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唐朝闹洞房如何整蛊新娘?

2020-04-30 08:12阅读:
新郎倌你先别叫苦,你以为结婚这件事儿,不容易的就你一个人吗?你的新娘子其实也不比你好受多少呢。
新娘子是从你们家下了聘礼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又喜欢又难过的期待啦。欢喜自不用说,就要和你在一起了嘛;难过也是可以理解的,就要离开生长了十几年的家,离开养育自己的父母去到你家过日子,她的心里肯定是又不舍得又害怕的。
但无论喜欢也好,难过也罢,这一天总算是来了。在你迎亲的队伍还没有到来之前,同你一样,她也要敬告她的祖宗,告诉他们:“我今天就要出嫁啦。”
然后听着外面锣鼓喧天的,知道你来了,见了她的父母,拜了她们家的祖宗牌位,又接了你丢进来的大雁,既心疼又好笑地听了姐妹们对你的戏弄,终于,听到你念催妆诗了。姑娘羞羞答答地起身就要朝你走来了——这个时候,你可千万别急着上前就来个公主抱,人家爹妈还没有发话呢。
姑娘拜别爹妈,她的爹妈当然有几句话要交待:“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她爹爹说了,要她到了你们家,要听公婆的话,不可有违抗;“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她妈妈也说了,到了你们家,要勤勉持家,别让公婆不高兴。
一边说着,姑娘的爹妈就把一块大方巾帕子盖在她的头上。注意,我可要说重点了。唐代新媳妇头上的这顶帕子,名字叫“蔽膝”,它可不是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的新媳妇头上的红盖头。这帕子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遮挡灰尘的,并不一定要盖住新娘子的脸。大唐的女人相对自由解放,她们可不会遮遮掩掩地出门子,所以有的时候,新郎倌是有可能在娘家就能看到新娘的长相的。《太平广记》里面就记录了这样的一段故事,说一个姓卢的新郎,成亲这天,欢
欢喜喜地就上老岳父家去接新娘子了,结果到了岳父家,姓卢的新郎倌却二话不说,拔腿就跑,任凭后面的人怎么叫都不回头。跑回家以后,他们家人都奇怪,说你这娶媳妇去了,怎么自己一个人跑回来了?
卢生一面摇头一面说:“新媳妇长得太难看啦。”
可见在唐朝那会儿,新郎倌是有可能在娘家看到新娘子长相的。
好了,故事讲完了。无论你是看见或是没有看见你新娘子的长相,她都要跟着你回你家了。你们家在新娘子还没有进门以前,早就做好了非常重要的几件事,一是以“粟三升填臼”,二是“以席一枚覆井”,再是“以枲三斤塞窗”,最后还要“以箭三支置户上”,这都是当时的讲究,据说是可以辟邪祈福的。
但除了这些以外,最需要准备的,其实是几面毡席。新娘子就要到家门口了,按规矩,她的脚今天可是不能沾地的,所以这几面毡席可少不了。当然我也知道毡席可能不好找,没关系,有两面就够用啦,走完了这面,赶紧再接着那一面,这样一路转移接铺,叫“转席”,新娘子是不会介意的。
毡席一直铺到了你们举行婚礼的“礼堂”。这“礼堂”是个现代名词,在唐朝那会儿,你们举行婚礼的地方其实叫“青庐”。青庐是临时搭建的,有点儿像今天尖顶的圆亭子,覆着青布,可张可合。现在农村办喜事,常见婚庆公司在村口也搭一个青黑色的帐子,大约就是这种婚俗的延续。
婚礼的仪式庄重而充满着喜气,行过了交拜礼,你们可就是夫妻啦。怎么?只你们两个人拜一拜这就算是礼成了吗?是的,在唐朝人的眼里,“拜堂”那就是你们俩人的事儿,可没有什么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那一说。
虽然说拜堂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这个时候的新娘子可并不怎么好受。周围全是你们家亲戚,他们可是卯足了劲,要给你在新娘子家“下婿”那一关里受的委屈来“报仇”呢。你看你们家的那些个亲戚,不仅对新娘子品头论足,更有甚者还变着法儿的戏弄她,这叫“弄新娘”。你可千万别护着新娘子,你越是护,他们闹得越凶。不止言语,据说最厉害的,还有把新娘子提了脚倒挂起来,当然你也不用太紧张,这是非常极端的例子,相信你的亲戚们是不会这样对待你的新娘的。
