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流浪地球》:凭啥呈现后发炸裂效应?

2019-02-11 11:30阅读:
《流浪地球》:凭啥呈现后发炸裂效应?《流浪地球》
之前影响《流浪地球》判断的先决不利因素有三种可能:一是《三体》的难产;二是国产科幻没有成功先例,大家对国产科幻电影的落地条件有诸多不自信和质疑,担心硬着陆;三是《流浪地球》呈现为全景多线群戏,成功的条件和局限性较为苛刻;四是对故事结构的验证,在三幕四幕大段落戏剧演进方式慢慢被业界消化接受,辨识基础尚未牢固情况下,《流浪地球》所呈现的方式令业界专家能手无所适从。
而我个人认为,《流浪地球》在春节档四部头部作品比较中获得传播优势,不外乎与以下四个问题的良好解决有关。

1、国产科幻电影的“两个第一次”

第一次实现主场效应
硬科幻电影,从来就不是中国电影的主场。这是由于世界电影发展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而上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性战争,讲电影故事的优势和制作技术优势,随着各种内外因的变化,在电影发展最好的黄金时代,完全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好莱坞。
上个世纪最后三十年,好莱坞经历了长达30年左右的现实题材中小成本电影辉煌期,得以逐渐在2000年以后,开启了从上世纪
70年代就开始成功实践的大片时代。
大片时代的基础题材,就是格局和想象力都无比宏大的“三幻题材”,尤以科幻题材最为抢眼。从《星球大战》开始,各类科幻题材在好莱坞电影制作上大放异彩,以至于观众会习惯地把这类科幻题材电影的价值观设定打上美国的国家符号,与美国在现实世界的大国领导地位挂钩。
在《流浪地球》出现以前,中国观众不大相信如此大格局和硬科幻设定的故事片,会与中国人主导的“人类共同命运共同体”集体救援模式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第一次获得认知上的巨大和谐感。
然而这一切,在2019年的春节档真实发生了。我们经历了《战狼2》的“中国超级英雄”价值存在感的高度认同;又经历了《红海行动》国家形象崛起的文艺化集体确认盖章和认知悸动;尽管说这些略有超前的集体情绪和情怀炸裂,某种意义上还是民间的、民众的集体无意识的强烈反射,但恰恰构成了电影故事作为群众艺术获得最大传播级数拓展的基础条件。
因此,国产电影所承载的中国观众一致认同的情怀点,第一次在科幻电影形式下获得了比较强烈的情绪情感方式的确认。我在看电影的时候,非常明确地获得了三次强烈的情感宣泄的移情点。这三个点比较均匀地布局于影片时间线,对结构起到了较好的支撑和确认作用。

第一次从整体角度达成了工业级别制作水准
虽然惊险,但电影制作角度,满足了对故事表达足斤足两的技术支撑,虽有借鉴痕迹,但总体被观众所接受,做到了工业级别的各个行当整体配合度的整齐风景线,整体想象力不逊色不违和。

2、 灾难片核心戏剧核的设定易于理解

按照原著小说的复杂设定,逃离太阳系的科学设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而科幻电影故事设定,必须易于观众直观理解。我个人认为电影改编是四两拨千斤的,尤其在灾难片核心前提设定角度,获得了清新的卖相。
故事大世界观是太阳行将毁灭,温度变化必然带来地球末日,人类别无选择需要驱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动力方式就是存在于停转之后的地球同一环状地带的地球转向发动机。小的世界观设定就是“木星撞地球”,逃离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捕获,面临灭顶之灾。大的是背景,小的是“不可能完成的”戏剧任务——找到避免地球七天毁灭结局的办法,获得生的希望。
尽管说,小的世界观和核心戏剧任务确认比较晚,例如印象中地球被木星捕获发生在30分钟以后;而核心戏剧任务修复苏拉威西发动机,则锁定于67分钟,但基本力道还是被紧紧咬住了。尤其是以几个观众所熟悉的中心城市以及承载创作者情感的特定中小城市,在虚拟预设中非常直观的灾难状态,紧紧勾住了普通观众能够感知的末世家国情怀,令人恍如隔世,唏嘘感叹,情动不已。

