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3岁男孩试衣间偷窥:家长该怎么办?

2023-07-20 12:39阅读:
文/马进彪
  7月19日,广东深圳,女子发视频称:在H&M试衣间时被一3岁男童趴地偷窥并多次向内伸手。当事人江女士称,自己和闺蜜在试衣间内换衣期间,男童始终趴地偷看,后来跟男童妈妈理论,但她没有道歉反而说孩子就3岁,随便报警吧,还多次对自己的身材进行侮辱性评价。对此,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当时有员工发现后,及时制止了小男孩,事后也向顾客道歉了,以后会加强管理这种行为。(新浪新闻7月19日)
3岁男孩试衣间偷窥:家长该怎么办?

在评论区,这件事引发了诸多评论,绝大部分网友都认为,仅是个3岁男童,虽然是男性,但并没有产生性别意识,还是个在吃奶年龄的孩子。即使让孩子看到换衣服了也不是什么上纲上线的大事,因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也看不到什么。并指责那位在试衣间换衣服的女士小题大作。
客观地说,这个小男孩仅是个孩子,即使做错了事他自己也不知道,因此,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没什么可指责的,孩子就是孩子,他对一切事物都是好奇的,从这点来说,这个孩子是可以得到人们谅解的。
但孩子的家长是他的监护人,家长应当知道孩子的行为是不妥的,应当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因为试衣间是一个隐私空间,在里面换衣服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安全心理支撑的过程。换言之,人换衣服时的心理状态是那种排除一切可能被看到的心理状态,这是人的一种潜在心里深处的本能状态,也是一种尊严心的使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时候即使有个毛绒玩具在身边,换衣者也会感到心里不安的。人都有害羞心理,而人对于诸如毛绒玩具之类的东西,内心会在本能情况下将之在心理上“拟人化”或“人格化”,而此时就会在毛绒玩具面前产生惴惴不安的心理感受,和行为的不自在。人对于毛绒玩具尚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感受,又何况面对一个活生生的小男孩呢?
因此,对于这位换衣女士的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而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小男孩妈妈的回应却是不可理解的,因为那是一种人身攻击,她对换衣女士说,你的身材又不好,有什么可看的。言外之意就是身材好的才能被确定偷看,而身材不好的就只能是看了白看。显然,这是一种对那位女士的歧视,这种态度是对人的极不尊重。
另外,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教育应当是随时随地随情随景的。孩子还小,不懂得男女之别,这不能怪孩子,但作为家长却还应当站在教育的角度上看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呢?答案是明确的,那就是从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评价中感知对错。一个小孩子不可能会对自身得出对与错的结论,但他们却可以从家长对某种行为的评价中得出对与错的结论,这其中包括家长的语态、眼神、意见、面目表情、语言腔调等。
如果家长对孩子某种行为的评价或反馈是持肯定态度的,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可以复制的,而如果长家对孩子的某种行为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不可再次发生的,而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这种心理互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孩子的原则性教育,也是对孩子社会化教育的启蒙。但这位家长在孩子面前的举动和言语及态度是令人遗憾的,当然,这背后折射的还是家长对孩子性别意识教育的缺位。
还有,一般情况下都普遍认为3岁孩子没有性别意识,但相关究研的结果却不是这样。国内国外相关机构研究表明,一部分3岁孩子确实没有性别意识,只是处于模糊认识状态,但也有一部分3岁孩子已经有了清晰的性别意识,只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在行为上却可以表现出来。而这个时候,也正是家长对孩子给予性别意识教育的最好时机,即男女是有差别的,比如女浴室即使是里面没人,男孩也是不可以进去的,同时也要告诉女孩,男浴室即使里面没有人,也是不能进去的,从小养成这样的性别认知对孩子自己也是一种保护。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哪些是“被禁止的游戏”,这也是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
任何孩子将来都要有人格的社会化经历,而这个起点其实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这并不固定是两岁还是三岁。而家长就是孩子第一任社会化人格的老师,这决定着将来与社会义务教育的有机衔接,而这一课其实就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从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定位开始的。因此,从“3岁男孩试衣间偷窥”这件事的家长态度来看,一些家长对小孩子的性别意识教育还是不到位的,这需要全社会意识到这个不易说出口的欠缺,要将这个话题摆在明面上,使之变成每个家长都愿意积极开口参予的话题。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