大概你最向往的就是赶紧入洞房了吧,春宵一刻值千金嘛,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别着急,这拜完了堂后面的节目还多着呢。你的那些个七大姑八大姨们正在你洞房的婚床上忙活着,他们把事先准备好的果子啊,零钱啊,扔得满床满地都是。你再看那些个来凑热闹的,全都一窝蜂地抢,哪管你新郎急不急着要洞房呢。但你可千万不能发火,这是你婚礼仪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叫“撒帐”,是给你讨个吉祥呢。
唐代撒帐特别有讲究,一边撒一边还要念念有词:“今夜吉辰,某女与某男结亲。伏愿成纳之后,千秋万岁,保守吉昌。五男二女,奴婢成行。男愿总为公卿,女郎尽聘公王。从兹祝愿,已后夫妻,寿命延长。”意思是祝愿你们夫妻今后的日子顺顺利利,多子多福,男孩子都能仕途平坦,女孩子都能嫁个好女婿,总之都是祝福的话。再看那些个撒帐的钱,上面全都刻了字,要么“夫妻偕老”,要么“金玉满堂”,要么“早生贵子”,要么“寿比南山”,也是满满的祝愿。所以你一定要耐着性子让他们尽情地撒,尽情地闹,等这撒帐的一出闹完了——别着急,还有一个最浪漫的节目在等着你们呢。
有人端着托盘进来了,注意,这个托盘在这儿有个名字,叫“同牢盘”。有点古汉语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牢”在过去就是指“祭祀用的牲畜”,或者祭献给祖宗,或者宴席上享用。不过到了你结婚的时候,这个同牢盘里未必就真能托只牛或羊来,但至少是一餐饭,要你和你的新娘子一起吃,表示你们两个从现在开始,就要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屋,开始要一起过日子啦。
紧接着有个小孩儿又托着一个小盘进来了,盘里托着两片被劈开的葫芦,用一条红色的锦缎系着,里面装着酒。就听有人对小孩儿说:“一盏奉上女婿,一盏奉上新妇。”这其实就是你俩的交杯酒。
但交杯酒为什么交的是葫芦而不是杯子呢?这里面有故事,说早年,周公定这婚俗礼制时,前面我们提到的六礼都好说,可以一项一项地示范给大家看,怎么纳采,怎么问名,怎么纳吉,怎么送聘,怎么请期,怎么亲迎,六礼全都示范完了,到了最后一项,两个人怎么行夫妻之礼呢?这可把周公难住了。他想找他老婆来跟他一起向大家演示,他老婆当然不同意了。于是,周公就想了个办法,把葫芦一分为二,一片代表男,一片代表女,一上一下地合在一起,就像男女合一,完成了夫妻之礼,所以这葫芦从此就有了男女结合之意。
除此以外,交杯酒用葫芦来喝更有一层深意在于,葫芦发苦,酒入其中自然也就带了苦味,夫妻共饮,是说你们两个从此以后要同甘共苦的意思。这个环节叫“合卺”。
喝了合卺酒,这新娘便真是你的了。姑娘心甘情愿,剪下一缕头发交给你,你也一定要配合,赶紧也剪下一缕来,两缕头发绾在一起,这叫作“合髻”。诗里说“侬既剪去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多么浪漫的一种表白啊。
同心结一结,就离你心心念念想着的好事儿只有一步之遥啦——可你的新娘却一直羞羞答答,老是用只扇子捂着脸。这个时候,就又到了发挥你文采的时候,赶紧作首“却扇诗”,让她丢掉扇子,大大方方地给大家露个脸,也就能成全你们今天晚上的好事儿了。
却扇诗是你的新娘子考验你文采的最后一道题。没有办法,谁叫你回到了大唐,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在他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成诗。你要是磨磨蹭蹭做不出来呀,那些挤在你洞房里的人可是不会走的,新娘脸上的扇子也不会挪开来,那你今天晚上的好事儿怕是要到明早鸡叫也办不成啦。如果实在你要是做不出来,我教你一首: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怎么样,新娘子的笑脸露出来了吧?还不赶紧的,吹蜡烛,放帐帘——
小心,墙根底下可有人偷听呢!
(未完,待续)
节选自《时尚大唐:唐朝人是怎样过日子的》
唐朝闹洞房如何整蛊新娘?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