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关注校园霸凌不能忽视冷暴力

2017-06-08 07:57阅读:
《南方日报》载,14岁的小飞在某民办学校就读时,家长发现其出现精神异常,经医院诊断,小飞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家长了解到小飞在校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推搡,导致其心理压力较大而患病,于是以学校没有尽到教育和管理责任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审理认为,生物学因素是原告发病的主要发生机制,但鉴定结果显示欺侮事件的参与度为20%,学校应在20%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最后判决学校向小飞赔偿经济损失4.9万多元,以及精神抚慰金等共计5万元。
近年来,校园霸凌现象逐渐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但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暴力伤害的案子上。相对而言,嘲笑、排挤、孤立一类的冷暴力,由于相对隐蔽,其危害性在短时期内又难以得到充分暴露,因此往往被人们忽视。有关各方在防范和治理校园霸凌问题时,对于冷暴力行为也就相对缺乏针对性。
从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校园冷暴力的存在可能比人身伤害普遍,针对某一位同学的嘲笑、孤立、排挤等现象,在笔者的学生生涯中时有所见。这明显跟学校、家长对这一现象的忽视有关。毕竟,显性的人身伤害,为校纪所不容,学校在教育、防范方面相对要重视。另外,伤害发生后,也容易被老师、家长知晓,善后相对及时。但冷暴力,却不容易被学校和家长察觉,很多伤害,跟受害人的学校生活如影随形,但家长和学校可能永远都不知情。
从后果来看,这种隐性存在的冷暴力造成的后果可能更严重。因为冷暴力,毫无例外都是对心灵、对精神的伤害。而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的青少年恰恰处在心理发育成长的时期,心智尚未健全,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而且伤害一旦形成,影响往往有可能伴随终身。上文提到的小飞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下,校园霸凌现象早已引起了各方的重视,防范和治理的举措正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展开。笔者认为,这其中对于校园冷暴力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把冷暴力真正看成是一个问题,把防范和治理冷暴力也列为反校园霸凌的重要内容,学校在防范冷暴力方面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其二,应当建章立制,构建心理咨询专家、社工等专业机构和人士介入的渠道,让他们能够进入校园,在预防和心理疏导方面,向学生提供专业的服务。其三,要像小飞的家长那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生的权益,从
而倒逼校方切实重视起相关问题来。同时对于那些“熊孩子”,若因年龄原因不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其监护人就要承担赔偿责任。对这些“熊孩子”及其监护人,不能止于“批评教育”。
本文发表于2017年6月6日《信息时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