3、 改编角度如何获得集中性至关重要

说句题外话,由于工作原因,了解电影《三体》的困局。《三体》很难改出来,因为三体的戏剧性重心在于科幻外衣包装下的年代戏特征,并需要使用这个特征来承载人物命运的表达。而《流浪地球》则是地道的灾难电影硬科幻的戏核,只不过逃离地球是个漫长的过程。
改编者是清醒的,准确处理了改编过程中必须处理的大小世界观关系问题以及代表人类来在中国式灾难片里推动故事的主人公模式。非常庆幸的是,创作者避免了两种可能发生的偏离。

第一种偏离是群戏偏离
没有大规模表现“联合政府”模式下各国全景救灾,没有受到事件本身具有超级难以控制的分散性的影响。

第二种偏离是以中国国家形象或者是中国人集体抗灾形象为主体的表达方式
严格说,《建国大业》就是这种方式的代表作,需要100多个知名演员加盟进行角色记忆强化。而《流浪地球》只是在吴京“客串”情况下,大胆启用多名青年演员,从而有效保证制作费用在刀刃上。

《流浪地球》的复合主人公方式是“家庭命运共同体”模式
吴京客串成为可能,超前铺垫了家庭两代人心结,在解决灾难事件过程里,儿子解开了心结;巧妙实现双线并联,吴京作为救灾国际空间站中国核心执行人员,既能连接起整个故事大背景压力,又能与中国救灾现场的主线情节有效勾连;由于剧情和基本人物性格冲突的有效延续,三次情感移情点的获得,都和家庭模式复合主人公设置方式息息相关。所谓的大段落节点戏和节奏感,也因为这个出色设定而具有较强劲的推动感,高潮戏的解决,也不会因常规的单一主人公模式而受到某种限制,比如纠结到底谁来冲击戏剧高潮或者实现关键逆转。

4、 灾难片的“浪涌冲击波”方式获得观众的认可

作为行业内的同行,可能最为困惑的就是,我们刚刚开始熟悉的三幕四幕戏剧结构的分析判断法,在这部戏结构下有强烈的失焦感。很多人会不大理解为什么我们感觉结构略有混乱交叉的戏,观众却照吃不误,似乎是在点餐和吃自助餐之间转换自如,丝毫不会受到影响。
凡是听过我电影课的朋友都会知道,我给出的四种电影故事模式,都可以有效在规定类型情境下来推动故事发展,被观众兴趣所接受和消化。前三种模式是单一主人公模式(《英雄》、《天下无贼》等)、样本故事模式(《北京爱情故事》、《无问西东》)、生活流独幕故事(《桃姐》、《快把我哥带走》),第四种模式就是“浪涌冲击波”方式的故事。
我们的观众,已经被好莱坞超级英雄和灾难片类型大片培训出来了,完全能够适应这种模式。
所谓“浪涌冲击波”模式是好莱坞向美剧以事件为核心的“强冲突”模式借鉴而来,例如《24小时》。基本要求为第一事件强度必须达标,那么本片的末日模式满足了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就是中心事件无条件把主人公卷入其中,通过主人公对绝境的反应来推动故事发展,本片也出色满足;第三个要求就是实现“杯中风暴效应”,在时间锁加持下,强力搅动人物命运,本片也出色做到了。郭帆的场景形态处理,大部分也是比较好的。

《流浪地球》不乏青涩、卡顿和细节缺陷,改善提升的空间巨大。但是以上几点,就是这部影片从整体角度成为春节档大赢家的基础所在。需要解释的是,我们不能用纯科学逻辑去责备求全一部电影,科幻片的艺术真实不是科学真实,只要观众认可,只要能有效考验人物,只要能够舒展大的结构和节奏,我们认为就是适合和成功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