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时光的变迁给澳门带来了纸醉金迷的奢华酒店,也带来了诸如议事亭前地、玫瑰堂等一系列西式建筑,更有卢家大屋、郑家大屋等中式豪宅。然而就在历史中心区,也不乏破败的角落,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福隆新街,就是其中之一。
我特别喜欢议事亭前地和民政总署大楼之间的“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又名“新马路”)”。过人行横道时向两侧望去,不算宽阔的街道一头往东南连接起通往永利澳门、新葡京等奢华酒店的“殷皇子大马路”,另一头向西北通往至火船头街与巴素打尔古街之间最淳朴的旧城区。这条长不足1英里的街道连接起了澳门的贫与富,沿途有1928年开业的新中央酒店,1941年开业的国际酒店;1784年建成的市政厅大楼,1929年建成的邮局大楼;还有大西洋银行、大丰银行、中国银行分行、永亨银行……可以说还是澳门的“金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