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立场

2015-08-24 09:14阅读:
立场
日常生活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价格。便宜的衣服、皮包、汽车、房子,总是令人兴奋。然而,网民在作公共讨论时也常会延用私人议题的习惯:
“在中国看病,价格至少比美国便宜五倍,普通就诊水平只比美国差一点,但急诊服务好很多,性价比很好。说明中国的医疗体制更先进。”
这类论述在网上随处可见,十几年来永不终结。它的问题在哪?
第一句话的主语是“我”,“我觉得”医疗服务性价比很好。但后一句谈论的主题却是“医疗体制”。逻辑上出现了跳跃,所以必将争吵不休。也许美国的“医疗体制”确实不好,但并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判断。
这些讨论者,忽视了价值判断所依据的立场。如果把主语写明,你就很快能看出这类逻辑的荒谬之处。
一位从业20年的资深医师说:“在中国,看病很便宜,病人只要付给我10块钱挂号费,就可以得到仅比美国略差的医疗服务。中国的医疗体制真先进。”
你看,读起来就有点怪了对吧?很像讽刺。因为你是站在病人立场上思考价格的,医疗价格低,对医生护士来说,却是利益受损。作为个人感想没问题,却并不能用在公共议题上,作整体评判。
一位老农说:中国的菜市场真好,一个鸡蛋5毛钱,青菜一块多1斤,好便宜。
一位教授说:中国的教育制度真好,每个月给我8000块工资,每个研究生再给几百,我们就可以出科研成果。
一位保姆说:中国的服务业真好,只要1200块我就可以给一户家庭照顾小孩一个月,让他们安心上班。
……
每个人都有私利,因利益而有立场。在讨论中作价值判断,需要先清楚,哪些是整体研究产生的,哪些是基于个人立场发表的。
认识到自己的立场,容易让你平和地看待他人意见。你会理解为什么不应道德绑架:“大地震来了,如果教室里学生没跑光,老师不准跑!什么?你不同意?如果你是学生的父母,你会希望危险来临的时候,他的老师先跑吗?”那如果你的父母子女是教师呢?
面对宣传,你会先去思考每个人的立场,看问题会更清晰。电视上在讴歌一个月薪2000多的资深高级技工清贫奉献。你会想:几十年经验的技术工作者月薪两千多,哪些人从这种现象里获
利?哪些人受损?喜欢并赞美这种情况的又是哪些人?
好了,出去游玩前就写到这里。工厂的烟囱停止喷吐,用尾气到处污染的汽车限行,周边农民的老灶台封上了,城里终于有了一个难得的,令人愉快的蓝天。
--------------
破桥将争取每日推出几百字的网络舆论超短篇。也欢迎大家联系投稿。见本博微博首页。
微信号:忽悠 (huyoudeyuanli)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