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睿道22:干掉你的宠儿——避免不一致倾向和确认偏误(中)

2017-02-13 15:46阅读:
本文发表于《投资与理财》2014年第8期 文/ 荣令睿
从巴菲特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巴菲特不怕跟自己原有的思想一致,他一生都在不停学习、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投资系统和方法。
比如他在2014年致股东的信里有部分相关描述:“我在1949年买了本所著的《聪明的投资者》,并通过书中的投资探讨,学到了他大部分的想法。我的金融生涯随着买到的这本书而改变了。在读本的书之前,我仍在投资的环境外徘徊,鲸吞着所有关于投资的书面资料。我阅读的大多数内容都使我着迷,比如我尝试过亲手画图,用市场标记来预测股票走势。我坐在经纪公司的办公室,看着股票报价带卷动,还听评论员的讲解。这些都是有趣的,但我并不为之颤抖,因为我还什么都不懂。相反地,格雷厄姆的想法能用简练易懂的平凡文字,有逻辑地去阐明(没有希腊字母或复杂的公式)。”
虽然这样做证明有效,但巴菲特还是“干掉了自己的宠儿”。他并没有停留在老师格雷厄姆的认知层面,虽然跟他学习了“安全边际、内在价值及市场先生”三大原则,但并没有把“雪茄烟蒂”捡便宜货的投资方式贯穿终生。当他读了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这本书后,便去找费雪请教,后来巴菲特回忆道:“当我见到费雪时,他本人和他的思想都深深打动了我。”巴菲特吸收了费雪的思想,重心转移到“真正杰出的公司”,并接受“集中投资”的方法,后来巴菲特自称是“80%的格雷厄姆+20%的费雪”。
再后来,巴菲特仍能从思想大家查理 芒格那里吸取营养,进一步优化调整投资策略。巴菲特谈到查理芒格时曾说:“查理把我推向了另一个方向,而不是像格雷厄姆那样只建议购买便宜货,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
对于我们芸芸众生,如果要长期甚至余生都想存活在这个“一赢九亏”的市场里,我们也需要弱化“确认偏误”的影响,在投资思想和方法上不断优化和完善。或者说,你认为自己是
否已经找到最好的投资方法,再也不需要学习和优化了吗?

下面,我简单分析一下一些投资者投资理念和方法演变的历程,目的是说明文章主题,并不代表具有普遍性。
(一)
据说很多基本面的投资者是从技术分析转化过来的,并且在“K线和交易量”的世界里耕耘了很多年,能“干掉自己的宠儿”真是不容易,当然这也可能是头破血流后,不破不立的后果。与技术分析分手后,我们可能会转向了财务分析,比如用PE和PB估值、分析资产和现金流等,一时豁然开朗,仿佛自己就是格雷厄姆、赛思卡拉曼。当然很多人会搞所谓的技术分析和价值投资相结合,止步于此。但如果我们认为基本面投资就是用PE、PB、现金流折现等来估值,又过于简单了。后来积极思考的投资者可能发现:用财务指标分析和估值自己并不了解的公司,具有非常大的风险!
(二)
如果我们能继续“干掉自己的宠儿”,我们会学习巴菲特,并意识到自己要有自己的“能力圈”,开始选择少数行业或企业,开始重点选择有明显“护城河”的公司。可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阅历,对“护城河”的理解又可能过于死板和教条。认为护城河就是行政垄断、准入管制、地域垄断、强大品牌等,这些投资者手里长期持有大把的确实有护城河的发电输电、旅游景点、煤炭水泥、公路铁路、通信运营、甚至银行券商等公司股票,但总体来看,这3、5年并没有好的回报,我们能否干掉自己认为的“护城河”概念?
(三)
假设我们又一次“干掉自己的宠儿”,继续像猩猩向人进化一样。我们开始理解有“护城河”的公司,并不等于“傻子都能经营好的公司”,公司竞争优势是动态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巴菲特,如果不理解的其文字背后的态度,仅仅按名言名句似的心灵鸡汤来解读,只会误人误己。我们要长期进行投资实践,就不能停留在寻找“傻子都能经营好的公司”层面,因为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少、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也越来越稀有。“划怎样的船比如何划更重要”,并没有说“如何划”不重要。对于企业的发展,公司领导人眼光及团队、公司战略方向和投入等也起重要作用,并且护城河往往是综合优势的体现,并不仅仅是单一的优势的结果,优势的长期积累、多方面的积累,往往产生“涌现”的结果,这种优势同样可以是护城河,只要企业不发生重大问题并持续努力发展,也同样会达到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高度。比如天士力的护城河是什么?可能更多是公司长远的战略思维、长期打造的各种优势的积累,在中药现代化方向上的坚持、持续不断的投入等,很多传统中药公司只能望其项背。比如比亚迪的护城河是什么?表面上看好像是低成本和技术创新能力,但背后是公司长远的战略方向和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等,比如产生纵向产业链整合优势,从模具开发、关键零部件自研自产、到整车制造等,达到低成本优势;比如产生横向跨行业整合优势,发挥自身电子、电池和整车制造的综合能力,利于技术创新,进一步引领汽车电子化、汽车电动化。没有这两个方向的整合,比亚迪就不会那么快在TID、DM2、汽车电子等方面的快速突破,并低成本制造出来。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比如腾讯、阿里巴巴、小米、奇虎360、欢聚时代等,这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笔者可能也难以说清楚。但如果在思想上不能突破自己固有的理念,可能永远不会理解。作为投资者,我们要不停的思考,思考的越深、看的越远。
(四)
我们还需要“干掉自己的宠儿”吗?可能还需要。“护城河”并不能让你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好的收益,并且行业和企业是有发展阶段的,所以才有“十年前一个宝钢等于十个招行、十年后一个招行等于十个宝钢”的说法。企业发展基本都有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当然阶段界限并不一定清晰明确、各阶段持续时间也长短不均。在企业成熟后期甚至在衰退期,就算以较低的PE、PB买入其股份,也往往难以有较好的回报甚至会亏损累累。企业发展周期往往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发展趋势有紧密的关系,巴菲特说“不关注宏观经济”,仅仅说的是不关注经济指标和所谓的专家预测等,可没说不关注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企业的价值更来自于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的确定性,跟目前挣钱多少没有根本的关系,如果认识到这个层面,我们可能会发现仅仅用PE、PB来估值是多么无知。我们这个时代不断演变,以前的行业认知经验、取得良好业绩的经验,并不一定在以后还能取得好的效果,在研究行业变迁、企业基本面发生变化时,我们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比如若不能深入理解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就可能难以判断苏宁电器曾在几年前发生的基本面变化,仅仅认识到对电商对其销售额影响甚微,不能认识到导致其盈利水平下滑的重大负面影响。另外,如果我们国家长期的重基础建设时代、粗放低端重污染时代即将结束,投资者如果手里长期持有水泥、钢铁、冶炼、重工、煤炭、房地产等,在所谓“低估”的行业里苦苦煎熬会否有好的结果?笔者表示存疑。公司产品现在的、特别是未来的巨大需求空间是第一位,这一条若达不到,基本就可以放弃对该行业和相关公司的研究及投资。有人提出的“在行业整体需求下降时有利于实力强的企业进行并购做大”的说法,更多仅仅是股票持有者的一厢情愿,是一种“确认偏差”导致的僵化思维。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