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人大附中优秀学生与父母的冲突与和谐

2008-05-30 06:36阅读:
梦里江河引言:
  人大附中有一支心理教师队伍,其中有宋丽波那样的心理学博士、硕士,也有万秋实那样半路出家的老师。这篇文章说的是迈入青春期的优秀学敞开心扉向心理老师讲述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故事,以及对父母的看法和期待。我们、我们的孩子是否也与之相似呢?

  初夏的阳光静静地洒在人大附中的操场上,从6层心理咨询室明亮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见学生们在红色的跑道上尽情地追逐嬉戏着。
  就是这样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自己成长的黄金时段---青春期。他们在一点点长高长大的同时,心理也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烦闷、敏感、暴躁……面对着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的父母能否理解他们的想法?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5个孩子(3名女生,2名男生)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向万秋实老师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不知不觉的变化
  万老师:进入青春期以后,有没有觉得自己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
  学生A:的确有这种感觉,妈妈说我不爱和她说话了。
  学生B:我自己没有强烈的感觉,就是觉得不像小时候那么幼稚、无忧无虑了。
  学生D:我觉得有时候特别烦,脾气变得很急躁。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会有戏剧性的变化,这些变化甚至让他们自己也措手不及。朋友变成他们生命中极重要的部分,他们想要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想要成为独立的个体……

  成长带来的矛盾
 万老师:青春期出现这些变化挺正常的,那么这种变化有没有影响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E:我跟爸爸隔阂多一些,两个人不怎么说话,但是跟妈妈之间说话还是挺肉麻的。
  学生A:现在我长大了,爸爸好像也把我当个大人看了,会跟我多说一些,有时聊得还挺正式的,这种感觉挺好。
  学生C:我跟家长间有点不太和谐,我们一开始只是为些小问题吵架,后来越吵越多,距离也就越吵越远了。
  学生D:我现在长大了,有时候就想:“让着他们得了!”不跟他们计较了。(笑)

  万老师:你们平时会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争执呢?
  学生E:有时候课业压力大,父母在旁边絮絮叨叨,脾气就容易急躁。
  学生C:都是一些小事,像我妈,她老是端着水果就冲进来,我挺愤怒的。有时一回家发现自己的桌子变整洁了,不仅不感激,反而很愤慨。
  万老师:你们觉得父母跟上你们成长的变化了吗?
  学生B:感觉上是的,我们长大了以后,父母也变得更尊重我们,有时他们跟我说话的郑重方式让我也感觉挺惊喜的。
  学生C:他们都是好孩子的家长。我觉得我的父母就没有,我们就一直吵吵吵,现在吵多了,脾气都磨平了,也不太说话了。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要寻求成人身份的认同,他们不希望父母还像小时候一样控制自己,他们需要在与父母的谈判和妥协的过程中学会处理与权威的关系。

  如何才能更好地磨合
  万老师:那你们期望父母怎样做?怎样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学生B:我觉得我爸妈就挺好的,他们要是有什么不满意,就会开诚布公地跟我谈。而且他们也很尊重我,在家里都有各自的学习工作的空间,如果要进入都会提前打招呼,彼此之间都很有礼貌。
  学生A:不一定争吵就不和谐,但是也别太多。

  万老师:那你们希望父母管你们吗?
  学生C:我觉得父母应该管,还是应该给个底线,因为我也认识很多人,他们的父母都不管他们,一天到晚玩游戏,到最后都很惨。
  学生B:不一定是“管”,但是交流挺重要的。我觉得日常的聊天挺重要的,那样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感觉听他们说话时压力不是很大,也更容易接受。

  万老师:你们对老师跟家长之间的沟通怎么看?
  学生A:我觉得挺重要的,但家长不应该一听到老师说的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问,父母应该先听听孩子的声音,因为在这个年纪,孩子也有自己的思考,我们做事也有自己的原因。
  学生B:对,家长和老师沟通很重要,但要从老师那里了解情况,也要听听孩子的看法,再加上家长自己的观察,一起和我们分析,帮我们发现问题,这样比较好!

  万老师:你们觉得好家长什么样?
  学生C:我觉得不要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我妈同事的孩子都特别强,都去考清华或者出国留学,我妈就老拿这事刺激我,我特不爱听。
  学生D:我觉得好家长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吵架。
  学生A:最好别在孩子前面干坏事,我同学的爸爸经常在我同学面前批评他的妈妈,弄得我同学特恨他爸,很同情他妈。
  学生E:没错,要是父母在家能有一个和谐的环境,我们上学也觉得很开心。而且还希望父母能多表扬我们,以前小的时候他们老夸我们,现在长大了,就不夸了。

  万老师:也就是说,你们还是希望家长能多夸夸自己,是吗?
  学生A:没错,虽然表面上不好意思,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青春期是一个角色混乱的时期,孩子需要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正确的身份,父母的鼓励与理解是孩子前行的动力,父母的爱最重要。

  最感动的一件事
  万老师:最后让我们聊聊你们父母做的最让你们感动的一件事吧!
  学生D:从初二起我每次过生日父母都给我写一封信,信里写些对我说的心里话,平时不怎么说出口的,特别让我感动。
  学生E:我没有觉得特别令人感动的事,但是常年累月这样下来就积累起一种情感,就觉得很安心,回家后就觉得很温暖。他们说不管以后我做什么,他们都会支持我,也会爱我。

  万老师:谢谢你们,今天分享了这么多,也祝福你们面对成长中的任何烦恼,都能幽默一下,也就快乐了。

  我看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对话是那样的愉快、坦诚;我听到,他们对父母的爱与期望。虽然每一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每一位青少年也都独一无二,但他们内心的诉求是相似的,他们渴望父母对自己完全接纳,他们需要独立的空间,他们希望父母和睦,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鼓励与尊重。

  笔者后来了解到,5位同学均品学兼优,其中3位学习非常优异、综合素质特别强。(肖洋)
  《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29日第6版

相关链接:

清华北大最亲睐北京哪些中学的孩子?

人大附中最幽默的黄森老师(四):考试的真相

人大附中政治特级教师靳忠良(一):受用终生

人大附中肖淼老师的传奇故事(四)(原创):拍案惊奇

从奥运火炬手看人大附中超常素质教育(原创)(下)

人大附中的班级公益事业(原创)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