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2019-09-25 12:11阅读: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这里,天蓝得纯净,云白得纯真,仿佛千百年不曾被打扰。黛色的群山偎依在白云之下。村庄卧在小山的怀抱里,几户人家散落其间。小路蜿蜒,将房屋和稻田连接。如果不是红顶白墙的楼房和珠圆玉润的电线杆提醒,还以为时间在这里停下了脚步。这里,太湖皂角湾,天蓝得不像话,云白得不变化。这里,秋天还是原来的秋天,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因为,在智能化的今天,这里还保留着手工收割的传统方式。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中秋过后,太湖皂角湾的中稻成熟了。一块块稻田,像一方方帕子,绣在大山的胸襟上。村庄里青壮年都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了,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留守。趁着早晨的清凉,就下田收割了。田里的水早已被太阳收走,踩下去很踏实。稻杆粗壮,一手都握不过来。稻叶青中带黄,似乎还贪恋着金秋的阳光。可是稻穗等不及,憋黄了脸。弯腰拿着镰刀割一棵,稻穗沉甸甸的,总算没有辜负这一季的汗水。不像双抢,要和天气、节令抢粮。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金秋,阳光总是那么善解人意,雨水也不来。可以一棵一棵地割,再一铺一铺叠在田里。随着身体的起伏,前方的帕子一点点蚕食,身后的诗行一行行移动。天地无声,秋天在这里找到了尊严。山农的笑脸是最好的奖赏,被岁月漂洗的草帽下豁着牙的嘴溢出了原始的幸福。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稻子割下来,并不马上打,还要躺在田里,接受日月星辰的抚摸,农人称之为“晒铺”,目的是让稻穗松动容易脱落。白天,金色的阳光探进稻铺里;夜晚,皎洁的月光揉进稻铺里;早晨,晶莹的露珠留在稻铺上。一天一夜,挺直的稻杆松弛了,深绿的稻叶枯黄了,稻穗和稻杆离别的时候到了。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斛桶被抬进了田里
斛桶,这一大集体时代的打稻工具应该成了古董,在文博园才能一见。可是,在太湖皂角湾,它却是主角。斛桶由杉树木做成,轻便。长方形的敞口木桶,四角外面各留一个把手,便于抬起。四个角都可以甩稻把。通常两个人站在对角。双手握紧稻把,用力向空中一甩,重重地向一角刷去。稻把经过日晒夜露,已经变得头重脚轻身子绵。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唰”的一声,稻粒有的顺着角落涌下有的弹跳到空中划出金黄的弧线再落到桶里。将稻把在桶沿抖一抖,再里外翻转,又用力朝桶脚刷去。碎金点点,蹦跳着落下。细叶夹着灰尘,在空中飘,落到桶里,落到农人的帽子上、身上。一铺稻打完,稻杆成了光杆司令,随意地倒在田里。“唰”“唰”,声音此起彼伏,在空旷的山谷回响,久久不息。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打到半桶,需要盛出稻子。先抖出稻子里的草叶,再用铁锨一锨一锨地戳到蛇皮袋里。黄澄澄的稻子胀满了黄色的袋子,也饱满了农人的心田。桶里的稻子盛出来,还要把丢下的稻杆锁起来,俗称“锁草”。两三铺的大小,抽出一小把大约四五根稻草,拢住稻铺脖子,左手按住伸过来的稻草一端,右手拉住另一头一抽,左手顺势一拉,稻铺就立起来,昂首立在田里。许多的稻铺立起来,像许多小兵,守护着田野。庄稼茬像秋天的印章,盖在田野里。茶树绿着它的叶子,草在结着它种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没有机器的轰鸣,也没有冰冷的剧痛,稻子就以这样传统的方式与稻杆分离,每一粒稻子都染上了太阳的颜色,每一粒稻子都熨贴着农人的体温。白云悠悠,恍若从前。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从稻田到家的距离并不远,背着稻子却有些远。这是从春到秋的距离,从播种到收获的距离,更是从现代到传统的距离。脚步踏在水泥路上,有些沉重,有些轻快;汗水流到嘴里,有些酸涩,也有些微甜。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太湖皂角湾:这里,稻子还是原来的稻子
午饭简单而又丰盛。一大碗白米饭,这米是自己一粒一粒种出来的,饱受了日月云雾的精华,远离了现代文明的侵扰,一大口一大口扒进嘴里,足以慰藉朴实的肠胃;一海碗豇豆,一瓷盆干菜,一汤碗小鱼,一碟辣椒酱,都是大山的馈赠,也是自己的选择。


图文\塔影横江 郑丹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