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平说春秋151.疲吴困吴——吴国已经奈何不了越国了

2020-05-22 00:06阅读:
越王勾践占领了吴国首都。
吴王夫差从黄池回国,这时他面对不再是那个只有五千人、被困在会稽山上的勾践,而是拥有水陆精兵五万的勾践。经过十几年的磨砺,勾践已经拥有强大国力做后盾,兵精将广、国势蒸蒸日上。尤其是勾践的军队养精蓄锐,士气旺盛,而吴王夫差的军队,虽号称彪悍,但连年战争,尤其是与齐晋争霸,又长途跋涉,身心疲惫。别人的军队凯旋,是准备授受欢呼与享乐的,而吴王的军队凯旋却是要为能回到家中而战的,自己的老窝被人端了,身心疲惫的军队究竟还有多强的斗志与战斗力,应该是要打问号的,因此,夫差知道并没有能力消灭勾践,甚至打赢战争的盖率都不一定高,因此,他派人与勾践讲和。
勾践也知道这个时候还不能彻底打垮吴王夫差,占领了吴国的国都,好好地捞上一把,狠狠地羞辱他一番,然后换来的是对方温和的要求讲和,已经是胜利。因此,勾践同意讲和,然后从吴国撤兵。夫差这才回到国都。
既已讲和,吴王要与越国和平相处,让他那些疲惫的士兵休息而不加戒备。他并不敢对越国怎么着,这时他们知道越国可怕,有点害怕越国了。
吴国的这种态度,让人看到了吴国已经老了,武功也废了,于是越国大夫文种建议说:“我以为吴王下一步将会进攻我们,现在他休兵不动,毫不戒备,想使我们忘了他,我们不可因此而懈怠。往日我曾卜问上天,现在吴国的民众已经疲乏,而且连年饥荒,市场上连糙米也没有,粮仓都空了。他们的民众一定得迁移到东海边靠拣蛤蚌求生。上天已有预兆,民众的不满也出现,我无须再加卜问了。国王如果现在发兵和吴国交战,可以夺得有利时机,不让吴国有改变被动处境的机会。吴国边远地区的士兵,因为回家休整一时不能赶回,吴王将会以不应战为耻,他肯定不等远兵到达,而只用国都现有的军队与我们作战。倘若事情真
能这样顺从我们的意愿,我们就可以攻入吴国,吴国边远地区的援兵即使赶来,也不能再与吴军会合了,我们可以用在御儿(桐乡市)的驻军牵制他们。吴王如果发怒再战,只有兵败逃亡。如果不战求和,国王就可以安稳地获取厚利和名誉然后放了他。”
文种的办法不错,但范蠡却觉得还不是决战的时机,因此,他提出了疲兵之策,他认为吴军已经疲惫,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越军不能给吴军以喘息的机会,要不断地打击与骚扰吴国,吴国毕竟是吴国,不可能一夜之间就灭掉,应当不断地消耗他的国力与耐力,因此,提出疲兵之策,这个办法伍子胥对楚国曾经用过,很管用,现在,越国又用到吴国身上。不断地骚扰吴国,围困吴国,却不与吴国决战,使吴国欲战不能,欲和不能,始终处在着疲于应付的状态。
但是这种策略在执行中也是有困难的,吴国人听说越军来了,出兵挑战,一天之内来回五次。越王勾践终于按捺不住,准备答应交战。这个时候还是范蠡起了作用,他说:“在朝廷里谋划得好好的,一到战场就失算,这行吗?君王暂且不要答应交战。谋划好了的事不要再更改了。”
勾践有优点,这个时候他从谏如流,为了复仇吴国,他就是听范蠡的。就不再执意交战。
为了从思想上彻底熄灭勾践的盲目交战的想法,以理解他的战略思想,范蠡不得不引经据典,从理论上加深自己战略的厚度,他对勾践说:
“我听说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以星辰出没和四时转换的规律为准则,不越过天道的极限,到了一定的限度就停止。天道非常显明,日月的运行是天道的常规。日月光明时可以作前进的法则,日月晦暗时可以作隐蔽的榜样。阳到极点一定会转为阴,阴到极点一定会转为阳。太阳落了又升,月亮圆了又缺。古代善于用兵的人,遵循着天地的常规,和它一起行动。被动防守时用阴道,主动进攻时用阳道。敌人逼近时用柔道,敌人远离时用刚道。但被动防守时不能过于隐蔽,主动进攻时也不能过于显露。用兵没有一定的格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作决定。如果敌方顽强抵抗,说明他们的阳气还没有耗尽,就不同他们死战。当敌方来寻我交战时,我们就坚守不战。如果准备出战,一定要乘敌方遭到灾祸的时候,而且还要看他们的民众是饥是饱,是劳是逸,作为决定出战与否的参考。直到敌方的阳气耗尽,我方的阴气积蓄饱满,然后才可夺取胜利。采取攻势的时候,应该勇猛顽强而行动迅速。敌方阳气没有耗尽前,不要轻易地攻取。采取守势的时候,应该从容不迫而稳重坚定。我方阴气没有耗尽前,虽然柔弱也不可能被困迫。布阵的方法也很重要,右翼可以布阵严整,但不是主力所在。左翼应该加强一些,使它成为主力。早晚都不能有疏忽,顺着天道,进退周旋而变化无穷。如今敌方的来势凶猛而迅速,君王还是暂且等一等吧。”
越王终于严格执行了疲吴困吴的战略,没有和吴军交战。
越王出兵围困吴国三年,黄池之盟或越国占领吴国国都又撤出的四年以后,越国更加强大,与此同时,吴国却越来越衰弱,在内外压力面前,吴国终于自己要崩溃了。
于是越国蕴酿大举攻打吴国。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