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第35章春秋第一霸(中)1

2019-12-07 23:06阅读:
* 政治上的事儿,没那么简单 *
上一期,我们讲到,郑庄公成功平定了内乱,取得完胜。
但是,这个时候,郑国周边的政治和外交形势,却在恶化。
直接原因,我们在上一期也提了一下,就是周王换了,新继位的周桓王对郑国很不“友好”,周、郑关系恶化。由周、郑交恶,又引发连锁反应,周边的虢、卫、宋、陈、蔡等诸侯国,结成“反郑联盟”,形成对郑国的一个包围,形势对郑国非常不利。
那么,导致这一切变化的原因,难道就是因为周王换人了吗?
显然不是!
政治上的事儿,怎会如此简单?
我们说,在政治关系当中,领导换人,它只是非常重要的变量和诱因,并不必然引起关系的恶化,在它的背后,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这个更深层的原因,往往都是利益的博奕或斗争!这个才是核心!
具体到郑庄公这里,周桓王为什么会改变对郑国的态度、周边诸侯国为什么联合反对郑国,原理,同样跳不出这个规律;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如果不解释,根本就没办法理解当时的周王室、郑国、周边诸侯国相互之间,时战时和的政治情势,就会一头雾水。
所以,下面,我们就先从郑国当时的地理位置说开去——
第35章春秋第一霸(中)1
* 四战之地 *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郑国处在周王室、虢、卫、宋、陈、蔡等从多诸侯国四面包围之中,境内除了北边的黄河,几无屏障,易攻难守,属于典型的“四战之地”。
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这个地方很糟糕、就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呢?
原因是,这个地方有它非常独到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地处中原核心地带,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经济发达,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靠近成周洛邑,尤其是当郑国国君身兼王室卿士,这种优势就特别得明显,当这种优势足够大、大到能够有效影响甚至控制周王的时候,所谓的劣势,当然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优劣互转”的辩证法。
郑国几代国君,就是牢牢利用了这种优势,硬是在这个“四战之地”,从无到有,打出一块地儿。
因为原本,这个地方并不是郑国的,郑国不过是——
* 鸠占鹊巢 *
郑庄公的祖父、郑国的开国之君郑桓公姬友,是周幽王的亲叔父,当年郑桓公的始封地,并不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地方,而是在关中的棫林(今陕西华县西北),很小。
那么周幽王时期,关中形势非常危险,当时担任王室司徒(主管天下田地徒役)的郑桓公,忧心忡忡,为了自保,曾与太史伯阳父有过一段私密对话,经太史伯指点,郑桓公以安置家小为名,就在洛东原来虢国、郐国之间,“借”了几块地,后称京邑(今荥阳),史称“桓公寄孥”或“寄孥于京”。(渔父:有关情节,《国语》、《史记》均有记载,我们在前面《玩火者》也曾经提示过,这里算是交代了。)
有了落脚点之后,郑桓公马上派儿子掘突就是后来的郑武公,将关中的郑国族人迁过去,这个不用多说。
再一个,郑桓公利用自己王室司徒的身份,在公元前773年,释放了困于成周洛邑城中的殷商后人,这些人,他们的祖先曾跟随武庚叛乱,被周公迁于洛邑,世代为奴。郑桓公释放了他们,并且盟誓:“尔勿我叛,我勿强贾”,允许商人自由生产和贸易,史称“和集周民”。
桓公和集周民,在历史上当然是进步之举,值得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它的时机,却很耐人寻味,因为这么一来,郑国一下扩大了同盟,赢得了人心,还增加了很多人口,一举多得。据说,在这些商人中,有制造弓弦的弦氏,制造照明用品的烛氏,制造绳子、制绳工具的索氏、格氏等等,多有跟随桓公东迁于郑,帮着郑国经商贸易,开疆拓土。后世,其中又出了烛之武、弦高等牛人,曾救郑国危难于一时,不过那是后话了。
此后,郑国以此为基础,先后吞灭周边小国,逐步扩大地盘,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换句话说,郑国的发家,完全是空手套白狼,鸠占鹊巢,有借无还。大家都知道刘备,“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对不对?却不知道,其实早在将近一千年前的郑国,就已经这么干过了!哈哈!
结果,郑国不断扩张,越来越强大,这样一来就对周边虢、卫、宋、陈、蔡等老诸侯国带来巨大的危险,这些国家对郑国当然是非常的不满。
但是过去,无论是郑桓公、郑武公还是郑庄公,三代国君均为王室卿士,打的是“周王”旗号,率领的是周天子的军队,谁不听话,就挥舞大棒,“以正东方之诸侯”,诸侯们纵有不满,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因为,公元前720年,“老好人”周平王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姬林上台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