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房企“白名单”重要具体硬性细化措施更值得期待

2023-12-23 20:17阅读:
近日,央行、国家金监总局、证监会三部门召开了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会议内容非常重磅,涉及面宽,除了强调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以及涉房信贷“三个不低于”之外,还提出拟修改开发贷、经营性物业贷、个人住房贷款办法以及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等;另外还在起草一份房企白名单,预计有50家不同所有制的房企将会被列入其中,在列的企业将获得包括信货、债权和股权融资等多方面的支持,正常合理的融资需求将会得到满足。
此次会议提出的相关政策要求,就眼下形势而言十分重要,因为当前各地出现的“烂尾楼”较多,成了当下楼市最大的“病灶”,也是当前建立和恢复楼市信心的最大障碍,中央高层敏锐意识到尽快推进问题楼盘的保交付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且只有推进问题楼盘保交付才能“疏通”楼市的“堰塞湖”,从根本上打破当前经济复苏的僵局。
而打破眼下房地产和楼市僵局,仅从局部着手或单方面政策的调整,不足以改变整个房地产业以及楼市颓势,因为之前实施的“金融16条”至今,虽然有“三支箭”等细化的措施,但从实际执行结果看,房企的公开市场直接融资环境并没有实质改善,一些大型房仍在暴雷。因而,要让我国房地产业和楼市真正走出低谷,需从全局着眼,实施大的系统性的“手术”,也就是在金融信贷政策上进行全面的“修复”,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发力。
显然,此次会议上监管部门拟定的房企“白名单” 以及明确要求“三个不低于”,其实是明确否认了金融机构贷款集中度政策(金融机构贷款集中度是和三道红线、集中供地并行的三个核心调控措施),意味着之前过于严苛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会被纠正,也更是对房企融资政策的进一步放宽,让之前嵌套在金融机构头上的“紧箍咒”被摘掉,金融机构可按照拟定的“白名单”进行市场化运作,尤其对非国有房企的贷款提出不再受贷款额度的限制,更会让非国有房企的融资渠道被大大拓宽。而且,“白名单”几乎等于政府给予了背书,这让房企融资更是有了底气,对于非国有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或者说更是一场“及时雨”。
然而,房企“白名单”出来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具体的硬性和细化的政策措施出台,因为“白名单”只是确定了一个支持房企的基本框架,如果没有具体硬性和细化的操作细则出台,“白名单”有可能成为一个“空
中楼阁”,只能让房企尤其是民营房企空欢喜一场。
对此,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监管部门在此次会议上提出的相关要求,要树立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党中央确定支持房企以及楼市相关政策要求保持一致,立即行动起来:一方面,要按照会议确定纳入“白名单”的条件,抱定“时不我待”理念,尽快筛选出入围房企名单,使房企心中有数,寻找到一个既定目标和发展方向。因为“白名单”对于当前整个房地产企业而言还是相当重要,具有“风向标”作用:可能对银行贷款等融资均正常进行的企业影响不大,但对处在出险边缘、被银行拒贷的房企益处和作用则相当明显。
另一方面,要真抓实干,绝对不能装样子“作秀”,消除应付心理,加快政策节奏和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将相关金融政策措施比如“三个不低于”、债权和股权融资以及不惜贷、抽贷、断贷等落到实处;尤其及时将开发贷、经营性物业贷、个人住房贷款办法等进行修改,力争三类贷款新规适时发布实施,消除对房企融资的各种掣肘和障碍,让会议尽快产生实效,惠及“白名单”房企以及其他房企。
总之,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就是影响行业生死的“血液”,如果以上金融政策能够落地,更是对房企“白名单”的锦上添花,意味着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融资的春天将到来;整个行业的困局有望逐步改善,市场也会逐步恢复,中国房企也会渐渐脱困。
(原文刊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作者莫开伟系知名财经作家)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