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追寻父辈的足迹:反映新四军江淮大学的纪录片《熔炉--新四军江淮大学在淮宝》播出

2024-05-05 07:55阅读:
以前说五月是红五月,是因为那个月有一些重要的纪念日,而今年四月的红色分外鲜艳。

四月是南京、上海以及那一带的苏州、无和朋友去南京参加纪念活动,发来美篇,而苏州无锡党史圈的朋友也接连发出各种纪念活动的信息。


中央苏区红军后代首次在北京进行了200人参加的聚会,也是颇有声势。


比起这些活动,我们的“出征湘西”算是很不起眼了,但还是很有意义,强化了记忆和后代间的交流。几个群里近一个月的交流还是热气腾腾。
而我首次“出征”归来,也有两件不算小的事值得记上一笔。


4月23日,收到了反映新四军江淮大学的纪录片《熔炉--新四军江淮大学在淮宝》,很是激动。片长约30分钟,主要是历史资料,有当地党史工作者和新四军研究会领导的解说和评论,总体还是不错的。我在其中也有很短一段采访,讲了妈妈作为江大首批学员,和尹绮华阿姨、朱起葵阿姨一起从上海之江大学奔赴淮南根据地进入江淮大学。


看了这个纪录片,还是有助于对江淮大学的了解,比如新四军各级对江大师生都很关心重视,陈毅、彭雪枫、邓子恢、刘瑞龙等都不时去看望,开展各种活动,也是体现了知识分子政策和对未来建设的预期和准备,给人一种规格甚高、跨了多师(以前说的是二、四师管理,现在也提到一师),还明确说了军部。之前我个人对四师有归属感,是因为妈妈以及好几位后来去了四师卫生部工作。


我迅速将视频转给了相关的新四军领导的后人,也转给了参与江淮大学发展的梅益、方行王幸南、冯定袁方、李仲融、左政、王嘉遂等的后人,反响都很积极。


“江大的纪录片资料翔实,内容紧凑,令人振奋和感动。”


江淮大学的往事应该得到很好的记述,在抗战的艰苦时期,发展教育是一种远见,也是新四军的特色!


看过,真好!谢谢分享。我要找时间到淮宝去一趟,拜访父母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如此篇章已经很不容易了!”


认真地看完了《熔炉》,每个时期都留下了我们妈妈们当年创办江淮大学的足迹,片子拍的很好给后代一个完整留念,永远怀念。


“从片中简明扼要地了解了江淮大学的全部历程,看完好像明白了为什么一个只存在几年的大学,却在父母的心中占据着永恒的位置。”


《熔炉——新四军江淮大学在淮宝》让我仿佛看到先辈们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先辈们为了人民的利益,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了人民的幸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与稳定。作为后代我们要学习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愿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看了《熔炉》感觉很好,生动再现了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江淮大学。江淮大学虽校舍简陋,条件艰苦,但却生机勃勃,这里聚集了一群从大城市来怀抱抗日救国信念满腔热血的青年。江淮大学虽然创办了只有短短的两年,但为我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我们的父母在有生之年一直在深深地怀恋它……这部片子形象生动,让我们走近了父母,更了解了父母,江准大学这座红色文化遗产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我将视频转到在京江大子女的一个群,还转发到7位比较重要的新四军和江大领导后代,在群里也进行了一些交流:“怀念逝去的洪犁叔叔及上海的各位长辈。他们2002年的重访淮宝应该加重笔墨。没有他们一辈的努力,江大的史实难以得到传承和发扬!“ ”致敬汪枫业叔叔和汤颖阿姨@汤薇,你们的健朗、清晰给了我们后辈莫大的鼓舞。不知道汪叔叔家有没有后人在这个群里。我记不很清楚大汪小汪叔叔怎么区分了,但记得2012年在杨克阿姨家见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