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2021-05-06 15:55阅读:
今天这篇的灵感来自于假期时候与一名来京旅游的游客的对话:清晨早起跑步,家门口碰见一位来京自由行的小姑娘问路,跟我说来北京三四次了,不想踩景点,就想随意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当地人的生活。我就跟她介绍说去东四那边“坐地铁5号线东四站下车,往南往北走都行”。顺便还跟她简单说了几句那边胡同的历史,以及“内九外七皇城四”之类的典故。甚至连宣武门走囚车,华表上的“望帝归”都跟她讲了,姑娘很开心,说她不管到哪都喜欢听人讲这些。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东四这地界,自打有北京城开始,就是熙熙攘攘、人潮涌动。小时候就听过一句俗语“故宫北海颐和园,东四西单鼓楼前。”前半句说的是旅游景点,后半句指的是老北京当年的三大商业圈。东四地区是北京最早的胡同区之一,传说是明朝刘伯温修北京城时候,在原本元大都的基础上规划的,胡同之间相隔多少米、宽多少、长多少都有标准。“东四”原本叫“东四牌楼”,也就是刚刚结束的电视剧《东四牌楼东》的原址之一。得名于东四十字路口每个方向的一座“四柱三间式木牌楼”,最早的地名叫“紫禁城东边的四座牌楼地区”,对,就是这么绕口冗余的一个名字,久而久之简化成了“东四牌楼”。当然,对应的还有“西四牌楼”。
东四牌楼东四牌楼
如今的东四路口
如今的东四路口
1950年,新中国对北京街道有过一次大的改建,拆除了很多影响、阻碍交通的建筑,牌楼就这么被拆除了。我姥爷倒是跟我说过他见过这些牌楼……更遗憾的是,十年前北京地名优化,因为牌楼早就没有了,地名也就彻底省略优化成了“东四”。
东四西大街往东方向东四西大街往东方向
关于城市、交通发展,建筑是否应该拆除或是修旧如旧,孰是孰非,不多评价。
从元朝到清朝,东四地区居住着京城最显赫的皇亲国戚、朝臣商贾、学者伶人。诸如刘墉、梅兰芳、侯宝林、翁同龢、福康安、叶圣陶、冰心……有人称这里是京城的“白菜心”,直到今天,这里都保留着元大都的胡同肌理。东四三条至八条胡同群是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这地方其实离传统旅游景点特别近,距离南锣鼓巷、王府井、景山公园的距离都在2-2.5公里,地铁1-2站就到。但是游客基本上不认,旅游团更不会来。即便是旅游景点人挤人的假期,胡同里依然安静,偶尔有几个老大爷在树荫下下棋,老太太坐在门口闲谈。不过毕竟绝大多数都是居民住宅,很多四合院也早就私搭乱建变成了大杂院,换位思考,搁谁也不愿意民宅天天被人参观。于是就单独清理修建出一座四合院,由March Urban Art Centre设计工作室负责策划设计,供游客参观,在四合院里了解什么是四合院,在胡同里体验什么是老北京文化——就是位于东四四条77号的“东四胡同博物馆”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博物馆免费开放,目前不需要预约,门口扫健康宝就能直接入内。周末及节假日还有志愿者做免费的讲解。其实我本来是来这边胡同溜达溜达,顺便进博物馆看看,没想到正好碰上讲解,讲的特别好,让我对这片地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这座占地1023平米的四合院曾是东四派出所的办公驻地,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于1940年左右建成,是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很幸运,基本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完整结构。清理后共有28间,并不是指的“28间房”,而是以屋内柱与柱的间距为计量单位叫“一间”。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博物馆共分为东四印象展区、印象瓦舍展区、文化探访展区、文化交流客厅、历史文化实物展区等五个展区,宜动宜静,以“文化会客厅”的形式呈现。在院里看到很多都是本地居民,父母带着孩子来的,一方面是回忆过去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孩子能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四合院房子的南面会有大街,大门一般都是开在东南方向巽位。一进院正对的是一座砖雕“影壁”,在四合院中影壁的作用包括:提升档次、阻挡外人视线保护隐私、冬季挡风防寒、(略带迷信角度)阻挡外来的“煞气”等。一般影壁上都雕刻有各种图案或文字,营造出吉祥气场。这面影壁中央就是蝙蝠环绕着一个“寿”字,意为“五福捧寿”。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进入第一进院子,志愿者刚刚开始为游客讲解。一进院就叫“外院”,从垂花门上的油漆彩画到满布岁月痕迹的门墩、通体黑色的水缸都是“上岁数”的宝贝。门两侧的墙壁上是掉漆的红标语“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见证了几个时代的变迁。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坐南朝北的房子原本是四合院里下人的居所,叫“倒座”。目前里面是“东四印象展区”,以多媒体投影,展示了东四地区的发展史、都有哪些名人在此居住、以及“胡同”文化的由来。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崇礼住宅、宝泉局东作厂、恒昌瑞记、绵宜宅、四大恒基本都可以在东四三条到八条找到。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讲解的志愿者讲解的志愿者
坐北朝南的“垂花门”是庭院的二道门,也就是古代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句话的来源。封建时代,没出嫁的女性不是完全不能见人,自家亲戚来访,她送客人就只能送到这扇门的门里。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外院西侧有一处“印象瓦舍”展区,在四合院建筑中“屋瓦”是核心元素,以呼吁保护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将文化遗产和当代艺术结合起来,透明的屋瓦用钢丝穿起来漂浮于室内,又和现代材料镜面相结合,代表着过去与未来的融合。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跟讲解员进入垂花门,二进院坐北朝南的是主房,是男主人居住和招待宾客的地方。东西厢房是男性子嗣居住。东厢房住嫡长子,西厢房住小儿子。因为古代以左为尊,东边房间比西边房间高15厘米,大约是一块砖的高度。
主房主房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目前主房里面是“印象·童年”展览,以绘画的形式分为“衣食住行”和“吃喝玩乐”两部分,每部分各4个单元,每单元9幅单品,描绘了1970-1990年代人们生活的概况。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东厢房门口还有古装供游客拍照。西厢房里面现在是“文化探访路”的展览。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第三进院子以前是女眷的住宅,位于整个院落后面,不仅因为比较私密,也代表着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规则。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庭院中还有现代化的艺术,与传统院落呼应,例如二进院里的“浑天”和三进院的“星天”。前者造型来自古代天象仪器“浑天仪”,后者刻有二十八星宿,来自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认知。不过我个人很不喜欢这种布展,美其名曰传统与现代结合,看上去真有点不伦不类。
别去挤南锣鼓巷了,这座免费的胡同博物馆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东四胡同博物馆Tips:
1、交通:地铁5号线、6号线东四站下车,B口出站,沿路口东四北大街向北步行约550米东四四条西口入内,77号。
2、时间:目前周一闭馆,9:00-12:00,14:00-17:00开放,16:30起禁止入内。
3、票价:免费。周末有志愿者免费讲解,目前上午10点和下午14:30各有一场,时间约1小时。
4、千万别开车来,没地方停车,且所有胡同都是单行道。
5、对于来北京旅行的朋友,您逛完了南锣鼓巷、北海景山,扫个自行车骑过来也没多远。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200余座城市。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