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弄潮儿向涛头立——读宋代潘阆词《酒泉子》

2020-05-31 10:57阅读:
俗谚:儿时的记忆是刻在石头上的,还真是。这句弄潮儿向涛头立就是小时候写作文抄用过,迄今不忘,只是一直不知道其出处。周末翻阅手边小书,是唐宋词册子,读到潘阆的《酒泉子》,方知出处在此,惭愧。
这首词写的是钱塘江秋潮,景象壮阔,其排山倒海的气势令人惊叹,而更惊险的是弄潮儿在巨浪狂涛中的挺立涛头,那是怎样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和气魄!
弄潮儿向涛头立——读宋代潘阆词《酒泉子》
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另两潮是印度恒河潮和巴西亚马逊潮)。人们观潮,现在是在浙江省的海宁县官镇,亦称“海宁潮”。但是在北宋时,观潮圣地却是在杭州,海宁观潮则是明朝钱塘江改道以后。
杭州在钱塘江畔,每当中秋佳节前后,钱塘江就要涨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观潮的高潮期,封建皇朝把这一天定为“潮神生日”,举行观潮庆典,仪式隆重。
届时,皇亲国戚,达官显要,居民百姓,各色人等,倾城出动,车水马龙。但见数百健儿,批发纹身,手举红旗,脚踩滚木,争先鼓勇,跳入江中,迎着潮头前进,场面十分壮观。
弄潮儿向涛头立——读宋代潘阆词《酒泉子》

作者潘阆在杭州住过几年,涨潮盛况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以致后来经常梦见,这首《酒泉子》就是他回忆涨潮盛况而写。潘阆用这个词牌写过10首词,以这一首写得最好,也最为后人传诵。
词的上半阕写“长忆观潮”,表明作者对杭州观潮盛况永志不忘,经常回忆,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人间奇迹钱塘潮之壮观,联想大胆而确切,着笔生动而有声有色,其不无夸张地描绘,让从来没有观过潮的人,也觉得心旷神怡,意气风发,得到美感享受。
弄潮儿向涛头立——读宋代潘阆词《酒泉子》
词的下半阕作者继续回忆,以笔触夸耀那些弄潮儿创造了人定胜天的奇观:从上半阕末尾的浪漫主义想象转入对亲眼目睹的弄潮奇观的现实主义描写。所谓“弄潮儿”就是敢于在风口浪尖上向潮头挑战的健儿,他们向着潮头挺立,出没于起伏跌宕的惊涛骇浪之中,手举红旗,不被潮水溅湿,多么不可思议,奏出一曲对弄潮儿的赞歌。
读到这里,想起自己记忆中的小学中学时代,接受的是正统的理想教育,每每写作文或出黑板报,都要翻找出来几句诗词警句做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以突出主题和增强文章感染力。
在改革开放时代,媒体报道敢为天下先“摸着石头过河”的前行者的先进事迹,也每每冠以“改革开放弄潮儿”予以褒扬。
有趣的是,时过多年,做起创意产业的一些理念推介,为此写了一些文字稿,记得也用过弄潮儿向涛头立这句话,还以此为蓝本写下企业格言:立创意产业涛头,做文化发展先锋。
弄潮儿向涛头立——读宋代潘阆词《酒泉子》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是写作者梦醒后,想起那弄潮踏浪的惊险场面,还是心惊胆战。想必作者是见过不少被涌潮浊浪淹没的健儿,才感到场面险而心寒,表现出一个仕途失意被贬谪的文人的思想倾向。
这首词的作者潘阆是北宋大名人,亦即今天的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教太学,性格疏狂,后因政治缘故,两次坐事亡命,遭受迫害,长期流亡,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写下的诗作传下来不多,这首词是幸存者,让今天的我们能够读到。
弄潮儿向涛头立——读宋代潘阆词《酒泉子》
更有趣的是,现今读此词,读到弄潮儿向涛头立时,竟想到海上冲浪,那情景不也是惊心动魄吗?只是古今在器械上会有大不同,但其弄潮儿或冲浪本身却大体相似,也都是比帅呆比气概冲天。
时代真的不同了!
附:宋代·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