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2021-01-19 13:41阅读:
澳门半岛老城区的街巷大多狭窄,道路纵横交错。中国风格的青石板路与葡国风格的马赛克地面混搭在一起,路面凹凸不平。古色古香的建筑遍布历史城区的大街小巷,大建筑多为西式,小建筑多见中味。它们见证了东西方美学、文化、建筑和技术影像的交融,无论是深宅大院还是教堂、广场,都别具特色。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葡萄牙人在澳门生活的几百年间,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建起一座又一座教堂,也就有了一个个以教堂命名的城区。例如澳门半岛西南部就因俗称为“风顺堂”的圣老楞佐教堂,被命名为“风顺堂区”,沿风顺堂前的路一直往南走就来到了“岗顶前地(Largo de Santo Agostinho)”。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岗顶前地是古时称为“磨盘山”的一个广场,虽然面积不大,但自然环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观荟萃,自2005年起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一路走过来,踏着地面上铺有波浪形图案的葡萄牙风格碎石。如果说议事亭前地的波浪纹像极了里斯本的卢西奥广场,这里的图案和周围的建筑混搭起来,让我感觉仿佛徘徊于伊比利亚半岛的某座小城,不知道下一个转角,遇见的是哪一种欧陆风情。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半岛的教堂不少,岗顶前地就有好几座。今天看到的圣老楞佐教堂(风顺堂)气势恢宏,其实它最初只是个小木屋。不远处的圣奥斯定教堂(Igreja de São Agostinho)起初就更简陋了,它由西班牙奥斯定会修士于1591年创建,初建时教士们只能用蒲葵叶覆盖屋顶遮风挡雨。每当大风吹来,蒲葵叶随风飞扬,华人远远望去,感觉如同龙须树立,就称这座教堂为“龙须庙”。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这一情景让我想起杜甫的诗句“卷我屋上三重茅”,当时的诗圣穷困潦倒才用茅草遮盖屋顶(而且是“八月秋高风怒号”,茅草还被大风卷走了),教士们那时候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1874年教堂重修,成为今天的模样。教堂坐北朝南,立面简朴,构图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样式,外墙为黄色,顶部有三角形山花,中间神龛供奉圣母像。坡屋顶、瓦面、木屋架、主体为砖木结构。入口矗立罗马塔司干式石制双柱,教堂内部平面呈巴西利卡式,有中庭和侧廊。中庭庄严肃穆,主祭坛长20米,宽11米,高12米,供奉着“苦难耶稣像”。它还是澳门首间以英语传道的教堂,每年耶稣受难圣像出游就从这里出发。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时间:10:00-18:00
交通:9、16、18、28B路风顺堂街(9路仅上行方向,16,18和28B仅下行方向)

教堂前就是亚洲第一座西式剧院——1860年修建的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原名“伯多禄五世剧院(Dom Pedro V Theatre)”,起初只建成了主体部分,1873年加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正立面,整体外墙粉刷成淡绿色,衬托墨绿色门窗、红色屋顶和黄色为主调的周围环境,颇有几分“小清新”的气质,既和谐共处又凸显个性。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作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它不仅是当年葡人社群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几百年来也一直用于戏剧、音乐会演出等。
剧院长41.5米、宽22米,屋脊高12米,屋檐高7.5米。和在欧洲的那些剧院相比,它绝对算是“袖珍迷你”的了,可在澳门这里,似乎一切都是“微缩版”,反倒也是她的魅力所在。剧院正立面是宽15.7米的罗马圆拱式门廊,顶端覆以三角形山花,下面是四组爱奥尼亚式立柱组成的三个券洞。立柱和山花装饰简单,令立面看起来雄伟庄严。剧院侧面面向岗顶前地,外墙以连续9个宽2.45米的罗马圆拱式落地窗组成,气度浑厚。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剧院到今天依然在使用中,没有演出的时候可以任意参观,不收门票,门口扫个码就能进。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其实,剧院里面远不如外表有看头,走进大厅,几个看上去像是演员的人匆匆忙忙地在准备搬道具,丝毫不在意我这个“不速之客”。再往前走是剧场,圆形的观众席正对着舞台。还是那句话,不要把在欧洲看过的剧院和这里做对比,很可能会觉得失望的。但是,它虽然既没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里那些华丽的吊灯,也没有巴黎歌剧院里的金碧辉煌,但却是西方艺术与东方文明交汇最好的见证者。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一楼两侧是供观众休息的长廊,并设有楼梯直达二楼观众席。今天一侧的长廊似乎已经被私人承包,展出一些民间艺术,就是看上去有点像十几年前的风格……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时间:10:00-18:00。逢星期二休息,澳门公众假期照常开放

很遗憾,我去的时候很多景点不对外开放(可能是因为怕YQ,也可能是因为游客太少就不开了)。比如前地这座“何东图书馆大楼(BibliotecaSir Robert Ho Tung)”。大楼建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以前,原主人为官也夫人(D.Carolina Cunha)。1918年香港富商何东爵士将其买下,作为夏天来澳门消暑的别墅。1955年他去世后,后人根据他的遗嘱,将大楼及2.5万港币赠予澳门政府,建筑作为公共图书馆,资金用于购买图书,1958年起正式对外开放。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大楼高三层,立面每层开有5个拱券式窗,劵间墙采用爱奥尼亚式立柱,建筑通体以黄色粉刷,窗框为绿色,屋顶为红瓦四坡顶。一楼是阅览室,二楼为何东藏书楼,有藏书16种,包括早期宗教书籍、线装书、中葡、中英字典等古籍约五千余册。楼内陈设典雅,四壁的古籍、善本散发着浓厚的中国古典书斋的气息。石板路直通往大楼正门,园林里有假山、喷水池、绿树成荫,是独具特色的园林式图书馆。整座建筑虽身居闹市,却不失独处的清幽。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大楼隔壁的院子就是“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Seminário e Igreja de São José/St.Joseph convent)”。1728年,耶稣会士创办了圣若瑟修院,当时人称为“圣若瑟楼”,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又修建了与其相连的圣若瑟修院圣堂。修院培养了许多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教会人才,老一辈澳门人称其为澳门天主教的“少林寺”。还记得“大三巴牌坊”的前身圣保禄教堂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圣堂规模仅次于它,所以澳门当地人就称其为“三巴仔”。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教堂共有三个正面入口,两侧入口设有祭坛,后面是主堂,中间入口直达。主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型,长27米,宽16米。主祭坛供奉圣若瑟像,左右各有两根腰缠金叶的立柱,柱头以断山花形式收结,每根柱座都有各种不一样的金雕花。与之呼应的是入口处前厅四根支撑二楼唱诗台的木质盘旋立柱。左右两侧祭坛供奉耶稣和圣母。主堂为由四个帆拱顶托起的罗马式穹窿空间,穹窿直径为12.5米,顶高19米,开有三圈各16个窗户。其中二、三层有透风和采光功能,穹顶中央是黄色的耶稣会会徽。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圣堂内右侧透明柜子里存放有第一位到远东传教的耶稣会会士圣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co Xavier)的右前肱骨供教徒朝拜,是东方天主教会的重要文物。他1552年在澳门附近的上川岛去世,被誉为“东方宗徒”,另外两件圣骨供奉于罗马和印度果阿。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澳门人文宗教景观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一家西式剧院
时间:圣堂10:00-17:00(由三巴仔横街进入),修院不对外开放

除此之外,还有东区的“圣母雪地殿圣堂”、位于氹仔的“嘉模圣母堂”和位于路环的“圣方济各圣堂”等各具特色的教堂。
圣方济各圣堂圣方济各圣堂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200余座城市。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