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历史既指过去所发生过的一切,又指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记录和研究。前者指历史不以人之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具有客观性,后者指研究者力图恢复历史本来面目之良好愿望,终受时代和认知局限,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请看古人吕祖谦与现代陈寅恪之思考。
南宋哲学家和史学家吕祖谦在《史说》指出:“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知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
古人吕祖谦与现代的陈寅恪两人所述文字固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吕祖谦“观史如身在其中”,还是陈寅恪“了解之同情”,实际都揭示了读史之正确态度与方法,那就是观史不能如时下之戏说或妄言,而应“神入历史”,“回到历史”中去,尽可能客观看待。
注:本小文2918年12月28日首发于“头条@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现转发于新浪博客推荐博主的博客——两宁两京的博客,欢迎赐教,载请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