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唐朝女人的美颜百宝箱

2020-05-18 08:53阅读:
“去把我的百宝箱抱来吧!”
唐朝女人的百宝箱里,可真算得上琳琅满目了。这不光是因为唐朝女人的经济宽裕,也跟她们良好的文化教育背景以及审美情趣有关。所以,唐朝女人的首饰大都做工精致,且花样繁多。头发上有簪、钗、步摇、梳、篦、珠花;脖子上有项链、项圈、念珠、缨珞;手臂上有臂钏、手镯等,不一而足,随随便便拿两件出来,都能让人目瞪口呆。
现在,我们挑几样发饰来看一看吧。
唐朝女人的美颜百宝箱
唐女子头饰。西安咸阳机场贺若氏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
簪钗
在发饰里,听得最多的就是簪和钗,它们都是别在发髻间的一种装饰。但是有没有人知道,发簪与钗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我们就在大唐美女的百宝箱里,分别取一支簪和一支钗来看一看吧。
从外形上看,簪只有一股,而钗却是两股。简单地说,簪就像一根筷子,而钗却像一把叉子。
唐朝女人的美颜百宝箱

鎏金蔓草蝴蝶纹银钗(唐代)。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展出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白居易《长恨歌》里的那一句:“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来。钗之所以被做成两股的形状,大约真是与爱情有关的。古时候女子常把钗作为信物,转赠给自己的心上人,但送的却不是整只钗,而是把两股钗一分为二,一股赠对方,另一股自己留着。这叫作“分钗”,是很古典也很具有美感的一种赠别方式。
唐朝初期的簪钗长度还都比较短,但到了盛唐以后,随着高髻发式的流行,簪钗的长度也越来越长,有的长度竟达30多厘米甚至40厘米。如此长度的簪钗,除了与当时流行高髻的发式有关以外,跟簪钗的佩戴方法也有关系。据说初唐时期的美女们习惯把簪钗深深插进发髻里,只留一个钗头在外面,但是到了中晚唐以后,却喜欢把一截钗身与钗头一并露在发外,这样似乎要更好看些。
步摇
步摇是簪钗的另一种名称,但听起来远比簪钗有动感,因为下端缀有细长的珠翠,随着脚步的挪动会一走一摇,所以就叫作“步摇”。步摇是个奢侈品,因为那摇曳生姿的珠翠可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拥有的。据说唐玄宗就曾送给杨玉环一支金步摇,是用上等的镇库紫磨金(紫磨金是黄金中的上品)制成,戴在杨美女的鬓间,真是妩媚生姿,难怪“从此君王不早朝”了。所以,后来有人将这金步摇与胡服曾并列为大唐的“妖服”,实在是美得有些迷惑男人的心啊。
唐朝女人的美颜百宝箱
梳篦
梳,就是梳头的梳子。篦,现在见得少了,虽说和梳子的作用差不多,但齿儿比梳子更细更密,我小时候在乡下还见到有奶奶辈的人在用。那时候人们很少洗头洗澡,常用篦子篦头发,用来去垢止痒。
但在大唐,尤其是到了晚唐,梳和篦却都成了发饰。有的单插一支在前额,也有单插一支于髻后,或者两支分插左右两侧,材质多为金或玉,做成半圆的形状,上面雕刻着花纹,做工相当考究。
梳篦做发饰在大唐的流行是渐进式的,一开始还只是女人头上一个小小的点缀,但到了晚唐时期,一度几乎到了可以取代簪钗步摇的地步。女人头上的梳子越来越多,有的时候甚至多达十几把,五花八门,插法各异,真如诗里所说“满头行小梳”了。
欣赏完大唐美女的发饰,现在咱们来看看她们脖子上要戴的首饰。脖子上佩戴最多的是项链,这个过于普通,暂且不提,先看一种不常见的璎珞。

璎珞
璎珞不是中国的原创,它是由印度随着佛教一起来到中国的。有一点像现在常见的项圈,项圈底下会缀有串饰,这些串饰的数量有多有少,规格也有大有小。
所以,唐朝那会儿璎珞就被分成了两种,一种叫作短璎珞,很接近于今天的项圈,通常缀着一到三条的珠挂。但比起这些珠挂来,项圈上的雕刻其实更显功夫,因为通常这些圈体上的雕刻才是一个项圈装饰的重点部分。项圈上有的雕花,有的雕草,雕工虽然朴素,但功力不凡。
还有一种璎珞叫披挂式璎珞,从形状上看就显得夸张得多了。不仅长度过膝,形状也各种各样。有的是单肩斜挂,也有双肩挂的,还有的璎珞上的串珠会和臂膀上的臂钏连接在一起,不过,这一类璎珞却是只有佛才配得上的披挂,大唐的美女是绝不会戴这个的。
耳饰
现在来看看大唐美女的耳饰。很奇怪,大唐美女的百宝箱里,各种饰品都有,唯独少有耳环耳坠这一类,难道大唐美女都不戴耳饰吗?
有一种说法是,耳环和耳坠并不是中原女人的首饰,它们原属于少数偏远地区的妇女,而且它们最初的作用也不是用来打扮自己的。
事情是这样的。当初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过程中,男人经常会掠夺其他部落的女人给自己当媳妇,他们怕这些抢来的女人逃跑,就给她们的手、脖子、耳朵上挂着金属物,甚至给女人的耳朵上穿洞、挂上铃铛,防止女人逃跑。所以,今天的女人当作首饰来装饰自己的这些东西,在当时只是防止女人逃跑的工具。
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曾一度流行过耳饰。《陌上桑》里的罗敷女不就是“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吗?但是到了六朝以后,中原女子就很少有再佩耳饰的,直到大唐时代,女人的百宝箱内也并不多见这一类饰品。汉族的美女真正开始流行用耳饰,是宋以后的事情了。
虽说在大唐美女的百宝箱里没有找到耳饰,但她们手上的饰品可不少,戒指、手镯太普遍了,就说一个现在不多见的臂钏吧。
臂钏
说臂钏以前,先来说说钏。钏,其实就是镯子。臂钏,当然就是戴在臂腕上的镯。现代女孩子一般不用这样的首饰,但它在大唐却特别流行。它还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缠臂金”,少的戴一圈,多的有三圈五圈,甚至还有十几圈的。臂钏缠在手臂上,环圈由大到小排得整整齐齐,看起来十分富贵的样子。
唐朝女人的美颜百宝箱 鎏金铜兽首铰链玉臂环(唐代)。西安市何家村出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展出。
香囊
最后说的是香囊。现代人不识货,常把它叫作香炉,它是当时唐朝美女们随身携带的一件小饰品。杨玉环死在马嵬坡的时候,唐玄宗心里难受,给她的陪葬里也有一只香囊。可见在大唐,香囊的确是很受美女喜欢的一件饰品。


唐朝女人的美颜百宝箱
唐镂空飞鸟葡萄纹银香囊内部结构
金属材质的香囊,会系在唐代美女的裙摆上或是帷帐上,既能驱虫去秽,也可随时散发出一种清香。
香囊的工艺非常讲究,多为银制品,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用子母扣套合。香囊最大的绝妙之处,在于无论球体怎么晃动,里面的香盂都能始终保持平衡,使放在其中的香料不会洒出来。这种设计在一千年以后,才被西方运用到航海上,也就是陀螺原理。这么高深莫测的物理学原理,竟然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被用在了大唐美女的首饰上,大唐人民的智慧实在是超前得不得了。
(未完待续)
节选自《时尚大唐:唐朝人是怎样过日子的》
唐朝女人的美颜百宝箱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