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为什么“道理都懂,但执行力差”现象很普遍?

2021-02-26 16:48阅读:
在课堂上,有人私下嘀咕:道理我都懂,问题是不知道怎么做。也有说,道理谁不会,问题是做不到呀!而当你教他具体方法时,有人又会说,这些方法对我不实用,反正是用不上。
上课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一动不动。总之,道理都懂,执行力差的现象很普遍。类似这个问题在知乎上被关注的量达到千万多次。
那么,这里有三个方面问题必须搞清楚、弄明白。

1. 你是真懂还是假懂?

过去,我在课堂上讲完一个内容,会问:各位懂了吗?结果收到的回答是,懂了!极少有人会说不懂。即使是自己问自己,内在那个声音会说“好像懂了”。
道理都懂,通常只是从表面知道怎么一回事。如果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或知其一,还知其二,那才算真懂了。即某个道理打通了“任督六脉”,能知行合一了。
以我为例,新学一个新知识点,看似懂了,如果给别人讲都讲不清楚,说明我并没有弄懂它。讲出来,既要对新知识进行疏理和总结,还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是检验有没有搞懂的有效方法。这叫以教代学。
一般来说,一个人真的把道理搞懂了,其行为会自然跟上。而“知行合一”是判断道理都懂的最终标准。
同样,某个道理,认知深度不同,做出的结果就不一样。那些根本就没搞懂的人很难谈执行。而那些说道理都懂,真正搞懂的概率不超过10%

2. 懂与执行间有条鸿沟

尽管你看了很多的书箱,上了不少的课程,听了很多的道理,学了不少的方法,就是做不到,主要是因为你的大脑还没有准备好。
什么叫准备好?某个道理只有内化成更加优秀的大脑结构,才能给予我们实质的保证,即带来实质的改变。任何短暂的道理明白都不足以替代长时记忆,及大脑综合作用下的执行力。
“懂,仅仅是止于理解;理解,只是“理智性领悟”的开始,你还需要达到“情感性领悟”或“有效性领悟”。
通常道理明白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感觉自己打通了任督六脉,但“明白”这件事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短时的记忆,短时的记忆需要变为长时的记忆,才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例如,7-8个月的孩子呀呀学语,是父母一次次的重复和强化,孩子不断接收信息,才慢慢会讲话了。
同样,以我讲课为例,有些新学的道理我也需要讲很多遍,才能慢慢内化到我的大脑结构,形成深度记忆,之后不断的鞭策我,这才让我将它做到。
那些企图用几分钟明白道理的人,想达到质的改变是不现实的,整个过程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生理基础。人不可能单纯通过书面的道理而带来任何实质的行为改变,就像你不可能通过别人的成功而让自己变得自信,执行力必须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记忆。
所以,道理看起来简单,但你做不到,这是因为那种“懂“的感觉并不是你的,你的头脑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生物结构,它就像一颗基因,意思是优秀的种子还没有在你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又哪来的改变呢?”道理“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相应的成长还需要后续的浇灌和时间。
总而言之,绝大多数相当精妙的理论,都不能短时给予你任何太多实质性的改变。只有你对一个理论的感悟越深,你对某件事做成的可能性才会越大。这需要长时间的大脑记忆。王阳明在贵阳龙场顿悟,其实,是一种长时记忆的结果,是他对各种理念长时参悟的结果。
当然,你也可以不需要重复的刺激,也可以是一次较为强烈的刺激,这种强烈刺激与你过去某些经历很有关系,它也能激发长时记忆。

3. 从懂到执行需三个步骤


A、重复

重复,是形成长时记忆的最普适的方法——为了突破长时记忆的局限,反复练习必不可少。所以,不要惊讶于时间给你带来的生理上的改变,哪怕是一个基本的动作,如早起、叠被子,都在你的身心上刻下了长时的痕迹。
在部队待上两三年时间的人,通常能每天不论室友多吵、寝室灯有多亮,一到11点就准时睡觉,而且所有一切井然有序,和另外未经过正规训练的人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重复的刻意训练,才是我们所说的长时记忆。
我们眼中的高手,就是反复研究某一领域,形成长时记忆,在行为上成为一种习惯。众人皆知的1万小时天才理论和“刻意练习“理论,都在强调长时记忆的重要性。
所以,从“道理都懂”到执行,首先得对某个道理进行多次反复的学习,就像一本书,只有反复读,书本上的知识才可能变成“自己的”。你也可以直接对照知识或操作步骤进行实践,也能形成长时记忆。本课程也需要大家反复学习。

B、内隐

通过反复学习,刻意练习,形成长时记忆,这个过程要将道理内隐到大脑结构,一般综合了当事人自己的经历,产生了与之对应的大脑结构改变,使相应的回路越来越通畅。
内隐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某个道理反复在脑海中流淌,与你的个人目标、意志力、兴趣及感悟进行融合,成为你潜意识的一部分。当然,其中有可能需要一些刻意的“打磨“,就会”内隐“得快些。比如,前面说的对照练习。
当然,有些人因为某种特殊经历,或当下某种客观环境,一看到某个道理就产生内隐,即所谓的顿悟。总之,从懂到执行必须有内隐的过程,只是有些人的内隐会比较快,而有些人会比较慢。

C、反馈

如何内隐得快些?举个例来说,在校读书考试成绩比自学考试的成绩要好,问题在于反馈。一是老师给予知识的反馈,二是学校有大大小小的模拟考试。它等于加深了重复的刺激。
即使是球星也需要教练,其实,就是因为需要更多的反馈。教练会不断提醒和指出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哪里需要改正。反馈就是将某些道理快速内隐。当然,反馈可以来自于他人,也可以来自于自己。一个善于自我反馈的人,通常能快速自学成才。
最后,再强调一下,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或者道理都懂,但执行力差的现象很普遍,就是没有对道理经过重复、内隐和反馈这三个步骤。
更多好文章见行课网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