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东南互保综述10反映的本质问题

2021-04-20 07:04阅读:
东南互保综述10
——清史札记补遗一

我楚狂人
三、东南互保反映的本质问题
东南互保的影响不容低估,这种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其一,最明显的是,保住了东南不受义和团影响。由于东南互保,义和团造成的动乱不能波及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的经济生活,保住了洋务运动的成果。这很重要,我想今天东南地区的经济实力还领先于全国,其中不无东南互保的余荫。
其二,东南互保,充分显现了清廷的虚弱。实际上已经暴露清廷日薄西山,但是居然还支撑了十多年,也算是不容易。
东南互保是一次地方实力派对清廷最高层的政治摊牌,清廷对此根本没有任何反制的力量。这样,清廷的虚弱暴露无遗。这可以说是辛亥革命的预演。难怪辛亥革命一爆发,地方各省纷纷易帜,满清政权一触即溃。因为通过东南互保,清廷的虚弱已经是路人皆知了。
其三,这是民主政治的萌芽。东南互保的预案中,一旦帝后不测,李鸿章出任总统,维护大局。
其四,埋下了军阀割据的种子。东南互保显示了地方实力派的力量,也埋下了野心的种子。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雏形已经显现。
下面摘录一些有代表性的论述:
对于“东南互保”的性质,传统老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而现代则有其它观点认为,在当时之条件下,张之洞等人的行为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实力之作用。
雷颐:如此“怪象”充分说明清政府中央控制力的迅速减弱,因为在如此重大问题上,地方大臣竟敢而且能够联手抗衡朝廷。然而,正因为他们使浑身解数抗衡朝廷几近疯狂的决策而“东南互保”,使中国最富庶繁华之地、为数不多的新式工商业最集中之区局面大体平静,免于战火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得以保全,同时也阻止了列强势力在长江流域更迅速、更强烈的深入。
王尔
敏: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
戴玄之:庚子拳乱,实近代史上一大奇迹,由于东南互保,始使风雨飘摇的中国,幸免瓜分之祸。糜烂仅限于大河以北,东南半壁未睹烽烟。
吴文星:东南互保订约运动的倡行,是当时上海中外官绅盛宣怀、沈瑜庆、汤寿潜、蔡钧、沈曾植、余联沅、何嗣焜、福开森(J. C. Ferguson)、汪康年、赵凤昌等在盛宣怀的领导下,欲使张(之洞)、刘(坤一)等以实力镇压叛乱,维持地方秩序,向洋人承诺保护教堂,拒阻洋兵入侵东南各省之作为合理合法化的活动。
王树增:在大清帝国历史上,一半的朝廷命官居然公开指责朝廷的圣旨是错误的,并且明确表示坚决不予执行,这是帝国历史上无前例的一次大意外。 这个意外至少可以说明:在洋人们以军舰大炮开路,同时裹挟着工业制品、科技成果、贸易观念以及社会文明等等附属物强行进入中华帝国的同时,也为这个古老的帝国带来了近代欧洲的政治风格。这种风格随着商品贸易和经济生活的日益活跃而悄悄地改变着帝国某些官员的思维方式,从而风蚀岩石般缓慢但却是无法逆转地影响了这个帝国的政治格局和统治模式。 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

史学界有意忽视东南互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东南互保被我国的史学界有意忽视了?我以为这与我们今天对义和团的历史定位有关系,这与太平天国的情况相似。关于义和团的种种,我们今后再细说,这里不详述。但是由于这样的基点,我们客观评价东南互保就有了困难。但是今天我们已经有了客观公正评价东南互保的条件。东南互保应该有更深的研究。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