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从晚辈对前辈的态度  看前辈对晚辈的付出

2018-03-22 16:34阅读:
老话说:“有奶就是娘”。这在社会活动中,常带贬意,是说谁能用奶水喂养自己,就认谁是娘。比喻谁能给自己好处,就投靠谁。但我认为,在家庭生活中,此话还具褒意。是说,晚辈是否认可(认娘)前辈,对前辈有没有感情,不光看他们的辈份大于自己,主要看前辈对自己儿时的付出。换言之,前辈,即父辈或祖辈过去对我好,能给我好处,我就认可他们(认为“娘”)。反之,就不认可。从这意义上讲,前辈对晚辈付出的汗水,是不会白流的,必然得到儿孙的尊重、感激与报恩。
前辈,不仅指自己的父母,亦包括祖父母。现实生活中,晚辈对前辈态度冷寞,毫无感情,甚至中断亲情的现象时有耳闻。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
有的父母对子女缺乏责任性,只管自己,不关心、不照顾,随意放任孩子;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把孩子拜托给家里爷爷奶奶抚养,自己鞭长莫及,只能给予简接照顾;有的父母生多胎,以姓取人,重视随自己姓氏的孩子,轻视随对方姓氏的孩子,更有甚者,将随女方姓氏的孩子直接推给外公外婆抚养;有的父母多子多福,重男轻女,重视男孩,把抚养的精力放在男孩身上,而轻视女孩,对女孩的扶养放在无所举足的位置,等等,这些情况,久而久之,使远离父母、被父母放弃、轻视的孩子,日益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温暖,感情当然单薄,态度自然冷寞。
有这么一个儿子,父亲早年从上海支内四川农村任教,与当地女教师结婚成家,由于当地生活条件艰苦,加上夫妻俩忙于事业,把孩子从小放在上海由爷爷奶奶抚养,期间只是请假回沪看看,在儿子心中对父母几乎没有多少印象。虽然十五年父亲前作为人才引进回到上海工作,母亲也随迁入沪工作,以后,儿子结婚生子,父母退休在家,儿子媳妇住在宝钢新村,父母住在闵行区,两地相距甚远。由于儿子从小不在父母身边,对父母如同陌路,平时极少来往,也不让父母带孙子,老两口双目以对,叫苦不迭,实在想不通。如今,母亲中风,父亲身体也不好,儿子也不来帮忙关照,二老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我见到二老,问起儿子情况,都是唉声叹气,摇头不止,只怪自己当年没有亲自带儿子,自食苦果。当然,这对父母不带儿子,让爷爷奶奶带孙子,可能也是无奈之举。

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防止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的感情缺失,最好的办法是工作与抚养两者兼顾。因为,孩子最好由父母管养。当下,好多在沪工作的外籍夫妻,其父母干脆离开老家来沪帮儿女带孩子,上班时让老人带,下班后自己带。而不是只图自己轻松,把孩子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带。外籍夫妻能这样做,沪籍夫妻更要这样做。
上海农村有个传统习惯,全家人生活在一起,带孩子是高度配合的。通常是老人带孩子,料理家务,青年人工作,忙事业。老人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绝对不会不带孙辈,除非家人矛盾对立。
我们老两口自打两个孙子前后两年降生,都是由我们带大的,妻子身体不太好,特地请了钟点工帮助,孙子白天由奶奶照看,在奶奶身边玩耍,以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他们对我们的照看也很放心,两个媳妇都没有享受完规定的产假,生孩子后三个月就去上班了,下班后由我们送给他们照看。在带教孩子问题上,我们跟子女有很好的协同,我们管孙子的生活、德育,着重给要求孩子向好的学习,讲做人的道理,让孙子起好步,辅以教点知识。子女管孩子的知识学习、搞好启蒙教育,辅以道德教育。孙子入托、入学后,我们主要负责接送,启发孙子好好学习,了解孙子在园、在校的表现与学习情况,关心孙子的知识成长,鼓励孩子努力读书学习,争取优异成绩,并将情况及时告知子女。子女主要负责掌握孩子的读书进程,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指导,将自己以往的学习方法、经验及有关知识传授给孩子,并适时与学校取得联系。这样,祖辈不包办代替,父辈不推托责任,各负其责,相得益彰,也使孩子始终能在大人的关爱之下健康成长。去年,大孙子顺利考取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小孙子今年就读高二,成绩也不错,各方面表现很好。
如今,两个孙子对爷爷、对父母都很尊重,感情很深,非常听话,懂道理。孙子们反过来还会为爷爷奶奶着想,时不时来电问我们身体情况。大孙子知道我常用电脑写点东西,常了解我使用电脑是否顺当,他会安装电脑,寒假期间,给我理顺主机,安装了加速部件,他知道我眼力不好,给我更换大些的显示屏,去掉了我心头的麻心结。
我想,祖辈与孙辈有着与生俱来的隔代亲,关心下一代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爷爷奶奶为孙辈们付出不是多余的,而是应该的。有付出,终将得到应有的回报,没有付出的回报是没有的,也是办不到的,不能凭白无故地幻想从孙辈那里得到回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