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清代戏剧概述31清代戏剧的影响之理论影响

2021-04-09 07:38阅读:
清代戏剧概述31
——清史札记之四十八

我楚狂人
六、清代戏剧的影响
清代戏剧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想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而已。
1.清代戏剧理论的形成和对后世的影响
近些年,学术界似乎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中国的戏剧理论在明代开始形成,到清代逐步完善。而这种完善,又似乎受到清代考据学的影响。而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真正奠基人则是清代初期的李渔。被后人称为“八大奇书之首”的《闲情偶寄》被戏剧理论学者认为是中国戏剧理论的第一部巨著。
有学者以为:中国古代关于戏曲艺术的,主要包括戏曲艺术原理、戏曲文学创作论、戏曲舞台艺术论、戏曲音律论、戏曲史论等;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戏曲社会学、戏曲心理学、戏曲美学、戏曲形态学、戏曲文献学、戏曲教育学等等。
又说:中国古代关于戏曲艺术的理论,主要包括戏曲艺术原理、戏曲文学创作论、戏曲舞台艺术论、戏曲音律论、戏曲史论等;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戏曲社会学、戏曲心理学、戏曲美学、戏曲形态学、戏曲文献学、戏曲教育学等等。
我认为,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沿袭西方理论研究的惯性思维。中国古典理论是不习惯于搞“系统化”的,往往是灵感式的灵光一现,或者是“偈子”式的文字谜语。如李渔这样的《闲情偶寄》已经算是非常“系统化”的了。
我们可以从《闲情偶寄》相关部分的目录略知一二:
词曲部: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
演习部:选剧第一、变调第二、授曲第三、教白第四、脱套第五。
“词曲部”更多着眼于剧本创作,“演习部”更多着眼于舞台表演。但是与上文所谓这个论那个论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以为,中国的理论工作者不能老跟着西方人的屁股后面转。
李渔之后,很多戏剧家都有自己关于戏剧的思考记录下来,但是成规模的著作不太看见。之歌现象,直至清末王国维的出现,才有了“总其成”的成果。
王国维从1908年辑《曲录》起到1913年撰成《宋元戏曲史》,披沥五载,筚路蓝缕,完成了其戏曲理论的建构。其建构的主要内容是,以《宋元戏曲史》为核心,以《曲录》、《戏曲考原》、《宋大曲考》、《优语录》、《古剧脚色考》、《曲调源流表》等为基础,以《(红楼梦)评论》、《人间嗜好之研究》、《文学小言》、《人间词话》等为旁延,对戏曲的发展史论、功用论和审美论等作了系统的研究。其建构的方法是,以中西结合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确立了现代学术系统性和实证性的研究范式,规范了后来戏曲研究的基本格局。其理论的历史性贡献是,一方面,首次为世人揭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起源和形成,清晰地勾勒出传统戏曲发展的历史轮廓,从而在我国传统曲论的基础上开辟出戏曲史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另一方面,加强了中西戏曲研究的交流与融通,为传统戏曲的发扬光大立下了不朽功勋。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宏观体系的三大理论分支——曲学、叙事理论和搬演理论为中心内涵,探索中国古典戏剧的理论体系、理论特色和价值功能,进而揭示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民族性格。
清代初、中期,是戏曲理论的高潮期。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是近代戏曲理论时期。王国维开创的戏剧理论的路子一直影响至今。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