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读苏轼《鹧鸪天》:身处逆境而旷达乐观,自我激励而看淡浮生

2017-10-27 20:28阅读:
苏轼写这首词时,正贬居黄州东坡。这里原是一片数十亩的荒地,诗人开垦躬耕于此。前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忠州东坡垦地种花,苏轼筑室于黄州东坡耕耘劳作,也是对白居易一种仰慕和趋步,他曾有诗云:平日自觉出处,老少粗自乐天。居住并喜爱这个地方也是苏轼自号“东坡”出处的说法之一。
这首词以轻松的笔调,跳荡的节奏,抒写了黄州东坡一带的田园风光和美丽的自然景色,真切而诚挚地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毫不芥蒂的豁达心情,可谓名副其实的乐天也。
读苏轼《鹧鸪天》:身处逆境而旷达乐观,自我激励而看淡浮生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上半阙以富于视觉语言线条和文字色彩,描绘出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画图。前两句写出了诗人霎那间的感觉印象:由于林带的中断而显露出山峦分明的岚光,由于山岚的映衬呈现出竹林掩映的粉墙,这些景象叠加,使读者如同看电影画面。
整个上半阙统为景物描写,而诗人对此地自然风光的热爱和真诚的喜悦,已尽溶于景与物的描绘之间。
下半阙写诗人在如许田园风光中闲适心情和悠然陶然的行为活动。村舍外,古城旁,不啻是对
上半阙自然景物的一个形象的概括,它不仅在词的章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而且点明诗人在脱离闹市嘈杂后的愉悦和安适。

读苏轼《鹧鸪天》:身处逆境而旷达乐观,自我激励而看淡浮生
舍之外,古城之旁,在一般人的眼里,应该是荒凉索寞的了,但诗人苏轼却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杖藜徐步转斜阳,诗人拄着藜杖徐步徜徉,兴之所至不知道路之曲折和远近,以至当夕阳西沉,斜辉脉脉之际,仍转游忘归。
最后两句结尾意蕴深远: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表面上说是夏末初秋黄州之地仍然酷热难当。只因为夜来三更时分下过一场及时好雨,方使今朝一日得到适意的凉爽。
这里殷勤”“浮生二词值得玩味:殷勤是自为之物所有,在此是将天公人格化,意为苍天有眼着意为多蹇的诗人恩降甘霖;浮生乃佛家之语,李白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意为人生在世似蜉蝣之短暂,此岸世界不过是人类寓形于宇内的苦难的一瞬,而彼岸世界才是人的最终归宿。
殷勤的天公以甘霖的清凉解脱了自家浮生于人世的酷热之苦,亦即大自然以它的美泽慰籍了诗人心头的郁结。诗人以这两行意近而旨远的诗句,隐现了他贬官黄州后内心的不平,同时也写出了他在大自然抚慰中的宁贴与平静。

读苏轼《鹧鸪天》:身处逆境而旷达乐观,自我激励而看淡浮生
旷达,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矛盾的超然,对生活、未来、信念的坚定的执着,这就是这首词在哲理性的深层次上给予读者的启示。
每读苏轼都能得到激励,感佩他在贬居之地,逆境之中,仍能保持乐观豁达,还能运笔填词给后人留下这样含蕴哲理的词作,激励和鞭策吾辈看淡浮生,自励自强,尤其是在命运多舛,处境窘迫之时,保持对生活、未来和信念的执着。读一首小词能有如此收获,很是知足。
[宋代·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