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上海中考新改革,太多北京老办法

2021-03-17 22:32阅读:
上海中考新改革,太多北京老办法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上海中考新改革,太多北京老办法
“上海的中考自主招生先出规则台了,不能说上海早,只能说北京做什么事情都要权衡再三。

昨天,2021年3月16日,上海突然发布了2022年度的中考改革新方案。
去年刚改过,不知道为啥今年又要改。
乍一看上海中考改革在抄北京的作业,像名额分配这个词,很多北京家长都不了解,北京在2018年左右把名额分配已经改成校额到校了。
但多花些时间仔细研究下来,上海特色还是很鲜明的。
文件具体内容请查阅上海市教委网站上发布的正式内容。
01

上海中考新改革对北京的影响
这一次,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自2022年开始,分为自主招生录取、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类型。
上海中考新改革对北京中考的主要影响是自主招生录取政策。
北京在2018年年初就说了在2021年实施中考自主招生,但至今,相关的实施细则文件一直没有出台。
而这次,上海率先发布了2022年的自主招生定义,见下文上海教委对中考自招的解释:
上海中考新改革,太多北京老办法

文件里保留了体育特长和艺术特长,但占比很小,自主招生总共只占各校招生总数的6%,而体特和艺特在6%中,占15%,,总计是9‰。


按一个重点中学一个年级400人算,总共才能轮到4个名额。


实际,不太可能这么少。这么少的名额都不够组队打比赛,丧失了招生意义。

这次上海文件的公布,明显经过教育部批准。
而上海抄北京,或者说上海参考了北京的名额分配制度的玩法,应该也是有在教育部范围内的交流沟通。
上海的自主招生文件,大概率也会被北京参考其核心内涵。
核心应该是:
有创新潜质、学科专长、体育或艺术特长为自招对象。
科技特长生这个词,可能要进入历史了。
但换汤不换药。
学校要的还是优秀生。
中考不像小升初,小升初由各种政策制约着,结果便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中考则是有分数作为依据,不同路径之中,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一旦不优秀的被学校要了,其他有能力的家长也会向有关单位要说法的。
即便如此,每年瓜田李下,总也有若干说不清楚的事情。
一般人认为,政策总是要为制定政策的人留些后门。
坦率说,这次自招倒没太多后门痕迹,名额分配痕迹重一些。
02

名额分配是北京的过去

上海受北京影响的便是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类型。
如下图所示:
上海中考新改革,太多北京老办法

这其中又分委属中学及区属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两种情况。
所谓委属,即上海教委所属中学:
上海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上交大附属中学,华师大二附中
上海中考新改革,太多北京老办法

区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与委属的情况不一样:
上海中考新改革,太多北京老办法
两相比较,委属毕竟不是一般学校,受到的政策后门余地还是大一些。
但家长们未必愿意。
而区属重点中学用一个惨字来形容,都不够。
惨est
这种政策的出台,无疑是配合小升初大摇号大派位的贯彻执行。
而上海私立中学更强劲的势头,能否被扭转,我个人持否定态度。
现实也是,在学习方面,强者恒强,懒惰者只会把不懒的孩子也拉下水。
大派位摇号制度本身就自带劣币驱逐良币属性,其结果早就被证明了:
差的好一些,好的则差了很多。
说是减负,不唯分数论,结果还是自律性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如鱼得水,且拉开了与普通孩子的差距。
强校强生依然强。
03


啥事都能扯到学区房
上海教委公布政策以后,北京炒房的人说上海学区房要凉凉了。


这些人心态不健康倒是次要的,和往常一样混淆视听,已经常态化了。


现在小白家长很多,人云亦云的数量也不算小。


如果因此能把学区房价格忽悠下去,倒也行,可实际怎么可能呢?


北京实施的名额分配以及后来的校额到校政策,对学区房的影响,几近于无。



当然,北京实行的锁区政策,各区自扫门前雪,造成了区际差异巨大。


上海教委吸取了北京的教训,实行的是将各区区属重点中学资源统在一起的市级大锅饭平台,表面上减少了区级教育差异,实际上则是以牺牲区属名校为代价,换取小升初的骂声可以小一些。


但这些恩惠数量,对庞大的学区房刚需来说,杯水车薪。


学区房的刚需,一是依赖于新增高学历人口数量,二是孟母三迁式的学风导向。三是升学几率。


至今,肉食者还不明白的一件事情便是:


靠行政手段始终摆不平升学几率。



抑制学区房的最有效手段,反而是恢复统招。



没办法恢复统招,可以公示制定政策阶层的子女升学走向。


什么都做不到的时候,尽量少改。


每次教育改革,都会刺激到学区房,只因为教育资源与学区房的平衡,异常脆弱。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