像,可以说,它全部能提供,作为一对这个尺寸的小喇叭,没有什么明显值得一提的短板。

当我们试听V80时,来自东瀛的Accuphase E550硕大合并机,早已在一边插电热身了。待轮到它上场献技的时候,已经开机热身了有20分钟左右吧。对于一台纯甲类放大器来说,这是蛮重要的。把它接入系统之后,先不听,关起门来在听音室外休息片刻,随意聊聊天,让它继续播放几首曲子热热身,以便我们能直接听到状态比较好的声音。
要注意的是,这台体积很大的日本合并机,其实功率只有“区区”的30瓦。当然这是纯甲类机,功率也做不到很大。我们知道,纯甲类机的话,如果到100瓦,那肯定是巨无霸型的了,一个人都未必抬得起来。30瓦的纯甲类机,虽然功率不算大,但实际驱动能力,已足够对付大多数的书架箱。
这台E550,我其实2年前就听过,当时的介绍:http://blog.sina.com.cn/u/4e2a04300100if9v

话说金嗓子E550上去后,和V80的差异可以说是明确的。对于我来说,一分钟内就可以感觉到最基本的两大变化:1、音色变得趋暖了;2、线条变细了。金嗓子作为一台戴表性的日本机,其“日本特征”可以说是很明显的,而最具体的所谓“日本特征”,就是偏纤细的声音。确实,和德国V80相比,E550的声线要纤细很多,相比之下,V80的声音要宽厚很多。
大家都知道,日本机典型的特色就是细腻的声音。不过日本机的细腻,和欧洲机的细腻,往往还是有所区别的。日本机的细腻,线条非常精细、甚至偏纤细。金嗓子就是这种声音风格的代表之一,现场我们都很清楚地感受到了它和德国制V80的差异。V80的声音并不比金嗓子“粗”,但声线要宽厚很多,是一种健康饱满的呈现,而金嗓子,则就给我一个字“细”的印象。

随便举例来说,试音碟里马友友的大提琴声、哈恩的小提琴声,听感都细了很多,觉得有些不太自然。真实的琴音还是没这么刻意“纤细”的,要饱满和宽厚。特别是对小提琴来说,过于纤细的琴音,不耐听,有些偏亮,声音的亮度明显高于V80驱动时。
怎么办呢?硬总果断地把接在器材上的TiGLON R1信号线撤下,换上美国PAD的Elementa Advance信号线!
这一招换人收到奇效。再听马友友、哈恩,琴音就饱满、宽厚了不少,至少是明显可闻地不那么纤细了。声音整体的重心往下,耐听度也有所提高。不能说“一线定生死”什么的,但这个换人,肯定是对路的。声音宽厚、饱满的PAD线,在一些日本风格明显的器材上,确实有很正面的效果。

注意,在这里并不是说PAD的EA信号线就比TiGLON R1信号线“更好”。不是这么回事。比如,假如是用V80胆机,那么就是R1给出的效果反而更好,有着更好的高频透明度。R1是一根风格非常中性、可以说“高级鸡线”的信号线,忠实传达和表现器材的原貌,频宽、透明度、细腻度都极好,也有一定的饱满感,只是和PAD相比,在金嗓子的系统中,PAD更适合金嗓子而已!一些老烧还总结出PAD和Esoteric器材的“和谐搭配”,这些出于经验之谈的说法,都是很有道理的。应该说PAD的线并非中性,有自己明确的“风格”,但在某些场合下,就是需要用到它的风格,而中性如TiGLON,有些场合并不适用!

尽管PAD线上去对路,但线材的效果是不足以大到颠覆放大器本身声底的。坐下来久听,不难发现E550的声音,总体说还是偏纤细了一些,对于Marten Duke这对高透明度、高解析、瞬态出色的喇叭来说,我必须承认,还是V80胆机更为对路。注意我绝不是说E550这台放大器本身不好。它有它的适合用途,比如用在声底浑厚大气的JBL、Tannoy等喇叭上都会效果很好,但仅仅在Duke这个风格的喇叭上,它还确实不如V80来得合适。
功率不是问题。30瓦纯甲类的输出,在十几平方米的听音室里,推Duke喇叭完全足够。而且E550的声音确实很细腻和优雅,还带些讨好耳朵的暖色调,聆听试音碟中的莫扎特长笛协奏曲,非常悦耳。
我上周刚在硬总的办公室试听过金嗓子A45纯后级放大器驱动Quad静电屏风。我的感觉是,A45后级的身上就没有E550这种纤细的声底。所以很可能这种声底来自于金嗓子的前级部分,而非后级部分。

虽然今天听下来,Octave胆机搭配Duke喇叭的效果更满意,但Octave胆机也并非完美之物。它最容易受到的批评,恐怕也就是“胆机石声”,这是很容易想见的。如果是喜欢温暖一些的声音、华丽一些的音色,Octave都是不能提供的。有时我也嫌它略微音色素淡了一些。归根到底要看使用者的口味。
这篇2台功放的试听记,到这里收笔。





(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