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简评

2019-06-12 07:11阅读:
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简评
我楚狂人
自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二十年以来,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总是那样与众不同。说与众不同可能有点含混其词,但是想说得更加明确些,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江苏高考作文题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难,这个难主要指审题难。从2004年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轰动全国以来,江苏卷始终没有很质白表达题意的。每年网上调查,难度总是名列第一。二是文青味,总会找一些很漂亮的文句,隐晦地表述,“水的灵动”是一例,2018的“花解语”也是一例,其他年份的程度差异而已,文风是一致的。今年也如是。其三是富有哲理味,这与浙江的高考作文题异曲同工。
听说江苏高考要回归全国卷了,也就是说今年的高考江苏卷可能就是绝唱了。但是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还是那样独立特行。这种独立特行,在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复古风中尤显与众不同。
下面根据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加以分析。
2019江苏卷:根据文言文材料写作文
  [适用地区:江苏]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请看这个题目,特别鲜明地表现出江苏特色。首先是江苏题还是非常典型的“新材料作文”,这与全国的复古风完全不同。关
于全国卷及各地卷的复古风,我在前面全国卷和各地卷简评中说过了,这里不重复。而江苏卷依旧坚持话题作文以来的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的“三自原则”,这在今年已经是绝无仅有的了。是不是这就是话题作文留下的最后余晖?“三自原则”是“新材料作文”与老式“材料作文”的最本质的差异之一,其深层的差异就在是否赋予考生最大的写作自主权。
其次是很文青味的阅读材料。可以多角度理解的阅读材料是话题作文的最鲜明特征,但是往往容易造成“宿构”,引发猜题押宝。这也是话题作文最被人诟病之处。于是催生“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妥协的产物,既要保持话题作文开始的给考生写作自主权的课改趋势,又要避免“宿构”的弊病。于是阅读材料就有一定的理解界定。这些年江苏卷作文题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但是,这样一来必然增加了阅读材料的理解难度。这就是江苏卷历年来都被说成“难”的原因。我在退休前好几次有机会与当时江苏语文卷命题组长吴锦教授交流,吴锦教授是一个很低调很儒雅的读书人,力主考语文就应该有“文”味。我以为这就是江苏卷作文题“文青味”的由来。我以为这有道理,毕竟语文与政治是两门课,语文还是要有“文”。问题是希望不要在审题上过于为难考生。今年的审题有点难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所谓。“融合”、“多样化”、“和谐”?高中生写这些,多少有点难度。但是从“育人”的角度看,何尝不是很重要的问题。
看江苏作文题与全国卷、各地卷的命题思路的巨大差异,不禁引起忧虑。如果江苏回归使用全国卷,江苏的教育科研机构和广大一线教师,要转变或者说要适应的东西很多啊。不是吗?
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简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