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怎样更好的理解世界—读《社会性动物》

2019-08-15 07:38阅读:
表面上看,每个人都是独立生活。但事实上,没有谁能离开他人而存在。我们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公共生活是个体得以生存的基础性条件。而要过好公共生活,就要学会认识社会和理解他人,才能够更好的交往和合作。然而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存在的世界、群体和其他个体了解非常有限,这影响了改造世界的进程,带来了更多的矛盾、隔阂和冲突。正确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很重要,而了解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明白认知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局限性,以及如何克服局限性,让认知走出狭隘,就更加重要。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经典作品,作者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以为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本书1972年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的最具影响的作品。读了之后,对了解我们的认知,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有很多帮助。
一、认知的局限性
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我们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无所不知。我在读上一本书的时候,也有这个强烈的想法。而越是伟大的人物,对这个问题越有清晰的认识。苏格拉低就说,我比他人聪明的一点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只有知道无知,才有提升认识的动力。否则就会故步自封、自以为是,容易陷入主观和狭隘的深井里无法自拔。这样的局面在两种人身上最容易出现:一是年轻人,对世界了解太少,每一次新发现,都以为走在他人前面,容易失去自我。二是中年以后那些小有成就的人,认为了解了一切,掌控了一切,进而不再谦虚好学。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告诉我们世界是复杂的,复杂在于影响变化的变量太多,无法知晓某个变量变化后带来的结果,不确定性才是一切发展的根本规律,那些认为无所不知的人恰恰说明他们连最基本的发展规律还没有了解。
认知局限性来自于生存的需要和进化的选择。为什么认知会有局限性,一是因为世界太复杂,二是因为脑力不够用。为了生存,我们只能节省出大部分脑力用于快速的解决当下的问题,这就带来了草率和便捷,也带来了认知的局限。无论什么事,我们都无法掌握全部信息,当然,信息可以尽可能的掌握的多,而信息越多,我们的判断就越接近准确。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掌握变化的信息带来的新的变化。即便世界上最高科技的计算机,依然无法计算出气流的微弱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何况我们并不能掌握丰富大量的信息。无论在原始社会还是信息爆炸的今天,人脑的容量一定有限,顾此一定失彼。就像看到远方,近出一定模糊一样,这都是
为了节省更多的大脑资源,集中力量,解决当下最关键的问题,这样就一定会忽略更多的问题,认知局限也就产生。
认识局限性导致我们容易做出草率的判断。草率的判断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代表性的判断,看到这个,想到经验里、记忆力的那个,两种一对比,就想成了判断。咖啡店里总是摆放一种很贵的矿泉水,几乎没有人买,他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你会发现那些咖啡就没那么贵。这个时候,我们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科学判断的。二是态度便捷式判断。不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凭感觉和情绪做出判断。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喜欢或信任某个人,那他的一切言论和做法都是对的,都无条件服从和推崇。反过来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说不能因其人废其言,这就很难做到。还有一种就是易得性判断,哪些信息最容易获得,就往哪个方向判断,而忽略客观和真实情况。
认知局限性的结果就是偏见、盲从、攻击性普遍存在,自我、自大、不切实际的认识也普遍的存在。好的一面是节省判断成本,获得更多信心。不利的一面就更明显,因判断失误带来的损失数不胜数。
二、影响认知的因素
正确认识世界很重要,我们的认知又有局限性,那到底影响认知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社会背景的影响。群体主流思想会影响认知和判断,这是群体效应,大家都这样认为,个体也就这样认为,不论是处于经济考虑还是群体利益,个体很难脱离群体而独立判断。媒体宣传对个体认知影响很大,电视里天天播放娱乐明星八卦新闻,全民娱乐精神就会被带动,那些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学者就很难引起关注,孩子们的价值观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参照点对个体判断影响也很大。房价到底贵不贵,要看在什么地方,和谁来对比,有什么需要,其本身价格倒是显得不那么重要。别人买豪车,我也要买,否则就没面子,实际需求也就不再是重点。当前考虑的事情或情绪会影响接下来要关注的事情,让我们无法剥离开哪些重要独立判断。看暴力电影会血脉膨胀,看言情小说会纯情懵懂,大概都是如此。总之,我们生活在大社会中,社会中的每个因素对我们的认知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很多时候很难分辨那些是本质需要,哪些是受了其他影响而让自己忽略了本身需要。
