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租购同权”上名校:家长有几张底牌可打?

2017-09-11 11:07阅读:
这段时间,“租购同权”火了。“租房能像买学区房一样上‘名校’”“租房也能落户”……7月中旬以来,广州、无锡、郑州、北京等城市相继推出为租房者扩权的种种政策,引起广泛关注。今年3月,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出“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被不少媒体概括为“租购同权”;7月下旬,住建部等九部门发文推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提出此举是“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的重要方式”。(澎湃新闻9月11日)
“租购同权”上名校:家长有几张底牌可打?
​就近入学,是国家的原则性政策之一,这不应当以各种借口为转移。而“租购同权”这个探索性的举措,本身与上名校扯不上任何关系,因为即使居住在名校辖区内,也要给予学习成绩的考量,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而现在一些人认为,“租购同权”可以解决这个门槛的问题,只要卖了名校辖区内的房子,就可以进名校上学,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租购同权”上名校:家长有几张底牌可打?
​所谓“租购同权”,就是不能让人们因为住房方式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基本公共服务。而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教育无疑是人们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就广州、无锡、郑州、北京等城市一些中介机构提炼出政策卖点——“租房也能上名校”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忽悠人的商业操作,其司马昭之心已很明显,就是要让人们花大价钱租购附近的房子,中介好坐收渔利。
“租购同权”上名校:家长有几张底牌可打?
R
03;而对于这些中介机构来说,并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因为,在学区房这个问题上,各地主管部门总会出台一轮又一轮的补钉式门槛政策。而这些中介机构,就是想在下一个补钉政策出台之前忽悠一些人有钱人,既让他们上了当,还让自己背不上骂名,而所有的骂名,最终都会由主管部门来背。
但问题来了,那些主管部门为何总是一轮一轮地出台补钉政策?其原因在于,在学区房由其是在学区名校这个问题上,家长心理确实存在着很多游移不定的企盼,总希望能有一天房子的所在地可以解决全部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主管部门并没有明确回绝这样的诉求,而总是模模糊糊地所答非所问,这就使得一些家长不切实际的想法一直潜藏于心中,甚至宁愿上当受骗也要不顾风险地去试一试。而作为主管部门来说,为了阶段性地摆平棘手问题,也就被动地采出台了一轮一轮补钉政策。
然而,这些主管部门为何吞吞吐吐不能将这个问题一次性说清楚呢?其实就是因为上位政策的似是而非原因。关于学区房和学区名校的问题,在各大城市都是最敏感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孩子小学的“起跑线”,关系到孩子中学的“起跳线”,更关系到孩子考大学时的“等高线”,而当这几条线加在一起时,也就成了房价上涨的“单行线”。对于这样的线性变化,家长们摸不清,主管部门也摸不清,其原因就是更高层面的上位政策还有着太大的不确定性。
但是,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容易说清楚的。因为就近入学,是国家的原则性政策,也就是说,只要在属地就应当有学可上,但是,这与上名校则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有学上是一般性的保障,它是必须到位的政府兜底。而上名校则不是一般性的广谱保障,它必须是个选拔性的结果,而且,这个过程也是目前国情下最公平的过程。道理显而易见,因为卖不起这样房子的孩子家庭,不应被这条房价的“单行线”隔离在外,否则,“名校”就会变成“富家学校”。
因此,对于“租购同权”这个探索性政策来说,当然有它积极的一面,但同时,更高层的上位政策也一定要说清必须的原则,那就是一般性保障必到位,而对于上名校的诉求则必须通过考试选拔,说清并强调了这些原则,“租购同权”才不会被人误解甚至是曲解。而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上名校的愿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公平的过程本身就是选拔,因此,那些家长们还要掂一掂手里究竟有几张底牌可打。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