其次是利益得失的考量。自己总是不能吃亏,这是我们惯有的思维。比如排队尽量往前挤,坐高铁要占个好位置,买东西同样价格要买个最好的。这些想法为我们决策设置了框架,就是不能有损失,能占便宜就占便宜。大家都要便宜,矛盾也就产生了。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损失厌恶或损失规避。同样的价值的东西,损失带来的失落要远高于获得带来的喜悦,到了我手里的,就是我的,就不能损失。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如此,个人观点和观念的问题都是如此。每个人都不希望有人质疑,因为这是我的观点,这是我的权力、这是我的位子,被你否定了我就失去了这些,所以不能答应。从群体利益上来讲,你的和我的,内部和外部的,都会分的很清楚,这个时候利益会掩盖真相,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再次是信息的呈现方式。信息的先后顺序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先到的信息印象最深,这是首因效应。最后一个信息记忆最深,这是近因效应。处理好两者的平衡,才会对信息做正确的处理。充分的数据和逻辑推理不一定比生动的个案更吸引人和打动人,讲述一个苦难的经历比贫困数据的统计更能感动捐助者的捐助行为,告知体检的方法和流程远不如把不体检带来的危害生动的描述一下那么有效。单方论证不如正反论证有说服力,孔子说,扣其两端而竭,就是这个道理。观点差异的大小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权威高的人的观点与我们观点差异大,我们很容易改变原有观点。如果一般权威的人观点与我们观点差异中等,更容易被接受。观点的来源也很重要,可信度高的人就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这是光环效应。当然,最关键还是信息的丰富性,信息越多,越容易改变我们的观念。
还有就是维护认知平衡和自尊的需要。当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和内心真实想法产生冲突的时候,就会发生认知失调,有失调,就要有补偿,这样才会达到平衡。比如说你想做作业,又抵挡不住诱惑去逛街,内心就有失调,怎么办,如果你一旦决定去逛街,就会给自己找很多理由,来支持逛街的行为,达到内心平衡。平衡的理由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的理由比如利益的获得,升值和加薪等都属于此。内部理由,比如看到本身价值等。内部和外部理由加起来弥补内心失衡,他们彼此也有平衡的问题。外部理由多,内部理由就少了。比如孩子考试成绩好,就物质奖励,外部理由充分,内部动机就减弱。孩子就看不到学习本身价值。如果外部奖励少,孩子还是要学习,他就会慢慢找到学习的理由,产生内发驱动力。我们做判断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的利益、自我的尊严、自我的经验,只考虑自我,就会有失偏颇,看到不同的信息源和不同的意见,才会让判断接近本质。
影响认知的因素还有很多,作者说的非常详细,有大量的实验案例来说明这些问题,读起来都非常有趣,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三、让认知走出狭隘
意识到认知的局限,接下来就是如何走出局限,让认识更加接近于事情的本来面目。当然,我还是强调意识到认知的局限性最重要,知不足才能自强,态度永远比方法重要。方法是不需要教的,认识到问题的必要性,自己会去找方法的,方法又有个人特点,很难一个标准推行的。作者也并没有重点介绍突破认知局限的方法,我只是根据书里有感内容结合自己所思所学,产生这样几点认识:
一是尽可能多获取信息,是减少认知狭隘的有效措施。任何一个事件,都是复杂的系统或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他的身上牵涉了太多的相关因素,我们很难说清楚是哪个原因直接产生了这个结果,这时候对和结果有关的变量了解的越多,就会越接近了解真实情况。贝叶斯定律告诉我们,信息的增多是观念改变的重要因素。还要走出所在群体获取不一样的信息,看不一样的世界,接受不同的观点,进行不一样的思考,就会有更多的认识,多学多思多想多交流,思想世界就会扩大。这看起来不难理解的事情,恰恰我们很难做到。我们只关心那些和我们有直接关系的事情,我们只被动的接受即存的信息,我们总是习惯于当下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也就决定我们很容易固执的坚持自己现有的观念和想法,自以为是也自我慰藉的认为,我过的很好,我已经掌握了一切,我的世界代表了全部,我的智慧已经足够。而这样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角色只能是井底的青蛙。
二是坦诚对待自己,坦诚的和他人交流。孔子讲忠恕,是对自己忠诚,对别人宽恕。他还说要笃学慎思,也是对自己忠诚的表现。承认不足,是对自己的诚实,是需要勇气和智慧。正如前面所说,看到自己的不足,是最大的智慧。当我们坚定的认为没有升职加薪,是工作能力还不够,是业务知识还不够,那就认真学习,补充专业知识,才会有更多的收获。这绝对是智慧的问题,我们习惯于把这些问题看做谋略的结果,是本末倒置。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和他人的忠诚。作者说了一个例子很有启发。中年的丈夫看到妻子在别人的男人面前谈笑风生,心生醋意,但又冷嘲热讽,结果夫妻间矛盾增多。如果丈夫坦诚的表达,看到妻子在别人面前谈笑风生,意识到自己年纪增大,魅力降低,心理很失落。妻子就会对丈夫说,丈夫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意自己,其实自己是有意的做给丈夫看。这样的交流就不会产生偏见和隔阂。我们缺少坦诚的勇气。说道勇气,又想起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实大智慧,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
三是建立利益共同体,合作应该大于竞争。顺畅的交往源于有效的沟通,沟通取决于两者是敌人还是朋友的关系。动物的本性让我们以为所有外来者都是自己资源的掠夺者和竞争者,对他们都是充满敌意。无论孩子学习还是成人工作,第一名或加薪的名额总是有限,那就要竞争获得更好的成绩。所以自己的进步一定是建立在他人被淘汰基础上。钱理群说我们培养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是如此道理。作者开发出一套拼图技术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分组,让每个人完成不同的任务,考核集体成绩的时候需要每个孩子贡献力量,这样无论白人还是黑人,成绩好的还不好的,都需要他人的合作,才能获得好成绩,而每个孩子都有了表达和获得奖励的机会。一段时间下来,大家的综合能力都有提高,隔阂和矛盾也就减少。人的动物本性和资源的稀缺,决定了竞争的不可避免。竞争的结果就是战争,带来的是环境的破坏和毁灭性武器的开发。我们看到了合作的希望,为了共同的家园,我们一起做些事情,互相补充,互相帮衬,互相理解,大事如此,小事也如此。认知才不至于狭隘和自我。
这是一本经典的书。信息量很大,是需要当做教材来学习,才能有更大收获。书中的实验案例非常多,就是说每个结论都是由具体实验的出来的,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虽是专业类书籍,但写的很通俗,能看得下去。是本好书,值得再读。hao--sz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